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封宗邑瓦当铭
《秦封宗邑瓦当》1948年出土于陕西省户县。此瓦当系陶制,作长方体形平板状,长24厘米,宽6.5厘米,中间厚而首尾薄,厚薄差在0.5—1厘米之间。瓦面光滑,反面的铭文乃焙烧前在瓦坯上直接刻成。正反两面刻字,字内填朱。全铭正反两面共九行,计121字。全瓦呈青灰色。为秦国策封宗邑的正式文件,策封时指派官吏专送宗邑所在,举行相应的礼仪后,埋于封疆地下,以作土地凭证。此瓦出土后,曾由段绍嘉珍藏,现存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尽管从《秦封宗邑瓦当》的铭文中可明显地看到同时期金文的影响,例如结构之间的错落、揖让 ( 如“御”、“羁”等字),个别部首还残存着大篆的写法(如“童”等字),但就总体而言,绝大多数结构和部首却已经是标准的秦代小篆了。尽管瓦书或欹或正,或大或小,但趋于规整、方正的势头却一望而知,向上或向下的线条,开始引长,呈纵势走向。如果说《石鼓文》作为秦篆文字已经有了小篆的雏形,那么这块瓦书则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早期小篆的标本,就连款式、刻法也酷似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的《秦诏版》。由此可见小篆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前,即已有了相当的面貌,也更印证了史籍上的记载,小篆只是罢黜六国文字与秦文字不合者后以秦文字系统为基础整理而成的。
据瓦书内容中记载的年月可知,此《秦封宗邑瓦当》成于秦惠王四年,即公元前334年,早于秦统一中国(前221)一个世纪有余。联想到秦武王二年,即公元前309年《四川青川木牍》上的古隶(早于秦统一中国88年),可以推想战国的中后期,大篆系统的文字已经出现简化而趋于解体,同时向小篆和隶书演化。这块瓦当可视为明证。
处于文字演化过程中的书迹,常常具有一种兼及两种书体文字的美。《秦封宗邑瓦当》铭文即兼具大、小篆两种书体的美,行款流贯而错落,线条刚劲而摇曳,结体率意而多姿,是这一时期难得的佳作,在书法史上有其特殊的意义。
尽管从《秦封宗邑瓦当》的铭文中可明显地看到同时期金文的影响,例如结构之间的错落、揖让 ( 如“御”、“羁”等字),个别部首还残存着大篆的写法(如“童”等字),但就总体而言,绝大多数结构和部首却已经是标准的秦代小篆了。尽管瓦书或欹或正,或大或小,但趋于规整、方正的势头却一望而知,向上或向下的线条,开始引长,呈纵势走向。如果说《石鼓文》作为秦篆文字已经有了小篆的雏形,那么这块瓦书则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早期小篆的标本,就连款式、刻法也酷似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的《秦诏版》。由此可见小篆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前,即已有了相当的面貌,也更印证了史籍上的记载,小篆只是罢黜六国文字与秦文字不合者后以秦文字系统为基础整理而成的。
据瓦书内容中记载的年月可知,此《秦封宗邑瓦当》成于秦惠王四年,即公元前334年,早于秦统一中国(前221)一个世纪有余。联想到秦武王二年,即公元前309年《四川青川木牍》上的古隶(早于秦统一中国88年),可以推想战国的中后期,大篆系统的文字已经出现简化而趋于解体,同时向小篆和隶书演化。这块瓦当可视为明证。
处于文字演化过程中的书迹,常常具有一种兼及两种书体文字的美。《秦封宗邑瓦当》铭文即兼具大、小篆两种书体的美,行款流贯而错落,线条刚劲而摇曳,结体率意而多姿,是这一时期难得的佳作,在书法史上有其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