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真草千字文
智永(生卒年不详)名法极,传为王羲之第七代孙,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人称“永禅师”、“永师”、“永僧”,是陈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并且创立了“永”字八法理论。智永承“王氏”家传,妙得其体,书法上真、草、隶都很娴熟,草书尤为精湛,名重当时。《真草千字文》是智永的书法代表作,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唯一墨迹。
《真草千字文》相传是六朝梁武帝萧衍因酷爱王羲之的书法,命人将王羲之书法中各不相同的字拓书1000个,一字一纸,又命大臣周兴嗣编成四韵语,后由智永临写成本。《真草千家文》书写时间已无法考证,今天流传的有墨迹本和粉腊纸拓本两种。现代书家祝嘉在《书学论集》中,把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中草书和孙过庭的小草《书谱》称为“草法最为正确”的范本,初学草书者应先从这两家入门,堪谓允论。《真草千字文》中的草书用笔,笔笔都体现了提按顿挫,轻重疾徐、取势逆入,这些中锋行笔的法则,真所谓“作草若真”。孙过庭《书谱》中说: “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书用笔由于形态简洁而流动,自然要求多用转笔,将真书中的一些方折笔用圆转笔来代替,但一味使转而缺少顿挫起伏的节奏感,就会显得圆滑轻浮,也就没有了点画的“性情”。对于这一点,智永是心领神会的。他的《千字文》中的草书用笔,忽而如猛虎下山,重笔渲染,力透纸背; 忽而蜻蜓点水,轻笔游丝,灵气飞逸,有轻有重,有提有按,藏锋里夹以露锋,圆笔中间以方笔。如“没”字,于重笔顿按的同时,在使转处又稍有提笔; “算”字的提笔,随按即提,接着又翻笔逆势左下,交代清楚,令人叹为观止。“鼓瑟吹笙,叔阶纳陛……”字字笔走龙蛇,提按自如。无怪乎后人说《真草千字文》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气韵飞动,优入神品。《真草千字文》的用笔入规矩,还在于能削繁就简,笔省意存,牵丝映带,形神并连。草书要“动而畅”,就必须简化笔画,但这种简化却必须约定俗成,合乎规范。在《千字文》中,以“点”代捺。 以“一”代“心”, 以“”代“纟”,以“㇊”代“阝”等,都契合草书笔画的简化法则。此外如帖中的游丝连笔也极合规矩,不随意牵连变化,正如姜白石在《续书谱》中说的那样: “凡是点画所在,下笔都重实,不是点画所在,笔锋偶尔带过,下笔都轻。” 《千字文》尽管变化多端,却不曾违反这个法度,我们试看其中“行”、“念”、“丝”、“纳”、“鼓”等字,笔画省得恰到好处,有笔有意,有肉有骨,体现了草书“简而畅”的神韵特点。
《真草千字文》的结字和章法也有独到之功。“草书之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乘舟跃马,歌舞擗踊,一切变态,非苟然者。又一字之体,率有多变。有迟有应,如此超者,当如此应,各有义理。” (《续书谱》)假如我们要求草书用笔合乎规范,但在结体、章法上又缺少变化,那就会“形同算子”,成为死水一潭。《千字文》的妙处,就在于它不仅能在用笔上“作草若真”,合乎法度,而且在结字、章法上能分间布白,气脉连贯,有疏密、虚实、揖让、奇正、粗细的丰富变化。如“瑟”字下部的疏、上部的密;“行”字左边的虚,右边的实; “景”与“行”的形气相连;“吹”字的左右引带顾盼; “没”字的粗,“内”字的细;“达”字的奇,“弁”字的正,等等,真是跌宕起伏,千姿百态,整篇字就象高低不同的音符组成的乐章,令人感到一种音乐美。《千字文》的结字美,还表现在用笔和结字的有机联系上。用笔的流畅、合法度,自然顺势表现出完美的结构; 同时,用笔的合理变化也体现了结构上的合理变化。相反,结构的精密准确,又反过来表现了笔画的搭配严整和内在力感。在章法上,《千字文》不崇尚多字的一笔相连,着力反映的是独立的字与字之间的传上递下的笔势照应,以及字里行间的似奇反正,引上牵下的经营联系,再加上疏密粗细的穿插,长短俯仰的安排,这就使得整个章法气韵生动,神意相连,犹如龙飞凤舞一般。
《真草千字文》中的真书,用笔平正和美,外秀内劲。章法上疏放妍美,略带隶意,极得右军正书的神韵。全帖左草右真,“简而动”,“详而静”,对比分明,相映成趣,无愧是书中妙品。宋代苏东坡评此帖说:“骨气深隐,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奇趣。”(《东坡题跋》)苏轼是精熟诗文的大家,他将智永的书法比作陶渊明的诗歌,高度赞赏了《真草千字文》富有诗一样的骨肉和气息,韵律和节奏,可谓是识者之言。
《真草千字文》相传是六朝梁武帝萧衍因酷爱王羲之的书法,命人将王羲之书法中各不相同的字拓书1000个,一字一纸,又命大臣周兴嗣编成四韵语,后由智永临写成本。《真草千家文》书写时间已无法考证,今天流传的有墨迹本和粉腊纸拓本两种。现代书家祝嘉在《书学论集》中,把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中草书和孙过庭的小草《书谱》称为“草法最为正确”的范本,初学草书者应先从这两家入门,堪谓允论。《真草千字文》中的草书用笔,笔笔都体现了提按顿挫,轻重疾徐、取势逆入,这些中锋行笔的法则,真所谓“作草若真”。孙过庭《书谱》中说: “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书用笔由于形态简洁而流动,自然要求多用转笔,将真书中的一些方折笔用圆转笔来代替,但一味使转而缺少顿挫起伏的节奏感,就会显得圆滑轻浮,也就没有了点画的“性情”。对于这一点,智永是心领神会的。他的《千字文》中的草书用笔,忽而如猛虎下山,重笔渲染,力透纸背; 忽而蜻蜓点水,轻笔游丝,灵气飞逸,有轻有重,有提有按,藏锋里夹以露锋,圆笔中间以方笔。如“没”字,于重笔顿按的同时,在使转处又稍有提笔; “算”字的提笔,随按即提,接着又翻笔逆势左下,交代清楚,令人叹为观止。“鼓瑟吹笙,叔阶纳陛……”字字笔走龙蛇,提按自如。无怪乎后人说《真草千字文》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气韵飞动,优入神品。《真草千字文》的用笔入规矩,还在于能削繁就简,笔省意存,牵丝映带,形神并连。草书要“动而畅”,就必须简化笔画,但这种简化却必须约定俗成,合乎规范。在《千字文》中,以“点”代捺。 以“一”代“心”, 以“”代“纟”,以“㇊”代“阝”等,都契合草书笔画的简化法则。此外如帖中的游丝连笔也极合规矩,不随意牵连变化,正如姜白石在《续书谱》中说的那样: “凡是点画所在,下笔都重实,不是点画所在,笔锋偶尔带过,下笔都轻。” 《千字文》尽管变化多端,却不曾违反这个法度,我们试看其中“行”、“念”、“丝”、“纳”、“鼓”等字,笔画省得恰到好处,有笔有意,有肉有骨,体现了草书“简而畅”的神韵特点。
《真草千字文》的结字和章法也有独到之功。“草书之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乘舟跃马,歌舞擗踊,一切变态,非苟然者。又一字之体,率有多变。有迟有应,如此超者,当如此应,各有义理。” (《续书谱》)假如我们要求草书用笔合乎规范,但在结体、章法上又缺少变化,那就会“形同算子”,成为死水一潭。《千字文》的妙处,就在于它不仅能在用笔上“作草若真”,合乎法度,而且在结字、章法上能分间布白,气脉连贯,有疏密、虚实、揖让、奇正、粗细的丰富变化。如“瑟”字下部的疏、上部的密;“行”字左边的虚,右边的实; “景”与“行”的形气相连;“吹”字的左右引带顾盼; “没”字的粗,“内”字的细;“达”字的奇,“弁”字的正,等等,真是跌宕起伏,千姿百态,整篇字就象高低不同的音符组成的乐章,令人感到一种音乐美。《千字文》的结字美,还表现在用笔和结字的有机联系上。用笔的流畅、合法度,自然顺势表现出完美的结构; 同时,用笔的合理变化也体现了结构上的合理变化。相反,结构的精密准确,又反过来表现了笔画的搭配严整和内在力感。在章法上,《千字文》不崇尚多字的一笔相连,着力反映的是独立的字与字之间的传上递下的笔势照应,以及字里行间的似奇反正,引上牵下的经营联系,再加上疏密粗细的穿插,长短俯仰的安排,这就使得整个章法气韵生动,神意相连,犹如龙飞凤舞一般。
《真草千字文》中的真书,用笔平正和美,外秀内劲。章法上疏放妍美,略带隶意,极得右军正书的神韵。全帖左草右真,“简而动”,“详而静”,对比分明,相映成趣,无愧是书中妙品。宋代苏东坡评此帖说:“骨气深隐,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奇趣。”(《东坡题跋》)苏轼是精熟诗文的大家,他将智永的书法比作陶渊明的诗歌,高度赞赏了《真草千字文》富有诗一样的骨肉和气息,韵律和节奏,可谓是识者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