感怀杂诗(其三)
泰山不自高, 因丘垤以形。
阿海不自广, 因沟浍以名。
他山有砺石, 良璧逾晶莹。
木槿争朝荣, 松柏弥见珍。
何妨粟有秕, 维箕簸之精。
何妨苗有莠, 镈赵耕者明。
此诗讲有比较才有鉴别。
泰山为五岳之首,东方之镇;但是,泰山之高,并不是它自己在炫耀其高,大家就说它雄居东方,而是在和小土堆的比较中显得它格外高大。“垤”,小土堆。此之谓“泰山不自高,因丘垤以形。”大河、大海并非自夸其宽广,而是在和田间水沟的比较中显得他格外宽广。这就叫作“河海不自广,因沟浍以名”。“他山有砺石, 良璧逾晶莹。”“砺石”,磨刀石。“良璧”,上等璧玉。二句说,他山之上的磨石,衬得上等璧玉格外晶莹。“木槿争朝荣,松柏弥见珍”。“木槿”为落叶灌木,其花朝开暮敛,花期为夏秋两季。二句言,木槿树争着早上开花,方使常青的松柏显得更加珍贵。
以上八句,一气列举了四对事物, “泰山”与“丘垤”, “河海”与“沟浍”,“砺石”与“良璧”, “木槿”与“松柏”;并且,借“丘垤”、 “沟浍”、“砺石”、“木槿”,映衬出“泰山”之高, “河海”之广, “良璧”之精, “松柏”之珍。有此八句,诗意已显。结尾四句,再举“粟”与“秕”,“苗”与“莠”,言良莠混杂更须通过比较,除莠存良。“粟”,粟米;“秕”,秕谷,即长得不饱满的粟米。“苗”,禾苗。“莠”,杂草。“箕”,簸箕。“鎛”,锄草农具。“赵”,音diao,锄草。《诗·周颂·良耜》:“其鎛斯赵,以薅荼蓼。”诗中连用“何妨”,显示了作者的自信。何妨粟米中有秕,簸箕可以将其簸得干干净净;何妨禾苗中有杂草,锄草人敏锐的眼光自可除掉它。
这首诗纯用比体,拉杂成文。虽为抽象说理,但并不枯燥。诗之主旨为比较乃鉴别之良方。诗之前八句讲事物俱为相比较而存在,诗之后四句讲唯其有比较方可去粗存精,去莠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