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亲爱的祖国,亲爱的母亲,
你一个世纪比一个世纪
更加纯洁无比, 更加年轻美丽,
你守卫着屋旁的蜂房
使你的玫瑰鲜花怒放
在爱情的微风中倾吐芬芳。
就在那时候, 许多新郎
有时穿着靴子, 有时打着赤脚,
蜂拥而来, 来多少我已经遗忘,
他们要你称他们为帝王。
他们盛气凌人,贪得无厌,
却给你带来一串串珠子项链,
你向他们都提出一个问题:
你们到国外来谋求什么东西,
他们胡言乱语了一通,
自以为已经把你摆弄。
我挑选那最健全的佳宾,
但他要来自启明的星星。
亲爱的母亲,亲爱的祖国,
我也给你编制了一只手镯,
用十棵麦穗
和永不凋谢的花束。
(徐文德 译)
诗一开始用拟人化手法,将祖国喻为“母亲”,这种比喻已用得太滥,幸好诗人随即注入浓郁的抒情的活水,使“祖国啊,母亲”这一呼喊依然显得亲切和热烈。你看,那位年岁在增大,却更加纯洁、美丽的母亲,在她的四周,蜂房簇立屋旁,蜜蜂飞舞,玫瑰鲜花怒放,在爱情的微风中倾吐芬芳。 多么恬静的田园风光啊!这一切,全都是因为有母亲在“守卫着”。这样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甜蜜的情感的浓汁。祖国——母亲,她便是酿蜜人。
第二节笔锋陡地一转,引入叙事成份,带出那些蜂拥而来的“新郎”, “他们要你称他们为帝王”这一句暴露出了他们的真面目,原来这批新郎是罗马尼亚历代奴役人民的暴君。他们任意把母亲摆布,并提出种种非份的蛮横要求,甚至要摘取闪耀在母亲头上的“启明的 星星”, 其实是要使罗马尼亚人民重新坠入黑暗之中。 诗人终于忍不住了, 虽然他用了许多感情色彩鲜明的词汇勾勒“新郎”们的丑恶嘴脸, 他不满足于此, 终于站出来以第一人称“我”, 来倾吐自己对祖国的炽热感情。在诗的最后一节,诗人直抒胸臆, 博大深沉的爱国主义之情喷薄而出。 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一个细节:一只“用十颗麦穗和永不凋谢的花束”编织的“手镯”,作为“我”向祖国母亲的献礼。 麦穗和花束编织成绚丽的图案, 象征着祖国美好的未来, 这是她的儿女对她的祝福。 这个细节, 作为一个对比, 它还和另一个细节“珠子项链”形成鲜明的反差。 珠子项链是“盛气凌人、 贪得无厌” 的“新郎”们带来的。 一手镯, 一项链,均为装饰品, 手镯因“麦穗”而吐露泥土的芬芳, 项链则因 “珠子”的拼凑而散发出铜臭味。 两个细节两重天。 诗人对祖国的热爱, 对历史上妄图奴役罗马尼亚人民的“新郎”们的厌恶, 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 跃然诗中!
(戴达)
今日更新
-
逝去了的五月的诗
[2019-05-25]
-
哀艳的茔地
[2019-05-25]
-
喷泉的印象
[2019-05-25]
-
邪宗门秘曲
[2019-05-25]
-
秋风之歌——秋风靡芒草,寂寞透山村。
[2019-05-25]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