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逃的辨护》全文、注释和赏析
古时候,做女人大晦气,一举一动,都是错的,这个也骂,那个也骂。现在这晦气落在学生头上了,进也挨骂,退也挨骂。
我们还记得,自前年冬天以来,学生是怎么闹的,有的要南来,有的要北上,南来北上,都不给开车。待到到得首都,顿首请愿,却不料“为反动派所利用”,许多头都恰巧“碰”在刺刀和枪柄上,有的竟“自行失足落水”而死了。
验尸之后,报告书上说道,“身上五色”。我实在不懂。
谁发一句质问,谁提一句抗议呢?有些人还笑骂他们。
还要开除,还要告诉家长,还要劝进研究室。一年以来,好了,总算安静了。但不料榆关失了守,上海还远,北平却不行了,因为连研究室也有了危险。住在上海的人们想必记得的,去年二月的暨南大学,劳动大学,同济大学……,研究室里还坐得住么?
北平的大学生是知道的,并且有记性,这回不再用头来“碰”刺刀和枪柄了,也不再想“自行失足落水”,弄得“身上五色”了,却发明了一种新方法,是:大家走散,各自回家。
这正是这几年来的教育显了成效。
然而又有人来骂了。童子军还在烈士们的挽联上,说他们 “遗臭万年”。
但我们想一想罢: 不是连语言历史研究所里的没有性命的古董都在搬家了么?不是学生都不能每人有一架自备的飞机么?能用本国的刺刀和枪柄“碰”得瘟头瘟脑,躲进研究室里去的,倒能并不瘟头瘟脑,不被外国的飞机大炮,炸出研究室外去么?
阿弥陀佛!
一月二十四日。
【析】 本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1月30日《申报·自由谈》,原题为《“逃”的合理化》。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至1933年初,在占领了整个东北之后,又相继侵占了热河和河北省东部,直接威逼平、津和华北地区。在这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但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置国家民族的命运于不顾,推行反共反人民的卖国投降政策,公然镇压和破坏人民的抗日爱国活动。鲁迅当时撰写了大量时事短评,揭露和批判了国民党政府的这种反动卖国行径,声援人民群众的爱国斗争。本文即是其中的一篇。
这篇杂文主要为青年辩护。文章一开始就指出,现在的学生真同古时候的女人一样晦气,一举一动,都是错的,“进也挨骂,退也挨骂”,为青年鸣不平。接下来作者运用讽刺手法,对国民党反动派镇压学生请愿,事后还颠倒是非、造谣欺骗予以揭露和嘲讽。“九一八”事变以后,全国学生奋起抗议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2月初,各地学生纷纷到南京请愿,不幸遭到国民党军警的血腥镇压。但国民政府反而倒打一耙,诬篾学生是受了共产党利用,说被扔到河里的遇害学生是“自行失足落水”而死,有些人还笑骂他们。这就是文章开头说的“进也挨骂”。对此鲁迅十分愤慨,文中他故意将敌人攻击爱国学生、歪曲事实真象的谬论集中,连缀在一起,以突出其荒谬性:“待到到得首都,顿首请愿,却不料‘为反动派所利用’,许多头都恰巧‘碰’在刺刀和枪柄上,有的竟 ‘自行失足落水’而死了。”这里作者虽然未置一词,但是讽刺的烈火已经自然而然地燃烧起来了,敌人的无赖嘴脸已经纤毫毕现,再也无处隐藏了。1933年1月3日,山海关为日军攻陷,北平形势危急,各大、中学有学生请求延缓考期,提前放假或请假离校。当时反动派及其叭儿们则责骂学生“贪生怕死”、“不应逃难”、“遗臭万年”。这就是文前所说的“退也挨骂”。文中鲁迅为学生的“逃难”作了辩护。但这些辩护不是一种抽象的议论,而是形象化的说理,写得生动有趣。首先,作者认为,山海关失守后北平环境危险,学生不得不逃。但他没有这样抽象的直说,而是这样写道:“榆关失了守,上海还远,北平却不行了,因为连研究室也有了危险。住在上海的人们想必记得的,去年二月的暨南大学,劳动大学,同济大学……,研究室里还坐得住么?”让人们联想起头一年“一二八”日军进攻上海时,处于战区的几所大学,校舍或毁于炮火,或被日军夺占的情景,从而对学生的离校予以理解;其次,作者认为,青年学生的“逃难”是国民党压制爱国运动的结果。但由于当时文网森严,他没有这样明说,而是这样写:“北平的大学生是知道的,并且有记性,这回不再用头来 ‘碰’刺刀和枪柄了,也不再想‘自行失足落水’,弄得‘身上五色’ 了,却发明了一种新方法,是:大家走散,各自回家。”这就既显得形象含蓄,又十分幽默风趣。作者通过形象的画面来渗入自己的观点,较之通过单纯的逻辑论证来阐述,其效果显然要好得多。面对当时一些人对学生“逃难”的责骂,作者最后反问道:“但我们想一想罢:不是连语言历史研究所里的没有性命的古董都在搬家了么? 不是学生都不能每人有一架自备的飞机么? 能用本国的刺刀和枪柄 ‘碰’得瘟头瘟脑,躲进研究室里去的,倒能并不瘟头瘟脑,不被外国的飞机大炮,炸出研究室外去么?”三个诘问句式,充分表达出作者对青年学生的同情和理解,对国民党不抵抗主义的斥责和对一些叭儿们责骂学生的愤懑。这里,鲁迅从环境、地位、责任诸方面为学生的“逃难”进一步作了辩护,区别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卖国与爱国之间的界限。这些辩护同样不是干巴巴的说理,仍然是用形象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来进行表述。议论的形象化,使这篇杂文既具有令人折服的理性力量,又能使读者获得莫大的美感享受。
张效民 主编.鲁迅作品赏析大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第624-625页.
-
鲁迅《做“杂文”也不易》全文、注释和赏析
[2019-02-01]
-
鲁迅《娘儿们也不行》全文、注释和赏析
[2019-02-01]
-
鲁迅《我的种痘》全文、注释和赏析
[2019-02-01]
-
鲁迅《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全文、注释和赏析
[2019-02-01]
-
鲁迅《元题》全文、注释和赏析
[201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