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失明
想到了在这茫茫黑暗的世界里,
还未到半生这两眼就已失明,
想到了我这个泰伦特,
要是埋起来,
会招致死亡, 却放在
我手里无用,
虽然我一心想用它服务造物主,
免得报帐时, 得不到他的宽容;
想到这里, 我就愚蠢地自问,
“神不给我光明, 还要我
做日工?”
但“忍耐”看我在抱怨,
立刻止住我:
“神并不要你工作,
或给他礼物。
谁最能服从他,
谁就是忠于职守,
他君临万方,只要他一声吩咐,
万千个天使就赶忙在海陆奔驰,
但侍立左右的,
也还是为他服务。”
(殷宝书 译)
《赠西里克·斯金纳》与《哀失明》是弥尔顿所作的有关自己失明的姊妹篇。前者是积极、乐观的;后者则较消沉、压抑。在失明的打击面前,诗人只有采取隐忍的态度,为内心的痛苦求得解脱与慰藉。
在诗的前半部分,诗人对自己丧失视力的状况和痛苦的心情加以了描绘。在一六五一年,弥尔顿的视力已是很弱了,可是他不顾医生的劝阻,仍然竭尽全力去写在当时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为人民声辩”一文,终导致双目完全失明, 那时他仅43岁。因此诗人在诗中感叹道,“还未到半生”就只有永远在茫茫的黑夜中度日。而特别让他绝望的是失明即意味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从此无法施展。诗中提到的泰伦特,是取自《圣经》、 《新约全书》“马太福音”中的一个故事。泰伦特(talent)在故事中原指银币单位。有一个主人要出远门, 临行前召来他的三个仆人, 给了第一个仆人五个泰伦特,第二个仆人两个泰伦特,第三个仆人一个泰伦特,吩咐他们把钱拿去做生意。此后,第一个和第二个仆人都照主人的意见去做了,而第三个仆人由于担心做生意会亏本,就将他的那个泰伦特埋在地里。主人回来后叫仆人们报帐,第一个和第二个仆人不仅收回了本钱还赚得了多出一倍的钱;第三个仆人交回的仍然只是原来的那个泰伦特。主人大怒,将他的那个泰伦特交给了挣钱最多的仆人并将他赶入黑暗之中作为对他的惩罚。弥尔顿在这里把自己的才智比作泰伦特,由于失明而遭到埋没,无法施展。虽然他一心想用它来为神圣的事业效力,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担心自己会象故事中的那第三个仆人一样受到惩处。但是仔细一想,心里难免有几分不平:既然神要他努力工作,为什么又将他眼前的光明从此吹灭了呢?正当“我”为失明而感到悲观绝望、对上帝的不公正待遇开始抱怨时,诗人笔锋一转,让“忍耐”走出来说话,诗也就此进入下半部分。 “忍耐”实际上代表诗人的另外一种思想:既然神并不要求超出能力之外的奉献, 也不要求人人都去驰骋疆场, 只要不违背他的意志, 各施其职, 尽力而为也就尽忠职守无可指责了。 这种思想最终说服了诗人, 让他得到自慰。
在这首诗中, 尽管看起来“忍耐” 占了上风, 但它还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弥尔顿是一个性格顽强、不屈不挠的人,英国评论家威廉·朗曾把弥尔顿与莎士比亚作过一番比较,他认为“莎士比亚是位充满激情,充满爱与恨、嫉妒与野心的诗人; 而弥尔顿则是一位具有坚强意志、 矢志不移的诗人”。 (威廉·朗《英国文学史》p202)他很难在困难和不幸面前屈服, 总是对生活、 事业充满信心。他接受了失明这一事实, 竭力想通过忍耐来克服自己的悲观失望情绪,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 然而, 弥尔顿毕竟是个志向极高, 才华横溢的人,失明对一般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打击,对弥尔顿来说, 无疑象是折断了他手中的利笔, 就象千万斗士在浴血奋战, 而自己只能消极地忍耐和等待一样,因此他是很难真正从那种内心深处的遗憾和痛苦中解脱出来的。这首诗正是诗人这种情绪的真实写照, 调子是很低沉的。
一般调子较为低沉的诗读起来总有几分沉闷, 这首诗却写得非常巧妙, 给人感觉生动灵活。 诗人忽而自言自语, 又忽而自问自答, 象在进行内心的剖白, 把自己失明后的复杂、微妙、充满矛盾的思想一层一层地向读者揭示出来。 不仅如此, 诗人还应用了对话的形式, 把抽象的概念“忍耐”拟人化, 将自己的想法通过 “忍耐”的口传达出来, 这样造成诗句的跳跃和视点的变化, 不断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这种灵活多变的手法不仅取得了真实、 细腻、 深刻地反映诗人内心活动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它与诗中较为沉闷的思想内容之间达到了中和及互补, 因而这首诗读来沉郁但不迂腐。
(廖宛虹)
今日更新
-
逝去了的五月的诗
[2019-05-25]
-
哀艳的茔地
[2019-05-25]
-
喷泉的印象
[2019-05-25]
-
邪宗门秘曲
[2019-05-25]
-
秋风之歌——秋风靡芒草,寂寞透山村。
[2019-05-25]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