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强烈而又稳定的思乡情结与诗歌创造

2018-04-12 可可诗词网-学术文章 https://www.kekeshici.com

      在中国古代, 由于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环境, 产生出安土重迁的思想, 进而又衍化为古人的乡国亲情意识, 传统士人由此生成一种感情强烈而又稳定的思乡情结, 中国诗歌也由此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学母题:怀乡。
 
 
     早在《诗经》的时代就有“式微式微胡不归” (《邶风•式微》) 的心声, 《楚辞》中屈原也发出“鸟飞反故乡兮, 狐死必首丘”的感叹, 此后的《古诗十九首》有“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的比况, 再接下来, 曹丕、王粲、庾信等又奏出了一曲曲思乡长歌。到了唐宋, 思乡之曲仍传唱不绝, 并且产生了更多的优秀篇章。其中, 杜甫是一个代表。纵观杜诗全集, 以思乡为题材的诗作随处可见:在他为官时期, 他就发出了“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的感慨, 接下来他远走西川、东川, 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过着较为安定的生活, 但仍心怀故园:“成都万事好, 岂若归吾庐” (《五盘》) 、“览物想故国, 十年别荒村” (《客居》) , 甚至发了誓道:“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到了后来流落在荆湘, 杜甫的思乡之情越发浓烈, 他在《逃难》中写道:“故国莽丘墟, 邻里各分散。归路从此迷, 涕尽湘江岸”, 尽管这种思乡之情也掺杂着政治上的欲望, 但可以看出, 河南 (巩县——洛阳一带) 一直是他魂牵梦绕的故土。不幸的是, 一心盼归的诗人竟客死湖南, 所能做到的只是将墓地指向河南。所幸43年后, 他的孙子杜嗣业继承他的遗志, 将其遗体改葬河南偃师西北首阳山前, 千古诗魂才终得以招返故乡。
 
 
     在同时代李白的作品中, 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这种思乡情结。其代表作《静夜思》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千古绝唱,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四句中所表达的浓烈的思乡之情千百年来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透过此诗, 我们看到了千百年前那位被像月光一样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所笼罩的孤独的诗人。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