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出关》赏析和读后感

2018-11-22 可可诗词网-鲁迅 https://www.kekeshici.com

【析】 《出关》写的是古代先哲老子西出函谷关的故事。老子提倡无为主义,主张依循自然的规律来立身处世,以至于治理国家。他的主张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造就了虚无主义的消极思想。鲁迅 《出关的“关”》一文认为这种人是“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谈家”。于是在作品中写了老子被孔子逼走,在现实中碰壁,对他消极无为的思想进行了讽刺。作品通过对古代历史人物的嘲讽,揭露出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古老哲学虚妄的幽灵。

小说前半部分写孔老相争,老子败走流沙。后半部分写老子出关,“道”被识破。前半部分可分两层,第一层写孔子第一次求教老子,困惑于“道”。作者用寥寥数字给我们漫画出老子“好像一段呆木头”,仿佛脱离尘世,不食人间烟火。然而当孔子向他诉说服务于各国主子无望时,老子顿生灵气,对孔子大谈“只要得了道,什么都行,可是如果失掉了,那就什么都不行”。不着实际的教导使极想“入世”的孔子“亡魂失魄”,与孔子困惑不解的神态形成鲜明对比,老子很是得意于自己的布道,高兴之余还把孔子“孝师”的腊鹅奖给了学生庚桑楚。跟了老子多年的庚桑楚,竟也不明白老子为什么高兴,暗示出老子的哲学玄而又玄,因而孔子的困惑便是“喜事”。第二层写孔子第二次求教老子,大胜老子。对时隔三月再来拜见的孔子,老子已悟到这时难于再向他“布道”,所以当孔子解释老子的“哲学”,并谈出体会“我自己久不投在变化里了,这怎么能够变化别人呢!”老子便赞他“想通了”。而对孔子有力地挑战,老子自觉无力应战,自然选择了 “无为而无不为”的挡箭牌,消极地回避了孔子的挑战,并自嘲“我们还是道不同”,我“是走流沙”,他“是上朝廷的”,妄图逃避现实,生活在虚妄的世界。关于老子为了孔子的几句话而西出函谷关的安排,鲁迅在《出关的“关”》一文中解释为:“并非我的发现或创造,是三十年前,在东京从太炎先生口头听来的。”加进作者自己对孔、老思想的理解,设计了孔胜老败的结尾。在这一层我们从老子与庚桑楚的对话,可以了解到老子对“柔”的解释。虽然孔子和老子都崇尚“柔”,而两人的具体实施却不相同。孔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事无大小均不放松地实行者,老子是“无为而无不为”的 “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谈家”。从两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谁积极,谁消极。自然 “消极的”不利于社会进步,发展,要 “加以漫画化,送他出了关”。

作品的后半部分,写老子西走流沙、出关的遭遇。先写老子出关前被尊崇。道败孔丘的老子,在如何出得了关这个问题上,“用尽了哲学的脑筋,只是一个没办法。”他提倡的“无为而无不为”在现实中无丝毫用武之地,揭示了他的思想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不可能做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思想。在老子为难之际,昔日的学生关尹喜解了他的围,并极崇拜地把老子拥到了关上,恳请他传经布道,可见老子的影响极广。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老子完成了布道和写讲义,得了“十五个饽饽”、一包盐、一包胡麻,终于出了关。在关上这段日子,老子深感对世人的厌倦,听道者也同样 “为面子起见”,“只好熬着”。这“无所不为”的道竟令其主人和崇拜老子的人如此难堪,又一次反映了老子某些思想与现实的格格不入,增加了老子的悲剧色彩。接着写老子出关后被批驳。送走名气大得吓人的老子,人们“好像卸下了一幅担子”,七嘴八舌地议论起他的“道”和他的前途。老子花了 “一天半”精力留下的“经”,被大家嗤之以鼻:“连五个饽饽的本钱也捞不回”;他所言的“无不为”被白话为“倘使他的话是对的,那么,我们的头儿就得放下关官不做,这是无不做,才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人……”一经门徒的反思,老子确实是无用的,只是清谈的老朽。最后,关尹喜还为老子卜算了未来:“外面不但没有盐、面,连水也难得。……我看是后来还要回到我们这里来的。”信奉“无不为”的老子,倒被主张“要有为”的弟子们看透,就连他自己主观上想去流沙,客观条件也会给他迎头一击,在现实中无地自容。

作品行文层次明晰,先写老子以先哲身份向孔子布道,再写孔子将老子学说攻破,第三步写落荒西走的老子函谷关“受难”,最后笔触停在老子哲学被人们所不耻上。通过层层深入的解剖,老子被从圣神的先哲、头上闪着智慧的光环的宝座上拉下来,揭示出他的清静无为学说与现实生活的格格不入,为想躲避社会责任的世人撞响了警钟:逃避现实,崇尚空谈,一害自己,二害国家。小说实现了文学服务于现实的创作原则。当时的中国国难当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我东北地区,人民生活日益贫困,国民党政府对外卖国投降,对内残酷镇压。一些学者在紧要关头,不是为人民呐喊,而是消极地躲进 “书斋”,更有一些做了反动政府的 “帮闲”清客。如林语堂在所办的《论语》、《人世间》、《宇宙风》 等杂志上,声言 “文学不是宣传”,公开表示“不谈政治”,倡导“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这些倾向腐蚀着青年的心灵,引导他们走上脱离斗争的道路。鲁迅这时已经完成了思想转变,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分析社会现象,用手中的笔做刀枪,与反动政府和买办文人展开了斗争。1935年初,他在给萧军、萧红的信中说:“近几时我想看看古书,再来做点什么书,把那些坏种的祖坟刨一下。”年底遂写成《出关》等新编历史小说。他借用春秋笔法,通过描写老子及其学说在现实生活中的幻灭,使帮闲文人鼓吹的“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论调不攻自破,达到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的目的。

《故事新编》作为“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①,以其思想内容的特异风采,“借古事的躯壳来激发现代人之所应憎与应爱,乃至将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②的写法,再次证明鲁迅是“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③。

鲁迅在《出关》中刻划了“好象一段呆木头”的老子。这位名人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他的语言,他的行为无不刻着“这一个”的特性。他平时思考时“毫无动静地坐着”,说起 “道” 来不顾别人的反应,可让孔子“像受了当头一棒,亡魂失魄的坐着”,让函谷关上的门徒“显出苦脸”,“似乎还手足失措”。这些极具特色的烘托描写,使典型人物栩栩如生。鲁迅在《〈出关〉的“关”》一文中,就自己的典型人物创作法做了阐述:“作家的取人为模特儿,有两法。一是专用一人”,“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鲁迅塑造典型人物惯用“杂取”法,使其集同一类人物的特性于一身,难怪有人读了 《出关》说:“这好像是在讽刺傅东华,然而又不是。”④典型人物的典型性,让现实中的人不断比照自己,禁不住“对号入座”,这是作品的成功之处。

在作品中,作者还采用了“时代错乱”法,把一些现代生活中的语汇插入小说。如老子送孔子时“留声机似的说道:“‘您走了?您不喝点儿茶去吗?’”勾画出毫无生气、呆板的老子形象,又为文章增加了喜剧色彩。而孔子上了马车对着老子做揖打拱,一幅旧文人的礼数;学生冉有为师驾车,手里挥着长鞭,口里发出摩登汽车的喇叭鸣声“都”,这些小细节滑稽又可笑,把人们从古代拉回现实,审视周围是否也有这类“文人”。至于守关的关尹喜们所诵的“优待”老作家,“提拔新作家”更是让人忍俊不住,把当时出版商对作家盘剥的欺骗宣传,信笔予以讥讽,使读者既读了史,又辨了时尚。这些作者所谓的“油滑之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反映了鲁迅的浪漫色彩的笔调。

纵观这篇小说,我们不难看出鲁迅一面保持着他在小说创作中谨严的现实主义原则,忠实地反映历史人物的根本面貌; 另一方面又在艺术概括中大胆地驰骋浪漫主义的想象。在批判性的形象上,使用他在杂文里常用的讽刺手法,并大量吸收现代生活的某些细节,有力地突出了作品的现实批判性。

①鲁迅 《〈自选集〉 自序》 
②茅盾 《〈玄武门之变〉 序事》 
③鲁迅《论睁了眼看》 
④转自鲁迅 《〈出关〉的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