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隶书条幅

2019-05-26 可可诗词网-书法名作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俞樾(1821—1906),字荫甫,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咸丰五年(1855)提督河南学政。罢官后侨居苏州。曾钻研《公羊》学,成《经说》16卷,又精于古文字学。先后曾主讲于苏州紫阳、上海求志等书院。又曾主讲杭州诂经精舍至31年,为一代朴学所宗。授徒甚众,近代名人章太炎即出其门下。有《俞氏丛书》、《春在堂全集》。
        俞樾博学工诗文,亦擅书法,善于以篆隶法作真书,别具一格。寻常书札,率以隶书之。大字尤精。
        俞樾的隶书风格多样,一般小字结体偶取纵势,舒展挺秀,笔画精细。大字书作气度沉静雅正,结体端秀匀美,用笔圆劲润和。因其隶书多为方阔古拙之形,前人有以为源于晋朝《好太王碑》。其实《好太王碑》发现于光绪初年,至拓本传入内地,俞樾已是老年,故其隶书风格与《好太王碑》暗合而已。
        这里选赏的书作落款“仞之二兄嘱,曲园俞樾”,虽是应酬之作,但章法端严,结字谨密,用笔精妙,堪称佳作。
        该作为纵幅,正文30字,均分为三行,横有列,竖有行,天地齐整,格局端雅。但整体字势在不失平整的情况下,呈向左上微倾状,也就是左略高,右略低。这样就避免了绝对平衡的板滞,体现了静中见动的章法美。
        在结字上,作者为了避免隶书经常可能出现的“上下方整,前后齐平”、“状如算子”式的单调感,采取了因字赋形,纵横兼取,宽窄并用的对比方式,来增强结字的变化性。如“武”、“之”、“恤”等字取横势,字形较宽,“崇”、“业”、“金”、“骛”等字取纵势,形态峭拔。即使同样取横势或纵势的字,也力求有各自的变化。如“恤”字取横势而左高右低,“柏”字取横势而左轻右重。同样取纵势的字,如“金”字上宽下窄,“展”字上窄下宽,等等。
        这些不同形态的字,通过文意的自然联结,产生了丰富而不突兀的节奏变化,虽不撩人眼目,却是婉和多情。
        该作的笔画,并无故作惊奇的乖张之形,但细细品味,则可见作者深厚的篆隶功底。其中笔画大体以润和取美,亦间有金石味较浓的斑驳苍老之形。后者如“诗”字诸笔,“朝”之右半,“乐”之下部,“咏”之一捺。运笔以中锋为主,偶含方折,后者如“柏”字之“白”形。这本不是什么惊人之处,值得钦佩的是作者能如此熟谙地将这些对比因素不露雕琢痕迹地协调于一幅应酬作品之中,表现了端匀、润雅格局下的多样美,而绝无草率应付的感觉。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