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一件小事》赏析和读后感
【析】 《一件小事》写于1920年7月。这是一篇以人力车夫为主人公,表现劳动人民高贵品质的短篇小说。
“五四”时期,一些进步的作家,在作品中曾程度不同地接触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其中写人力车夫生活的也不乏其人。但是,他们仅仅是从同情或怜悯的态度出发,为笔下不幸的人们鸣一些不平而已。能像鲁迅那样,在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的对比中,肯定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把一个当时被社会视为低贱愚昧的人力车夫的美好灵魂和高尚情操,真挚动人地描划出来;并对潜藏在知识分子思想性格上的弱点和缺陷作了深刻的剖析,在当时的文坛上,可以说尚无第二人。
《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一个具有一定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作品通过“我”与人力车夫对待被撞的老女人的态度,写出了两个灵魂的冲撞。
小说细致地描写了老女人被撞跌倒的经过。从实际描述来看,老女人的被撞跌倒,车夫并无多大责任,是老女人自己不小心;而且车夫“早有点停步”,老女人是“慢慢地倒了”,“并没有伤”。因而,“我”的态度是:“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但车夫却立住脚不走了。于是“我”“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而车夫却“毫不理会”,一心关注被撞的老女人,扶她 “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关切地询问; 而“我” 却怪老女人装腔作势,也怪车夫多事自讨苦吃。
但车夫“却毫不踌躇”,扶着老女人向巡警分所走去。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敢做敢为,不容许自己有丝毫损害别人的行为,即使是无意造成的后果,也敢于承担责任。这是多么高尚无私的品质!这给“我”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 ‘小’来”。这正是在灵魂的种撞下闪射出的耀眼的思想火花:劳动人民的崇高伟大与尚存旧观念的自私渺小。这一 “大”一 “小”,使“我”铭心刻骨: “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 ‘子曰诗云’ 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一件小事》的思想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是一般性地歌颂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也不仅仅停滞于批判“我”的极可卑的私心上,而在于努力发掘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敢于自我批判,虚心向劳动人民学习的可贵品质。“我”敢于暴露自己灵魂的丑恶,认真坦率地承认劳动人民的高尚,并且真诚地向他们学习,不时地鞭策自己。这样一个学习劳动人民、勇于解剖自己的知识分子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型知识分子的形象。鲁迅先生在1926年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一件小事》正是体现了这种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伟大精神。
《一件小事》不仅思想深刻,表现形式也新颖独特。
茅盾在《读<呐喊>》一文中说:“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 ‘新形式’ 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一件小事》是近于散文小品的纪实性的短篇小说。全文格调朴实。作者之所以运用这种笔致,完全是由表现普通日常生活片断的题材和向劳动人民学习这一严肃的主题及内容决定的。小说发表后,有人曾责难它 “故事太简单”、“看着空洞”,等等。其实,这正是鲁迅小说在这方面所作的可贵探索。尽管题材是一件极平常的“小事”,也没有传统的离奇情节,曲折故事,但由于素材本身包孕着不平凡的意义,又经过作者深入的发掘,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因而体现出了极富教育意义的重要主题。《一件小事》虽短,但故事却是完整的,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局等全过程,无不交待得清清楚楚。小说在对比中描写人物,鲜明地展现他们各自不同的思想面貌。文笔简朴平实,别具一格,有着很强的感染力。
这篇小说的开头和结尾也是颇有深意的。为了深化开拓主题,作品运用了首尾呼应的方法。作者让“我”在小说首尾两次发表了感想和议论,都是拿所谓“国家大事” 与这一件 “小事” 作对比,充分体现对“我”来说是“大事”实小,“小事”实大的道理。这种首尾照应的方法,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
鲁迅《做“杂文”也不易》全文、注释和赏析
[2019-02-01]
-
鲁迅《娘儿们也不行》全文、注释和赏析
[2019-02-01]
-
鲁迅《我的种痘》全文、注释和赏析
[2019-02-01]
-
鲁迅《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全文、注释和赏析
[2019-02-01]
-
鲁迅《元题》全文、注释和赏析
[201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