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琴

2019-05-14 可可诗词网-探索诗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听邻人念着:“明月几时有?”
        我心独自抚着无声琴,
        窗棂上描一个自己的影子,
        你是踏月而来仅有的佳客!
        让你先听见吴市箫了:
        旅行人踏过桥踏过落叶坟,
        带一身行尘,一身他乡雨痕,
        笑容开遍了故园,忽然他
        听着乡音,他有了旧梦,
        放下行囊,他已不再那样年青。
        我要说的是夜巷里敲碎
        我的沉吟,一串木鱼如急雨,
        想见在青灯边,香炉边,
        一缕清烟,一张倦靥,
        多少年,木鱼敲红颜成白发,
        想着她,幼时骑过竹马。你却要
        听我拨着我自己的幼年,
        我要唱:二十一年如一天,
        二十一年,不知我身是客,
        追着梦境如追着月色,
        拨遍一弦一柱一身泪珠,
        让虫声来谱我的故事,让我
        谛听,深寒谁弹一曲“卖花词”?……
        然而,我的佳客,你有了倦意?
        好的,让我曳满窗帘,
        让我重调一回宫商罢,
        我要寂寞地述说我自己,
        你听,你听,我的琴弦划然断了。

        这是一具古色古香的“无声琴”,听其旋律,叫我们想起望月弄箫、临风拨琴的古代骚人。这首诗的魅力正在这里,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古国的忧愁”。这忧愁不让你揪心,却让你陶醉,你听着诗人心灵的“无声琴”,千年的东方式的忧郁一丝丝一缕缕流泻出来,直到将你的心烘暖。(这里的“烘暖”是指对传统审美性格的重新唤起,所带给你的亲切感、熟悉感。)
        此诗开篇一句“明月几时有?”就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特殊的余甘不绝的传统审美境界中。接下来的“自己的影子,/你是踏月而来仅有的佳客”一句,又是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变体。在这种绵亘无限的忧思中,诗人心中无声的琴音响了,他看到浪迹天涯的失意者带一身行尘,染一身他乡雨痕,正从历史深处走来,“少小离家老大回”,“放下行囊,
        他已不再那样年青”了。这是古诗的意境,又是诗人客居他乡的现实心境,亦古亦今,今古难辨,人生际遇古今皆然。在这月明之夜,诗人听着更梆的单调声响,想起独坐青灯古佛旁的出家人,“木鱼敲红颜成白发”。生命就在这万般的寂寞中悄悄流逝了,那幼时青梅竹马的女伴,你今在何方?你可知道,在今夜,有一颗远在异乡的心在为你弹着“无声琴”?“二十一年如一天,/二十一年,不知我身是客”,在这广大的世界上,诗人仿佛第一次意识到了自己的孤独,故乡今夕的月也是这样忧伤吗?它听着“我”的琴音,可曾黯然?可曾倦意阵阵?那末,且让“我”重弹一曲欢快的曲子……可是,不行啊,“我”的心只有忧愁和怀乡的意绪,其他的曲子“我”弹不出,“我”的心弦已经断了!
        这首诗是从我国传统诗歌中悟得精华,又融入了现代人无家可归、有家难归的生命感悟的。这里,月亮的意象,流浪者的意象,出家人的意象,青梅竹马的意象,都是不着痕迹的“用典”。它们安排得妥帖、自然,勾起了我们早已有过的审美体验。我们就在这一派东方风的吹拂下,摸到了我们精神的“根”。怎样淘洗、提炼我国古典诗歌的精华,并创造出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诗来,《无声琴》是成功的范例。
今日更新
  • [2019-05-15]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