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选择水墨色彩的原因

2022-10-09 可可诗词网-学术文章 https://www.kekeshici.com

               
         中国水墨画的主要用材是墨, 书法在历代文化更迭中的运用更为广泛, 所以墨的研究相对成熟。中国水墨画最早运用的材料是天然之物, 主要是松烟、石墨一类。“石墨可书, 又燃之难尽。”这说明石墨虽然好用, 但少之又少, 所以更多使用松烟或人工加工的墨。古人加工墨原料一般采用将松枝、石油、桐油燃烧后的煤烟收集起来, 再混之以胶, 做成墨。所以加工墨原料对于胶的要求也较高。中国古代对于胶的使用要求是“施胶必厚”“德音孔胶”, 分别在《周礼》《诗经》中有文字记载。各种胶类中着力最强的是用牛、马、驴之角、骨、皮等加水熬制的黄明胶。加工墨时, 只需用火将胶慢慢融化, 再将融化的胶加进制作过程中的墨或色块中调和加工而成。
 
 
        材料固然是水墨画发展的基本条件, 但主宰水墨山水画发展方向的是人的思想。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组成的, 反映在色彩上就表现为青、黄、赤、白、黑五种色彩, 而且万物皆是由这五种正色组成的, 其中的黑、白两色为极色。任何色彩, 浓极为黑, 淡极为白。黑、白是水墨画的两个基本色彩元素, 黑、白两色的配合可以产生极丰富的变化。所谓“墨分五色”, 即通过用水调墨, 可以得到焦、浓、重、淡、清五种不同的墨色。
 
 
        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 道家思想自始至终引导着审美的走向和发展趋势, 尤其影响着水墨画的发展。道家向来崇尚淡泊、清静、无为, 以虚当实, 以无代有, “无色而五色成焉。是故有生于无, 实出于虚。”老子曰:“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淮南子•原道训》中也有记载:“色者, 白立而五色成矣;道者, 一立而万物生也。”由此可以看出, 道家讲究万物归一, 宏观看待世界, 自然之色彩当然也就合二为一了。
 
 
        自古道家遵从玄黑之色, “玄色, 幽摘万类, 不见形者也。”黑色即玄色, 黑的色彩倾向一直以来是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体现。通过色彩的视觉感官呈现“无”可以想象生出色彩心理的“有”, 所以历代以来中国画在黑色中逐渐发现极单纯的色彩审美特性。而老子、庄子认为天真自然、素朴无为乃“道”之特性, 是一种自然原始的“混沌”, 他们认为芸芸众生应遵从自然之理、朴素之道。自然朴素的道理中包含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和天地大美, 这才是真美的精华所在。因而, 中国山水画传统中对自然的描绘, 选择了最朴实的黑色, 以单纯、朴素的墨色, 渲染出世间万事万物的另一番别致情貌。
 
 
        道家淡泊的心理存在, 影响了历代文人画特有的精神诉求。王维《山水诀》中有记载:“夫画道之中, 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 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 写百千里之景。东西南北, 宛尔目前;春夏秋冬, 生于笔下。”倪瓒也曾说过:“画者不过意笔草草, 不求形似, 聊以自娱, 写胸中逸气耳。”倪瓒对于色彩的体悟, 体现了明显的道家思维, 其作品也是典型的文人画风格。所以倪瓒惜墨如金, 其绘画中简单的几笔, 却使欣赏者自然感受到他的淡泊、荒寂之境。倪瓒作品中色彩的空间往往隐去, 任由欣赏者想象, 画面中的大块空白更是任由观者想象。这种强烈的黑白对比正是“计白当黑, 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空间色彩呈现, 虚实和画面色彩语言对比也由此体现出来。山水画运用黑与白的对比展示画中的虚与实, 正是“阴阳者要中和”, 也符合山水画中“实者虚之, 虚者实之”的规律。“马一角”“夏半边”的左虚右实或左实右虚式的空间结构, 虚实分明亦即黑白分明。画面单纯而不单调, 这是虚与实在山水画创作中普遍运用的结果。董其昌在《画旨》中提到“虚实者, 各段中用笔之详略也, 有详处, 必要有略处, 虚实互用”。在山水画中, 黑与白的对立和统一正是以虚实关系为主导, 从中引申出来的。“黑”是“实”, “白”是“虚”, “借地为雪”“素纸为天”, 都是通过使物体淡化至空白来突出主体。留白可以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这其实就是道家思想追求的淡泊、素朴、简淡的境界呈现, 这种思想自宋代以来一直影响着文人画在创作中笔情墨趣的体现。
 
 
        水墨画的一些创作技法注重道家思想、文人思想与水墨画创作的关系。王维的破墨法是指浓淡相破的墨色相互渗透、掩映, 从而达到黑色的滋润和鲜活。用水墨的浓淡渲染山水, 可以打破线条勾勒和青绿重色的束缚, 大大发展水墨画的新意境, 同时又有中国画特有的色彩语言, 自然也就奠定了中国水墨画的色彩基础。至北宋, 文人画已经成为水墨画主流, 如米芾、苏轼等都是文人画家。他们用水墨画作为一种自我消遣、自我表现的工具, 在创作中强调主观感受和笔墨的情感流露, 注重运用写意技法, 追求笔墨本身的情感和作品的天然意趣;注重“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的理念, 强调“造化”与“心源”的统一, 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 倡导画家要以“林泉之心”去“身即山川而取之”, 追求的正是这种境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