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武吟行》具有游仙主题的原因,
《东武吟行》具有游仙主题的原因, 首先可能与东武当地的奇异事件有关。东武为地名, 汉时属琅邪郡。《汉书•地理志》:“琅邪郡, ……县五十一:东武……”《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一载:“诸城县, 本汉东武县也, 属琅邪郡, 乐府章所谓《东武吟》者也。”[8]据《吴越春秋》记载, 范蠡在会稽建造城池, “城既成, 而怪山自至。怪山者, 琅琊东武海中山也, 一夕自来, 百姓怪之, 故名怪山;形似龟体, 故谓龟山。”[9]张正见《石赋》之“傍东武而俱飞”即化用此典。这一怪异事件在干宝《搜神记》中也有相似的记载, 内容更加丰富:
故会稽山阴琅邪中有怪山, 世传本琅邪东武海中山也。时天夜, 风雨晦冥, 旦而见武山在焉。百姓怪之, 因名曰怪山。时东武县山, 亦一夕自亡去。识其形者, 乃知其移来。今怪山下见有东武里, 盖记山所自来, 以为名也[10]。
这则故事不仅指出位于东武的怪山自海中神秘地移至会稽, 还记载了当地人为了纪念此事, 而将自己居住的地区命名为东武里。按干宝 (?~336) 与陆机 (261~303) 同时略晚, 说明在这一时期, 东武怪山的传说已经流行。
东武山还发生过神女白日飞升的故事, 《太平广记》卷六十一“庞女”条载:
庞女者, 幼而不食, 常慕清虚。每云:“我当升天, 不愿住世。”父母以为戏言耳。因行经东武山下, 忽见神仙飞空而来, 自南向北, 将逾千里。女即端立, 不敢前进。仙人亦至山顶不散, 即便化出金城玉楼, 璚宫珠殿, 弥满山顶。有一人自山而下, 身光五色, 来至女前, 召女升宫阙之内。众仙罗列, 仪仗肃然。谓曰:“汝有骨箓, 当为上真。太上命我授汝以灵宝赤书五篇真文, 按而行之, 飞升有期矣。昔阿丘曾皇妃, 皆奉行于此, 证位高真, 可不勤耶?”既受真文, 群仙亦隐。十年之后, 白日升天[11]。
这则故事虽然带有道教的色彩, 但恐怕与东武山的奇异特点也不无关系。这些都促成了《东武吟行》游仙主题的形成。
其次, 游仙主题的形成还与东武当地的神仙信仰有关。东武属于齐地, 而齐地自古就有神仙信仰的传统。《史记•封禅书》记载:“邹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 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 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 不可胜数也。”[7]1369在齐威王、齐宣王时期, 邹衍论著五德终始之说, 秦始皇称帝之后齐人将此学说进献给秦始皇并得到采纳。但是到后来齐地的方士不能传承邹衍的学说便转而“依于鬼神之事”。汉武帝即位后, “尤敬鬼神之祀”, 在武帝身边的方术之士如李少君、少翁、栾大等也多是齐人, 说明齐地的神仙信仰源远流长。据《汉书•地理志》, 汉时与东武同属于琅邪郡的还有不其县, 班固自注曰:“有太一、仙人祠九所, 及明堂, 武帝所起。”[12]1585《汉书•武帝纪》详细记载了武帝此次出行的经过:
(太始四年) 夏四月, 幸不其, 祠神人于交门宫, 若有乡坐拜者。作《交门之歌》[12]207。
应劭注曰:“神人, 蓬莱仙人之属也。”汉武帝的神仙思想极其浓厚, 终其一生对成仙长生孜孜以求, 曾经有过“吾诚得如黄帝, 吾视去妻子入脱躧耳”的慨叹。《交门之歌》今已不传, 然此歌为武帝在交门宫向神人祈祷后所作, 其内容大抵不出求仙长生之类。不其与东武同属于琅邪郡, 交门宫也位于琅邪县, 说明汉时琅邪地区有很浓厚的神仙信仰。而且这种信仰在后世一直延续, 元于钦《齐乘》卷一“九仙山”条记载:“ (九仙山) 密州东南百二十里, (苏东) 坡云:‘九仙在东武, 奇秀不减雁荡。’所谓‘九仙今已压京东’是也。”[13]作者在此条下自注曰:“汉琅邪郡有太一、仙人祠九所, 岂以此得名耶?”由此可见九仙山命名的原因可能与汉代时武帝所立的九座仙人祠有关。
嵇康《琴赋》中有“若次其曲引所宜, 则《广陵》《止息》《东武》《太山》《飞龙》《鹿鸣》《鹍鸡》游弦”。李善注云:“左思《齐都赋》注曰:《东武》《太山》, 皆齐之土风谣歌, 讴吟之曲名也。”[3]由此可知, 《东武》和《太山》一样, 都是齐地的民间歌曲, 在魏晋时期还在流传。由此可见, 《东武吟行》游仙主题的形成可能还与古曲《泰山》有关。《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曰:“《泰山吟》, 言人死精魄归于泰山, 亦《薤露》《蒿里》之类也。”[1]605即《泰山吟》和《薤露》《蒿里》一样, 都是挽歌。陆机有《泰山吟》一曲:
峻极周已远, 层云郁冥冥。梁甫亦有馆, 蒿里亦有亭。幽涂延万鬼, 神房集百灵。长吟泰山侧, 慷慨激楚声[1]605。
观陆机之作, 则全无挽歌的阴森之感, 反而颇多壮美之词, 更像是一首夸饰泰山的诗歌。此诗首句“泰山一何高, 迢迢造天庭”, 极言泰山之高, 耸入云天, 是沟通人间与天庭的媒介。而“神房集百灵”则写出在泰山附近的神祠之中聚集着众多的神灵。泰山自古便是历代帝王封禅之地, 秦皇汉武封禅泰山, 祈求长生也是其重要目的之一。刘宋谢灵运也有一首《泰山吟》:
岱宗秀维岳, 崔崒刺云天。岞崿既崄巇, 触石辄千眠。登封瘗崇坛, 降禅藏肃然。石闾何晻蔼, 明堂秘灵篇[1]605。
这首诗先写泰山之巍峨, 后面则概括了汉武帝在太始四年春三月行幸泰山之事。《汉书•武帝纪》载:“ (元始) 四年春三月, 行幸泰山。……丙戌, 石闾。”其中“石闾何晻蔼, 明堂秘灵篇”指出泰山除了有封禅的功能之外, 上面还藏有“灵篇”, 即可以令人成仙的各种典籍。陆机和谢灵运的两首《泰山吟》都不同程度的带有神仙的色彩, 而东武和泰山都是齐之地名, 两地都有神仙信仰的传统, 又《东武》与《太山》都是齐地的民间歌曲, 两者之间有主题的共通性也是有可能的。
根据以上, 乐府古辞《东武吟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游仙和伤时两种主题。其游仙主题的形成与东武地区的奇异事件、当地的神仙信仰与同属齐地的《泰山》曲的互相渗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今日更新
-
隋唐五代文学同音乐的共生关系
[2018-07-17]
-
年代·地理·制度·风俗
[2018-07-16]
-
无理而妙
[2018-07-16]
-
中唐古文
[2018-07-15]
-
初唐诗体的演变与诗风的转变
[2018-07-15]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