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草书四帖

2019-05-26 可可诗词网-书法名作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苏舜钦(1008—1048) ,字子美,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自曾祖时移居开封。历任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因几次上书皇帝,纵论时政得失,致令“群小为之侧目”。后被王拱辰所诬,削籍为民,退居苏州沧浪亭。工诗文,诗与梅尧臣齐名,风格豪健,甚为欧阳修器重。有《苏舜钦集》传世。擅书,草书尤清秀。
        《草书四帖》的第一帖,作者用心捉笔,起笔收锋多有放纵,笔势回绕连绵,结体变化繁多且井然有序。我们仿佛能看到作者书写时有一种恭敬而略带拘谨的心情隐隐流露在字里行间。
        从第一帖的后半部开始,清晰地表现出作者书写已达到了精气遒壮的境界。不仅自然随意,心无芥蒂,且贯畅流走,笔法潇洒、娴熟。而第二帖的结体、笔势、墨趣、行款都比第一帖写得更加淋漓。当写到第三、第四帖时,犹如烈马驰骋、欲罢不能了。读完这四帖,读者会饶有兴味地去捕捉作者创作时情感的起伏和变化,以及谋篇布白的构架过程。
        米芾曾说: “舜钦如五陵少年,访云寻雨,骏马青衫,醉眠芳草,狂歌院落。”实在是把人品书品溶合一处来加以品评了。
        苏舜钦的草书洒脱不羁,用笔用墨颇具匠心,善于在爽快的挥运中,时时夹以涩笔,并且使墨的枯湿浓淡自然相生。运笔时轻时重、时疾时徐,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他蓄意渲染这种强烈的节奏感,往往在较大的字和较重的笔以后,迅速接写二、三字笔画轻细的小字,然后接着又写繁重之字,从而使轻重快慢,对比鲜明。


        《草书四帖》行气的筹划也颇别致。行笔上下,不仅一气贯通,而且其生动的字姿在左右摇曳中顾盼呼应,自然贯通成行。显示出勃勃生机。他没有把每个字都安置在轴线中间,时而略左,时而偏右,但绝不连续数字如此。另外,在“大刀阔斧”时,也有“小心谨慎”处。于是,在书法艺术的程序中,有时看来似乎出于意表之外,细究之,却又不悖于寻常之情理。
        王鏊评苏舜钦草书时说: “用笔绝妙,不涉畦径。纵而法,劲而润,古而奇。”是很有道理的。苏学颜鲁公,取颜的端劲沉著,而不是仅仅在结体上追求形似; 学徐季海,取徐的“怒猊抉石,渴骥奔泉”的神韵,融为己有,以形成个人书风。
        苏舜钦也喜欢用牵丝,使它在点画中自然地穿插连带,承上启下,从而加强了流动、活泼、舒展、轻盈的美感。他笔下的牵丝多绵软、柔和,毫无剑拔弩张、咄咄逼人之气。牵丝本身在行书、草书结体中是非规范性的,犹如人体筋络用以贯气传神,尽管它是辅助部分,但苏的草书在应用牵丝的技巧上,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