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名句 - “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诗句大意

2024-03-04 可可诗词网-名句解析与应用 https://www.kekeshici.com

摘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鸳鸯图刺绣好了可以随便人家观看,欣赏,却不能把绣花金针传送给别人。诗画本一律。

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语出金·元好问《论诗》三首之二。诗曰:“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从教看:任意让人看,随便教人看。“莫把金针”句:冯翊子(一说为五代时的严子休)《桂苑丛谈》:“郑侃女采娘,七夕陈香筵,祈于织女曰:‘愿乞巧’。织女乃遗一金针,长寸余,缀于纸上,置裙带中,令‘三日勿语,汝当奇巧’。”后以“金针度人”为传授秘要、决窍之辞。《元诗纪事》卷三引《月山诗话》:“元遗山诗,喜用古人成语,陶、杜句尤多,论诗绝句‘鸳鸯’云云,亦是古句,朱子云:子静说话,常用两头明,中间暗,其所以不说破,便是禅。所说‘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他禅家自爱如此。”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鸳鸯图刺绣好了可以随便人家观看,欣赏,却不能把绣花金针传送给别人。诗画本一律。苏东坡曾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这两句诗是用绘画、绣花作比喻,来阐述论诗的观点的:写出的诗,有声有色,自然清新,可以给别人阅读,但写诗的“秘要”、“决窍”却无法传授给别人。这是诗人创作经验的总结。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比喻美妙的作品可以示人,而创作技巧不能传人。

例如

①古今的作家,多半又是“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元好问诗句)的,愈是好的作品,愈是天衣无缝;不寻绎它的针线之迹,又无从辨识针黹之功。(摘自傅庚生《文学赏鉴论丛·前言》)

②元遗山有这样两句诗:“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这是不正确的态度,而我们是要“勤把金针度与人”。训练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就正是学习汉字的“金针”之一。(摘自张寿康《中学语文课的文字教学工作》)

③语言学家吕叔湘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倡要反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他引用了“鸳鸯绣取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的古诗,叮嘱我们千万别做这种“不把金针度与人”的绣工。(摘自李榷《金针还须度与人》)

④元好问有两句诗:“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我们教师不只要绣出鸳鸯给学生看,还要“把金针度与人”,让学生自己绣出更多更美的鸳鸯来。(摘自李营海《教改与创新》)

⑤“绣出鸳鸯凭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有质量的精品力作不只是一双绣鸳鸯,还是一根闪闪的金针。思想如水,润物无声,凡精品力作,都超出了实践的范围而有了理性的意义。(摘自赵畅《著文贵乎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