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其佩行书题画诗
高其佩(1660—1734) ,清初画家,字韦之,号有南村、且园、且道人等。辽宁铁岭人。出身于官宦之家,荫官至刑部侍郎。自幼爱好绘画,淡薄功名,笃志艺术。高其佩不仅有“诗书画三绝” 之誉,而且开“指墨”之宗。所作花鸟、山水、人物靡不精妙。又相传他能以拳濡墨题写榜书,更是名震一时。雍正八年(1730) ,他受诏入圆明园为皇帝绘制了三年书画,获赐“典新军”的荣衔。据计,他一生所创作的书画不下万幅之多,可惜流传至今的已为数寥寥。
高其佩虽非书家,但平素极重视书法的修养,《临帖诗》有“颜帖日临摹,进境在相忘”句,是他刻苦临池的真实写照。不过,他的书法并不专师颜真卿一家,在中年精力旺盛时期,也对宋四大家、钟繇、王羲之的书迹倾注过功夫。所以高其佩中后期的书风,大都以颜真卿的字为基调,渗入晋唐人行草书的笔韵,也有些地方则流露出苏轼和黄庭坚的意趣。在冷隽闲远、简淡古拙或淋漓痛快中表达自己一点独到的艺术见解和风致。
这幅大字行书立轴,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纸本,墨迹,宽63.7厘米,长215厘米,是作者自选的一首题画诗,释文为: “天设津梁自有意,山关怀抱岂无心。等闲末许人轻到,不独知音在一琴。”除前面提到的那些基本特点外,全篇以舒展典雅的结体,畅达跃动的笔势,构成生动潇洒的韵律。不雕不凿,醇朴大方,并且写得相当自信。虽有微觉松懈或稍欠精到之处,但从整体效果上来看,字的火候和素质都十分纯正,耐人推敲。
就书论书,高其佩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并不突出。若是我们能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 上有康熙玄烨的偏好,下有姜宸英之流的助澜,整个书坛追摹董其昌的风气,几乎泛滥到了“无书不董”的地步,在如此境况下,他能力拒潮流,另辟风貌,这种艺术探索的精神不仅显得十分可贵,而且也充分表现出独到的胆识和气度,这正是他的字格一直受到人们器重的原因。
高其佩虽非书家,但平素极重视书法的修养,《临帖诗》有“颜帖日临摹,进境在相忘”句,是他刻苦临池的真实写照。不过,他的书法并不专师颜真卿一家,在中年精力旺盛时期,也对宋四大家、钟繇、王羲之的书迹倾注过功夫。所以高其佩中后期的书风,大都以颜真卿的字为基调,渗入晋唐人行草书的笔韵,也有些地方则流露出苏轼和黄庭坚的意趣。在冷隽闲远、简淡古拙或淋漓痛快中表达自己一点独到的艺术见解和风致。
这幅大字行书立轴,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纸本,墨迹,宽63.7厘米,长215厘米,是作者自选的一首题画诗,释文为: “天设津梁自有意,山关怀抱岂无心。等闲末许人轻到,不独知音在一琴。”除前面提到的那些基本特点外,全篇以舒展典雅的结体,畅达跃动的笔势,构成生动潇洒的韵律。不雕不凿,醇朴大方,并且写得相当自信。虽有微觉松懈或稍欠精到之处,但从整体效果上来看,字的火候和素质都十分纯正,耐人推敲。
就书论书,高其佩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并不突出。若是我们能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 上有康熙玄烨的偏好,下有姜宸英之流的助澜,整个书坛追摹董其昌的风气,几乎泛滥到了“无书不董”的地步,在如此境况下,他能力拒潮流,另辟风貌,这种艺术探索的精神不仅显得十分可贵,而且也充分表现出独到的胆识和气度,这正是他的字格一直受到人们器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