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求乞者》全文、注释和赏析
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露在墙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而拦着磕头,追着哀呼。
我厌恶他的声调,态度。我憎恶他并不悲哀,近于儿戏;我烦厌他这追着哀呼。
我走路。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但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
我就憎恶他这手势。而且,他或者并不哑,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法子。
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
我顺着倒败的泥墙走路,断砖叠在墙缺口,墙里面没有什么。微风起来,送秋寒穿透我的夹衣;四面都是灰土。
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 ……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
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
我至少将得到虚无。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灰土,灰土,……
………………
灰土……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析】 1924年,鲁迅读了尼采的哲学、美学巨著《查拉图斯忒拉》,倾心他那“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批判性的思想光芒。《野草》这部散文诗集中的一些篇章,从思想内容到表现手法乃至语言风格,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其影响。其中有的篇章还可能得助于阅读尼采该书时获取的灵感。比如此篇,就可能是为该书序篇中圣者查拉图斯忒拉关于向人们布施的一段话所触发。
鲁迅当然赞同查拉图斯忒拉式的慷慨布施,但在鲁迅看来,现实人间充满了冷漠自私,慷慨的布施者是十分鲜见的,甚至面对求乞者的苦苦哀求,被求乞者仍然无心布施,正如另外那几个人,只是“各自走路”。完全不为自己缺乏同情心而歉疚。这里,鲁迅嘲讽了那种对于求乞者的贵族式的冷漠态度。然而同时,对于求乞者为唤取怜悯而煞费苦心的装腔作势,他们“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却对行人“拦着磕头,追着哀呼”,摊开双手乞求施舍,更流露出某种轻蔑,因而感到“憎恶”,感到“烦腻”。这深刻地显示作者对衰败的民族和衰颓的人们不求自强,而只望布施的鄙视,哀其不幸而怒其不争!
此篇的布局谋篇颇见机杼。开头4个自然段为一层,接下来4个自然段为另一层,分别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两个求乞的孩子与被求乞者“我”的心态和行径。两层内容大约相同,只变换了若干词句。这样,将中国诗歌传统的复沓回环手法运用于散文诗中,便于蓄足语势,也暗示出这个世界乞丐之多。接下来重绘几笔景物后,笔锋一转:“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突然抒写被求乞者将来沦为求乞者时的情景,出人意表;“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因为“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
我至少将得到虚无。”这两句最为警辟,是鲁迅对于以求乞为生的人们的忠告,也是出于民族自尊心的庄严表白。这两句稍嫌拗口,其中“无所为”是对求乞者“拦着磕头”、“摊开手,装着手势”而言,“沉默”是对“哀呼”而言。如果变换一种说法,就是“我将不再以摊开的手势和磕头哀呼求乞(即不再求乞),我将至少不再得到烦腻、疑心和憎恶(至少将得到人格平等和人的尊严)”。这样说就易于理解了。但这样说也就失其警辟了。
作为散文诗,此篇笔调是冷峻的,其景物描写也富于象征意味,如以剥落败倒的墙、秋寒的风和无边的灰土象征着人世的颓败与灰冷。
张效民 主编.鲁迅作品赏析大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第243-244页.
-
鲁迅《做“杂文”也不易》全文、注释和赏析
[2019-02-01]
-
鲁迅《娘儿们也不行》全文、注释和赏析
[2019-02-01]
-
鲁迅《我的种痘》全文、注释和赏析
[2019-02-01]
-
鲁迅《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全文、注释和赏析
[2019-02-01]
-
鲁迅《元题》全文、注释和赏析
[201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