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式神仙起居法
杨凝式 (873—954) ,字景度,号虚白、癸巳人、希维居士、关西老农等。华阴 (今陕西) 人。唐昭宗朝登进士第,历仕梁、唐、晋、汉、周五朝,然苦于朝代更迭,政治险恶,每佯狂自晦,故时人称为“杨风子”。
凝式“有文辞、善笔札”,尤长于诗。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然不为欧、颜所囿,而是“加以纵逸”,独创天真洒脱、具有自己个性的书体。历代对杨凝式的书法成就评价甚高,称其为振五代书道衰微的第一人。宋邵博《闻见后录》谓“凝式自颜柳入二王,楷法精绝。” 《宣和书谱》称: “凝式善作字,尤工颠草,笔迹独立雄强,与颜真卿行书相上下,自是当时翰墨中豪杰。”北宋黄庭坚诗曰: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米芾曾指说颜柳是丑怪恶札之祖,他对前代书家少所许可,独对杨的书法特别赞许,说:“杨凝式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
据《唐诗外传》载,凝式一生放浪形骸,“多遨游佛道祠,遇山水胜概,辄流连赏咏,有垣墙圭缺处,顾视引笔,且吟且书。”故其书迹多留于当时建筑壁上,很少传于后世。传世墨迹有《韭花帖》、《神仙起居帖》、《夏热帖》等。
《神仙起居法》,又称《神仙起居帖》,墨迹,纸本、行草。纵27厘米,横21.2厘米。八行,计86字。帖上钤有“绍兴”、“福祧书府”、“永兴军节度使之印”、“宝笈三编”、 “赵孟印”等多方鉴藏印,原有文征明等跋,已佚。该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神仙起居法》用笔劲逸,转侧变化很多,飘逸中而又不失法度。帖中有的字纵势很长,如第五行的“行”字,第六行的“年”字等。笔画粗细变化也自然得体。此帖结体紧而险,奇而不流于恶俗,并巧于移变部位,展蹙生姿。绘画艺术之真谛,在于似与不似之间,观凝式书法结体,也似有同感,很多字初看不象此字,细审则似。如“背”、“即”、“数”、“岁”等皆是。尤其“岁”字,初看颇似“甫”字,实乃是把该字“山”字头边点变短,长戈勾内缩写成。这样既脱于俗书写法,又显得别致,耐人寻味。
此帖布局上更多是法古而开新,其行距、字距间空得很宽,章法疏朗。这在甲骨文、西周金文和汉隶中都能找到源头,而与唐代楷书行距宽字距窄的密匀排列迥异。从而给人以爽朗之感。中国画构图有“疏可跑马,密不通风”之谓,观杨字结体内紧处,可谓密不通风,而行距、字距间的疏朗,则真可跑马了。艺理相通,信乎如此。
后人评论此帖,天真烂漫,错落有致,不似旭、素之狂逸,也不象过庭那样拘谨。草书杂以行楷,和谐自然,别有趣味。独具一格。
凝式“有文辞、善笔札”,尤长于诗。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然不为欧、颜所囿,而是“加以纵逸”,独创天真洒脱、具有自己个性的书体。历代对杨凝式的书法成就评价甚高,称其为振五代书道衰微的第一人。宋邵博《闻见后录》谓“凝式自颜柳入二王,楷法精绝。” 《宣和书谱》称: “凝式善作字,尤工颠草,笔迹独立雄强,与颜真卿行书相上下,自是当时翰墨中豪杰。”北宋黄庭坚诗曰: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米芾曾指说颜柳是丑怪恶札之祖,他对前代书家少所许可,独对杨的书法特别赞许,说:“杨凝式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
据《唐诗外传》载,凝式一生放浪形骸,“多遨游佛道祠,遇山水胜概,辄流连赏咏,有垣墙圭缺处,顾视引笔,且吟且书。”故其书迹多留于当时建筑壁上,很少传于后世。传世墨迹有《韭花帖》、《神仙起居帖》、《夏热帖》等。
《神仙起居法》,又称《神仙起居帖》,墨迹,纸本、行草。纵27厘米,横21.2厘米。八行,计86字。帖上钤有“绍兴”、“福祧书府”、“永兴军节度使之印”、“宝笈三编”、 “赵孟印”等多方鉴藏印,原有文征明等跋,已佚。该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神仙起居法》用笔劲逸,转侧变化很多,飘逸中而又不失法度。帖中有的字纵势很长,如第五行的“行”字,第六行的“年”字等。笔画粗细变化也自然得体。此帖结体紧而险,奇而不流于恶俗,并巧于移变部位,展蹙生姿。绘画艺术之真谛,在于似与不似之间,观凝式书法结体,也似有同感,很多字初看不象此字,细审则似。如“背”、“即”、“数”、“岁”等皆是。尤其“岁”字,初看颇似“甫”字,实乃是把该字“山”字头边点变短,长戈勾内缩写成。这样既脱于俗书写法,又显得别致,耐人寻味。
此帖布局上更多是法古而开新,其行距、字距间空得很宽,章法疏朗。这在甲骨文、西周金文和汉隶中都能找到源头,而与唐代楷书行距宽字距窄的密匀排列迥异。从而给人以爽朗之感。中国画构图有“疏可跑马,密不通风”之谓,观杨字结体内紧处,可谓密不通风,而行距、字距间的疏朗,则真可跑马了。艺理相通,信乎如此。
后人评论此帖,天真烂漫,错落有致,不似旭、素之狂逸,也不象过庭那样拘谨。草书杂以行楷,和谐自然,别有趣味。独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