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的诗歌

2023-08-29 可可诗词网-诗人资料 https://www.kekeshici.com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巅峰时期。唐代诗人中,出生于陇原的李益,被学者称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他每作一诗,教坊乐人都会花钱求取,然后谱曲传唱。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说:“在大历诗坛,以边塞诗独树一帜而艺术成就很高的诗人是李益。”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在百花齐放的唐代诗坛上,李益的诗歌是一朵难得的奇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唐诗歌的辉煌。

李益,字君虞,生于公元748年,卒于829年,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是当朝宰相李揆的侄儿。他生于盛世,长于乱世,童年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少年时期遇到吐蕃、回纥和南诏的连年入侵,唐王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生活动荡不安。

李益从小用功苦读,受时代影响,特别爱好诗赋。大历四年(769),22岁的李益考中进士,后在官场拼打近六十载,81岁时逝于礼部尚书任上。

李益的诗歌数量较多,《全唐诗》中收有他的诗二卷165首又二句。清代甘肃学者张澍所辑《李尚书诗集》一卷,收入李益诗173首又五句。李益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的是边塞诗。中唐诗人中,李益是唯一真正继承了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精髓的诗人。他的边塞诗不仅数量多,在质量上与盛 唐时期的边塞诗相比,一点也不逊色。他的边塞诗在当时影响很大,不少诗篇被人广为传抄,谱曲传唱,传遍大江南北。应友人之邀,他曾辑录过自己的边塞诗,定名为《从军诗》,共50首。他流传下来的诗歌,边塞诗占了近三分之一。

李益的边塞诗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爱国情怀。如《赴宁留别》:邠

 

身承汉飞将,束发即言兵。

侠少何相问,从来事不平。

黄云断朔吹,白雪拥沙城。

幸应边书募,横戈会取名。

 

李益自认为是汉代“飞将军”李广后裔。他同李广一样,胸怀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渴望横戈塞外,建功立业。在《塞下曲》中,他的这一愿望表现得更加强烈: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塞下曲》类似于今天的军事题材诗歌,谱曲后在军中传唱,一度十分流行。所有的边塞诗人,都以创作《塞下曲》为己任。李益创作过多首《塞下曲》。这首《塞下曲》中, 李益引用了马援、班超、薛仁贵等人的典故,特别是本朝名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故事,把原来戍边将士年老思归的话题,变成了舍身为国的豪言壮语。这首诗,真实地表现了李益为国立功的强烈愿望和必胜信念。

 

 

 

《李益诗注》封面

 

李益还有一首名为《拂云堆》的边塞诗,也充满了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将匈奴单于惧怕汉军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

单于每近沙场猎,南望阴山哭始回。

 

戍边卫国意味着残酷的战争。战争有胜也有负。即使胜利,也是用将士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李益的边塞诗中,有不少篇章写到了战争的惨烈场面,如《回军行》: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沙云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士卒哭龙荒。

 

大战后的边关,榆叶枯黄,白骨累累,呜咽声声。没有亲身体会,写不出如此逼真的场面。这首诗,既是诗人对战争的诅咒,也是诗人唱给阵亡将士的挽歌。

当然,作为一位杰出的边塞诗人,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中所写的诗歌,不可能尽现冲天豪气, 也不可能都写大漠白骨。李益的边塞诗中,有不少篇章反映了征人的思乡哀愁。

在外族不断入侵的情况下,保家卫国是每个人的职责,驻守边塞的将士更是责无旁贷。但是,远离家乡和亲人,长年征战边塞,将士中间必然产生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哀愁。李益长期生活在边塞军营,思乡之情在所难免。他在《从军北征》中写道: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明看。

 

大雪过后的天山下,天寒地冻,冷风劲吹。这时,悠悠笛声不知在何处响起,雪后的寒夜里,天幕上挂着一轮明月。远离故土的征人听着笛声,一齐看着明月,思乡之情更加强烈。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李益把戍边将士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推上了一个高峰: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与《从军北征》一样,都是李益边塞诗中脍炙人口的篇章。所不同的是,《夜上受降城闻笛》比起《从军北征》来,对边情的抒写更加凄苦、哀婉。这首思乡的边塞诗,在当时非常出名,曾广为传唱。《旧唐书》中说:“‘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之句,天下以为歌词。”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通过描绘音乐来陪衬征人心理的细微变化,以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凄凉的边塞,白雪铺地,寒月如霜。这时候,戍边将士想得最多的是故乡,是故乡的亲人。漫漫寒夜,对戍边的将士来说,最痛苦的是思乡之情难以表达。突然,有人吹起了胡人的芦管,一阵阵哀怨凄凉的音乐传来,将士们浓郁的思乡之情再也无法控制了,数十万张饱经风霜的脸,刷刷地转向了家乡的方向。吹芦管的人,本想借此抒发自己忧郁的思乡之情,没想到缓缓一吹,竟然吹起了全军将士的乡愁。

无论是“一时回首月明看”,还是“一夜征人尽望乡”,描写的是数十万大军整齐划一的动作变化,而动作变化的背后,则是数十万大军整齐划一的心理变化。诗中展现的这些画面,有凄苦,有哀怨,也有悲壮。一首短诗,能将数十万将士的乡愁和心理刻画得如此生动,非常难得。

能够真正体现李益爱国情怀的诗歌,除了边塞诗外,还有一些政治讽刺诗,如《饮马歌》:

 

百马饮一泉,一马争上游。

一马喷成泥,百马饮浊流。

上有沧浪客,对之空叹息。

自顾缨上尘,徘徊终日夕。

为问泉上翁,何时见沙石?

 

这是一首讽刺统治集团的五言诗。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开始走下坡路,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日盛,朝廷上下乌烟瘴气。诗人就像“沧浪客”,对此无能为力,除了空叹息,只能等待 浊流变清流的那一天。可是,这样等待,等来的是什么呢?他在《赴渭北宿石泉驿南望黄堆烽》中写道:

 

边城已在虏尘中,烽火南飞入汉宫。

汉庭议事先黄老,麟阁何人定战功!

 

敌人已经杀来,民族危在旦夕,朝廷中的君臣,还在讨论黄老之术,幻想着无为而治,凭空出现盛世,真是莫大的悲哀!诗人如此深刻地揭露统治集团的腐朽本质,真是入木三分。看着唐王朝一天天腐烂下去,诗人同很多爱国志士一样,既愤慨又无奈。他唯一的武器,就是手中的一支秃笔,只能用那只秃笔写下这些血泪凝聚的诗篇,抒发自己的感情了。

李益的诗歌题材比较广泛,除了边塞诗、政治类讽刺诗外,还写过一些闺情诗、宫怨诗和应酬诗,其中有些诗写得相当不错。

李益的诗歌,特别是边塞诗,艺术成就非常显著。李益所处的时代,正是唐代社会的大转变时期。文学艺术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唐诗发展到了这一时期,艺术风格和表现内容上,也处于转变时期。李益的诗歌,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时代赋予的创新精神,无论艺术技巧,还是思想内容,都有与众不同的一面。在艺术上,他的诗歌尤其是边塞诗,有别于初唐时期的豪放,也有别于盛唐时期的激越,内容描写更加细腻,情感表达更加深邃。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审美情趣的嬗变,而是诗人的忧患意识使然。李益的多数诗歌中,都有忧患意识渗透于字里行间,充满了苍凉悲怆的情绪。正是这种情绪,以及由此形成的诗风,对后来者的诗歌创作,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