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白的钟声

2019-05-14 可可诗词网-探索诗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苍白的 钟声 衰腐的 朦胧
        疏散 玲珑 荒凉的 蒙蒙的 谷中
        ——衰草 千重 万重——
        听 永远的 荒唐的 古钟
        听 千声 万声
        
        古钟 飘散 在水波之皎皎
        古钟 飘散 在灰绿的 白杨之梢
        古钟 飘散 在风声之萧萧
        ——月影 逍遥 逍遥——
        古钟 飘散 在白云之飘飘
        
        一缕 一缕 的 ��香
        水滨 枯草 荒径的 近旁
        ——先年的悲哀 永久的 憧憬 新觞——
        听 一声 一声的 荒凉
        从古钟 飘荡 飘荡 不知哪里 朦胧之乡
        
        古钟 消散 入 丝动的 游烟
        古钟 寂蛰 入 睡水的 微波 潺潺
        古钟 寂蛰 入 淡淡的 远远的 云山
        古钟 飘流 入 茫茫 四海 之间
        ——暝暝的 先年 永远的欢乐 辛酸
        
        软软的 古钟 飞荡随 月光之波
        软软的 古钟 绪绪的 入 带带之银河
        ——呀 远远的 古钟 反响 古乡之歌
        渺渺的 古钟 反映出 故乡之歌
        远远的 古钟 入 苍茫之乡 无何
        
        听 残朽的 古钟 在 灰黄的 谷中
        入 无限之 茫茫 散淡 玲珑
        枯叶 衰草 随 呆呆之 北风
        听 千声 万声——朦胧 朦胧——
        荒唐 茫茫 败废的 永远的 故乡 之 钟声
        听 黄昏之深谷中

        关于诗独异的世界,穆木天是这样说的:“在人们神经上振动的可见而不可见可感而不可感的旋律的波,浓雾中若听见若听不见的远远的声音,夕暮里若飘动若不飘动的淡淡的光线,若讲出若讲不出的情肠才是诗的世界”(《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这种对诗歌效果的认识,是吻合象征主义“内心梦幻”、“诗是另一个世界里的真实”的信条的。
        这首诗的题目就使我们“若讲出若讲不出”。钟声,怎么是“苍白的”呢?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深切地意会了它。这还不仅是化听觉为视觉的通感作用,还有更关键的东西在里面,这就是诗人内在生命的情调:单调、慵倦、病态而又敏感。这首诗的总体情绪就是这样“苍白”,但作为艺术,这种“苍白的和谐”恰恰表现了诗人的高超手段!仿佛是黄昏,山谷,树林,远方的夕阳,云朵,孤寂的飞鸟,静默的小河,一切都溶入了朦胧的暮霭。这时,古寺的钟声响了,那么沉缓,那么固执,那么疲惫,那么悠长……在钟声的召唤下,诗人的灵境洞开了,他找到了情感的对应物,好像听到了孤寂生命内部的声音。但诗人并没有用议论的文字表达他这种情感,而是依靠冷幽的幻象去暗示读者。这首诗不仅仅从声音上给人以回环往复的叠唱感,而且在视觉形式上,也给人以断断续续的、一记一记的钟被敲打的印象。这种独特的排列形式,是此诗的内容决定的,反过来,这种形式同时也决定着内容。它使我们在迷迷蒙蒙的幻觉状态中,产生一种类似黑格尔说的“朦胧的同情共鸣”。这正体现了象征主义的万物对应于我的契合说。这类诗歌,重要的并不是诗所表现的东西,而是这种东西在读者心中引起的共鸣,引起的联想,引起的对灵魂回音的再发现。
今日更新
  • [2019-05-15]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