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当汹涌的潮水退去
沙滩才能呈献光耀的排贝
诗如果可以在生活的土壤里伸根
它应该出现在生活的胜利里
果实是为了花的落去
闪烁的白日之后才能有夜晚的含蓄
如果人能生活在日夜的边际
薄光里将有一个新的和凝
看一天晴和,平野垂地而尽
灰色的鸽笛渐近、渐近
呵,苦难里我祈求一片雷火
烧焦这一个我,又烧焦那一个我
圆周重合,三角楔入
在自己之外又欢迎另一个自己
这是一首以诗论诗的诗歌。在这里,诗人说出了他对诗歌的理解。但他的“观点”,又深藏在一个个朦胧的意象中。对这些意象的“破译”,既是我们理解诗人诗观的过程,同时也是愉快的审美过程。这种以诗论诗的方式,古今中外都不乏其例,甚至有的还成为经典性的东西,如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布瓦洛的《诗艺》等。
“当汹涌的潮水退去/沙滩才能呈献光耀的排贝” 鲁迅先生也说过类似的话:我以为感情太烈时不宜作诗,否则,易将诗美杀掉。这道出了诗歌的真谛。诗歌不应是宣泄感情的工具,它是自足的有独立品格的生命形式,它需要孕育、琢磨、结晶。它不是感情的衣裳,而是感情的艺术“客观化”, 充满再生力和陌生感。(这种认识,是十九世纪末意象派初期就已经明确了的,它对现代诗的影响直到今天。)“果实是为了花的落去/闪烁的白日之后才能有夜晚的含蓄/如果人能生活在日夜的边际/薄光里将有一个新的和凝”。这是讲诗歌明朗与含蓄的辩证关系。优秀的诗总是将意旨埋得很深,让你一次次开掘,一次次发现,一次次被震撼,一次次出现狂喜。但这种“埋得深”,并非故弄玄虚,也非无迹可求,是那些“闪烁的白日”部分一步步引你通向“夜晚的含蓄”的。诗人说出了他的诗歌理想是“日夜的边际”中那片薄光里的“新的和凝”,这就告诉我们, “含蓄”不是不表现什么,而是为了更有力更广阔地表现之;明朗也不是为了告诉读者什么,它只有暗示着含蓄的内涵时才有意义。“看一天晴和,平野垂地而尽/灰色的鸽笛渐近、渐近/呵,苦难里我祈求一片雷火/烧焦这一个我,又烧焦那一个我”,这是说“诗出无端,无中生有”的现象诗歌是诗人生命过程的瞬间展开,它与其他类型的艺术比较,更显得天性活跃无常。所谓“诗写诗人”,就是对诗歌神秘性质的形象说法。晴和的天宇,蓬勃的沃野,轻盈欢乐的鸽哨……这些组成了多么美丽、多么舒放的画面!但诗人却对此缺少共鸣,这是那种内倾型的诗人特有的“麻木不仁”状态。当他的心境沉湎在某种特定的情绪中,他不会为外界的现象所改变的。只有那些廉价的伪诗人才会见花唱花,见草颂草,见秋叶洒泪,见夕阳伤怀,这是典型的匠人。在晴和的美丽的风光中,“我”的内心却挣扎在苦难里,“我”祈求生命的风暴,生命的雷火,将“我”烧焦,重新诞生、不断诞生新的生命形态!这是那个时代进步青年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写照。他们普遍鄙薄肤浅的和谐,而追求内心的冲突和力量感。这一节,既道出了诗的性质,又道出了“我”对诗歌格调的某种偏爱。要注意的是,诗人不是否定和谐,而只是说“我”此时的心态不宜于“和谐”罢了,强调的是内倾。最后两行是总括前面的内容,“圆周重合,三角楔入/在自己之外又欢迎另一个自己”。诗歌应是独立自足的生命实体,它有自己的存在形式,当它一旦在白纸上显形,就脱离了诗人而独自生长,独自与广大读者发生感应关系。那实在是诗人将自我对象化、准客体化的形式,是“在自己之外又欢迎另一个自己”啊!
此诗篇幅短小,但内涵颇丰,几乎触及到了现代诗大部分核心性问题。说理精确而不枯燥,设象平凡而不浅陋,可视为格高意深的“诗话”。
沙滩才能呈献光耀的排贝
诗如果可以在生活的土壤里伸根
它应该出现在生活的胜利里
果实是为了花的落去
闪烁的白日之后才能有夜晚的含蓄
如果人能生活在日夜的边际
薄光里将有一个新的和凝
看一天晴和,平野垂地而尽
灰色的鸽笛渐近、渐近
呵,苦难里我祈求一片雷火
烧焦这一个我,又烧焦那一个我
圆周重合,三角楔入
在自己之外又欢迎另一个自己
这是一首以诗论诗的诗歌。在这里,诗人说出了他对诗歌的理解。但他的“观点”,又深藏在一个个朦胧的意象中。对这些意象的“破译”,既是我们理解诗人诗观的过程,同时也是愉快的审美过程。这种以诗论诗的方式,古今中外都不乏其例,甚至有的还成为经典性的东西,如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布瓦洛的《诗艺》等。
“当汹涌的潮水退去/沙滩才能呈献光耀的排贝” 鲁迅先生也说过类似的话:我以为感情太烈时不宜作诗,否则,易将诗美杀掉。这道出了诗歌的真谛。诗歌不应是宣泄感情的工具,它是自足的有独立品格的生命形式,它需要孕育、琢磨、结晶。它不是感情的衣裳,而是感情的艺术“客观化”, 充满再生力和陌生感。(这种认识,是十九世纪末意象派初期就已经明确了的,它对现代诗的影响直到今天。)“果实是为了花的落去/闪烁的白日之后才能有夜晚的含蓄/如果人能生活在日夜的边际/薄光里将有一个新的和凝”。这是讲诗歌明朗与含蓄的辩证关系。优秀的诗总是将意旨埋得很深,让你一次次开掘,一次次发现,一次次被震撼,一次次出现狂喜。但这种“埋得深”,并非故弄玄虚,也非无迹可求,是那些“闪烁的白日”部分一步步引你通向“夜晚的含蓄”的。诗人说出了他的诗歌理想是“日夜的边际”中那片薄光里的“新的和凝”,这就告诉我们, “含蓄”不是不表现什么,而是为了更有力更广阔地表现之;明朗也不是为了告诉读者什么,它只有暗示着含蓄的内涵时才有意义。“看一天晴和,平野垂地而尽/灰色的鸽笛渐近、渐近/呵,苦难里我祈求一片雷火/烧焦这一个我,又烧焦那一个我”,这是说“诗出无端,无中生有”的现象诗歌是诗人生命过程的瞬间展开,它与其他类型的艺术比较,更显得天性活跃无常。所谓“诗写诗人”,就是对诗歌神秘性质的形象说法。晴和的天宇,蓬勃的沃野,轻盈欢乐的鸽哨……这些组成了多么美丽、多么舒放的画面!但诗人却对此缺少共鸣,这是那种内倾型的诗人特有的“麻木不仁”状态。当他的心境沉湎在某种特定的情绪中,他不会为外界的现象所改变的。只有那些廉价的伪诗人才会见花唱花,见草颂草,见秋叶洒泪,见夕阳伤怀,这是典型的匠人。在晴和的美丽的风光中,“我”的内心却挣扎在苦难里,“我”祈求生命的风暴,生命的雷火,将“我”烧焦,重新诞生、不断诞生新的生命形态!这是那个时代进步青年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写照。他们普遍鄙薄肤浅的和谐,而追求内心的冲突和力量感。这一节,既道出了诗的性质,又道出了“我”对诗歌格调的某种偏爱。要注意的是,诗人不是否定和谐,而只是说“我”此时的心态不宜于“和谐”罢了,强调的是内倾。最后两行是总括前面的内容,“圆周重合,三角楔入/在自己之外又欢迎另一个自己”。诗歌应是独立自足的生命实体,它有自己的存在形式,当它一旦在白纸上显形,就脱离了诗人而独自生长,独自与广大读者发生感应关系。那实在是诗人将自我对象化、准客体化的形式,是“在自己之外又欢迎另一个自己”啊!
此诗篇幅短小,但内涵颇丰,几乎触及到了现代诗大部分核心性问题。说理精确而不枯燥,设象平凡而不浅陋,可视为格高意深的“诗话”。
今日更新
-
工作着是美丽的
[2019-05-15]
-
想起一部捷克电影想不起片名
[2019-05-15]
-
有月亮和水和女儿的诗(组诗选章)
[2019-05-15]
-
燕
[2019-05-15]
-
声音
[2019-05-15]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