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导师》全文、注释和赏析

2024-11-30 可可诗词网-鲁迅 https://www.kekeshici.com

近来很通行说青年;开口青年,闭口也是青年。但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

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态可掬了,圆稳而已,自己却误以为识路。假如真识路,自己就早进向他的目标,何至于还在做导师。说佛法的和尚,卖仙药的道士,将来都与白骨是“一丘之貉”,人们现在却向他听生西的大法,求上升的真传,岂不可笑!

但是我并非敢将这些人一切抹杀; 和他们随便谈谈,是可以的。说话的也不过能说话,弄笔的也不过能弄笔;别人如果希望他打拳,则是自己错。他如果能打拳,早已打拳了,但那时,别人大概又要希望他翻筋斗。

有些青年似乎也觉悟了,我记得《京报副刊》征求青年必读书时,曾有一位发过牢骚,终于说:只有自己可靠!我现在还想斗胆转一句,虽然有些杀风景,就是:自己也未必可靠的。

我们都不大有记性。这也无怪,人生苦痛的事太多了,尤其是在中国。记性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适者生存,还能欣然活着。但我们究竟还有一点记忆,回想起来,怎样的“今是昨非”呵,怎样的“口是心非”呵,怎样的“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呵。我们还没有正在饿得要死时于无人处见别人的饭,正在穷得要死时于无人处见别人的钱,正在性欲旺盛时遇见异性,而且很美的。我想,大话不宜讲得太早,否则,倘有记性,将来想到时会脸红。

或者还是知道自己之不甚可靠者,倒较为可靠罢。

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五月十一日。

【析】 这是一篇典型的说理性文章,其命题鲜明强烈:无有导师,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真所谓旷古未有的 “反导师论”。但读毕全文,却又使人折服称是。

鉴赏此文,大凡都能首先感觉文章处处透露出作者那种独特非凡而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了雄辨的逻辑力量。具体说,就是此文有着层层深入,有条不紊的艺术结构,以及破立结合,辨证分析和客观全面的论述方法。篇首直言不讳:“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但却“永远寻不到”。提出论题,可谓掷地有声,赫然明了。紧接着便以驳代破 “自以为识路者”的糊涂导师和“自以为可靠者”的独行者。而前者如“而立”之年者,和尚、道士等,都不过皆“自以为识路”罢了;退后一步论,这些“导师”或许真有一技之长,或会“说话”,或会“弄笔”,但又难免有着十分的局限性,若要为芸芸众生指点迷津,那又不免捉襟见肘,终至于对有所求而不能应了。这就使论证顾此而不失彼、力避偏执和绝对化的偏差,而后者呢,不但抛开“导师”,也排斥一切他人,孤身独往,犹如散兵游勇,作者以翔实的既往历史和事实证明,此种独行方法实在失败太多,教训太多,苦痛太多。那么,青年们进则,——寻找导师导向不成; 退则,——依靠自我独行不行,岂不进退维谷,举步维艰了。行文到此,运气已足,结论终于水到渠成,和盘托出:青年们须“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作者这种渐次深入、先破后立的严密论证,至此使人豁然开朗,幡然醒悟。

作品杰出的讽喻技巧语言艺术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为了论证青年们“联合前行”的论点,采用了矛盾律中的排他法: 一排“自以为识路者”,二排“以为自己可靠者”。既精妙传神,又由讽刺和揶揄现实中人或事入手,用语幽默、诙谐,词句生动、活泼,令其读者在忍俊不禁中受到启迪,从而否定谬误,接受真理。如文中所写,自诩的识路者,“假如真识路,自己就早进向他的目标,何至于还在做导师”,如此“导师”,却也让人哑然失笑;和尚、道士们早晚将与白骨成为“一丘之貉”,其“上升的真传”、“升西的大法”,难道又不是新天方夜谭吗? 至于 “自以为可靠者”,作者几句“杀风景” 的话,确也杀了孤身独行者们的 “风景”:“大话不宜讲得太早”,否则于茕茕独行中,“正在饿得要死时于无人处见别人的饭,正在穷得要死时于无人处见别人的钱,正在性欲旺盛时遇见异性,而且很美的”,那么,在将来回首往事时,自不然会“脸红”吧?揶揄之意,溢于言表;而点拨之情,又实在催人自省了。

字数:1819
荣隆微

张效民 主编.鲁迅作品赏析大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第450-4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