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驚與失魂
對於小孩來說,最常見也是最讓他們害怕的事故之一是:由於跌倒、或是由於陌生的人、事、動物介入他的生活或突然地出現在途中而受到的“驚嚇”。
“驚嚇”的結果是:小孩不想吃東西,無緣無故地啼哭,煩躁不安,突然無故地叫喊,睡不好覺,直至上吐下瀉,脈搏減弱加快,最終死去。有人認為,有些地方,像橋、流水、井等,是藏有鬼怪的,因為那裏能聽到尖叫聲或呻吟聲;所以,這些地方自然地就被美洲土著人、中國人以及澳門人看成是一些可怕的去處了。他們以為這些地方會引起“驚風”或“失魂”。
對這種病的治療便是:“召喚”或重新找回“跌落”、“丢失”的“靈魂”,或是解放被
“囚禁”的“靈魂”。
在澳門,“召魂”儀式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拿一件病人的衣服,一邊晃蕩著,一邊叫喊著他的名字,召喚他;二是“蕩豬仔”——一種治療“小兒受驚”的熏療法。
對生活在澳門的葡萄牙人來說——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小孩,治療“受驚”最常用的方法是服用“強心石”粉,或是卡斯帕爾·安東尼奧粉——用一根勺刮些粉末然後用少量水冲服。另外,還有幾種常用的用烘乾的草藥加豬心調配而成的“服用藥劑”。除了後面提到的廣為人知的“蕩豬仔”香熏療法以外,按順勢療法服用這些藥劑,都可以避免心臟病的發作和“驚嚇”引起的各種不適。
七十年代,澳門的老太太們相信小兒受驚可能在將來引發心臟病,因此,她們就讓小孩“吃”強心石粉;或當幼兒又哭又鬧,沒有食慾,但又不發燒或是輕燒而不知因何而起時,老太太們就讓小孩的“阿媽”們或比較親近的女親戚“蕩豬仔”;她們相信小孩的這種病是由於受到動物或人或是別的東西的驚嚇而引起的,這祇要拿明礬放火上燒烤就可發現是誰。
在澳門,“蕩豬仔”被看作是一種中國式的療法。也有人叫它為“燙豬仔”,此療法伴有各種各樣的經文和歌謠。“蕩豬仔”是用香熏被認為“受驚”的小孩,而在葡萄牙這種香熏療法過去、現在都是“巫術”驅妖時常用的方法。
“蕩豬仔”的形式:把雄蕊薰香籽(薰香籽使人想起沙粒)和薰衣草籽(曬乾的薰衣草花)混在一起,放在燃燒的煤上,邊蕩邊唱著下列歌謠:
在火邊的地面上拍一下,在小孩的胸口上拍二三下,揪二下鼻子,拉二下耳朵,將手從火上過一下,然後再以小孩的臉過一下,整個過程結束。
澳門另一種形成的“蕩豬仔”是這樣:將明礬、薰香和柚子皮(剪成四瓣的乾皮)或大蕉皮(香蕉皮)放在一起焚燒,邊蕩口中邊唱道:
這一療法必須連續做三天,三天完了之後,當明礬變成了使小孩受驚並使他當時感到身體不適的生物或物體時,就把它弄成碎片,磨細了;然後用這粉按十字形擦小孩的胸,多餘的就扔了。澳門的老太太們以為如果小孩真是“受驚”了,那麼明礬就會粘到火炭上去,否則就不會。如果是受到了某個人的驚嚇,那麼明礬祇是簡單地粘到火炭上,不會形成甚麼特別的形狀;如果驚嚇是由某一動物或東西引起的,那麼,由於燒烤的作用,這一肇事者的形象就會出現在明礬上。
澳門的中國居民同樣也相信,拿一件事先用燃燒的祭紙(金銀紙)和神香熏過的長衫,把一截柴頭包好放在小孩(或成年人)的枕頭底下,對治療“受驚”也具有顯著的療效。在熏受驚者的長衫時,要唱這樣的歌謠:
還願用的祭紙必然在病人受驚的地方被焚化,特別是在因跌倒或撞倒而受驚的情况下更須如此,所以這一儀式可能就在大馬路上舉行。歌謠唱完了之後,就用剛剛熏過的長衫或任何一件衣服把柴頭包好,交給孩子母親(當受驚者是小孩時),她必須把柴頭放在小孩就寢的床的枕頭底下。注意一點:熏衣服的人決不能是受驚小孩的母親。
當熏衣服的人把衣服交給小孩的母親或父親時,要說: “乖乖睡,不用驚,一覺睡到天明。”
值得注意的是,在歌謠中提到了摩爾人(以前澳門警察的門衛)和“黑鬼” ,是因為早些時候,這兩種人對許多中國人和生活在澳門的葡萄牙人來說,是非常可怕的;他們的這種恐懼的心理,一直保存了下來。
不過,不管歌謠怎樣地變,這都祇是一種純中國式的“召魂”儀式——儘管香熏療法具有鮮明的葡萄牙民間特徵。
另外,通過下面這段葡語譯文,我們亦可以了解到這種形式的治療“受驚”的方法:
“我們燎豬仔”是為了給他驅驚。他在路上或是人行橫道上因多種原因受驚:高聲低吟;各種自然現象;飛沙走石;鑼鼓;鞭炮;蛇;老鼠或貓;蜘蛛、蟑螂;各種看得見或看不見的的東西;突然出現或飛行而至的“四眼”(孕婦、戴眼鏡男人或女人、四眼昆蟲);遠地或遠處“四眼”;老人或青年;大人或小孩;等等。我們這樣做是為了使他有好胃口,能吃能喝,白天想著吃飯,晚上想著睡覺。
“我們把柚子、明礬和香蕉皮放在這裏是用來給小孩鎮驚的。在燎完之後,‘豬仔’將永遠身體健康,並快快長大,給父母帶來好運。”
“我們燎她的會陰,使她成為祖母;我們燎他的肛門,使他成為祖父。”
在這種療法中有一個與前幾種不同之處:提到了“四眼”或“雙眼”這一概念,它同葡萄牙的“毒眼”之說非常相近;而“毒眼”在澳門卻又有多種解釋。
不過,我們如果注意一下葡萄牙宗教法庭的辨案過程,又會發現這樣一個使人想起澳門人溶解明礬的做法的有趣現象:他們用熔化鉛的方法來給中邪者驅邪,在溶解過程中發出的爆裂聲,說是折磨著小孩或中邪者的魔鬼在掙扎,這一事實確實讓我們尋思澳門類似做法的謎一般的要源。
熏或蕩豬仔需要一個盛有火炭的中國式陶製火爐。
不過,當要熏房屋時,澳門的太太們一般都有一個銅製的、帶有精緻的、鑽有小孔的蓋子的熔爐或香爐,“香料”就放在爐裏的火炭上面。這樣,香煙裊裊升起,使房屋、衣服等都沐浴在香氣之中。
古時候,“熏香”就是燃燒些香的東西,象薰香、香錠、薰衣草籽,桉樹葉和桉樹果等,然
後它們就向四周散發香氣。以前,為了防止霉氣和“受驚”、失魂、中邪這類怪病,澳門的葡萄
牙人家庭無不焚燒安息香、薰香或薰衣草的。
然而,用香熏療法治療某些特別是象劇烈頭痛這樣的病症的民間傳統,在西方則是由人民大眾保留下來的古代醫學上的一種治療方法。古羅馬的波利尼奧就曾建議人們使用香熏療法,他說:“芳草的香煙能夠減輕頭痛。”
在中世纪和很久之後的文藝復興時期,“香煙”和香熏都被用來預防瘟疫。在今天,香熏不僅在澳門,而且在世界的各個地方都被認為是驅趕飛蛾以及別的昆蟲的有效方法,這是古時候的清凈儀式遺留下來的鮮明的痕迹。在受驚的情況下,當孩子還是懷抱中的嬰兒時,在澳門習慣上是把一個墊枕放上嬰兒的胸口上,使他“小心跳”,這樣,將來就不會得甚麼心臟病了。
最後,在中國居民中還有一種常見的做法:當小孩跌倒時,大人就在小孩跌倒的地方拍打地面以懲戒那個可能進入小孩體內驚嚇了的鬼怪。在澳門的葡萄牙人和在歐洲的葡萄牙人也習慣於這樣做,但目的不一樣:他們這樣祇是為了讓小孩平靜下來,告訴他那個使他受苦的“地方”已經受到了狠狠的懲治。顯然,這兩種做法同出一源。順便說一句,這後一種做法在葡萄牙非常盛行。
在澳門,不管是給小孩“蕩豬仔”用的還是防邪氣、霉氣、飛蛾、蒼蠅以及別的昆蟲用的香熏藥物是多種多樣的。
下面列舉幾種治療小孩“受驚”或其它不適的幾個帶有巫術性質的最有特點的藥方。
在澳門,經常可以看到人們象晾曬橘子皮或柚子皮似地把香蕉皮割成四瓣晾曬在竹篩上或是懸掛在門上。它們是用來替代柚子皮,在給小孩“驅驚”“蕩豬仔”時同明礬放在一起焚燒用的。
把“綠橄欖油”(花生油)和按樹葉放在一個陶罐或一個專用香爐裏攪拌均匀,然後把陶罐或香爐入在火炭上,讓香氣裊裊地升騰而出。
不用綠橄欖油和桉樹葉,而祇用熏衣草。這薰衣草可在葡萄牙藥店裏購得。
薰衣草是一種Lavanduls spica L植物,原產於波斯和南部歐洲。在葡萄牙,從南到北人們都把它點燃在一個焚香爐裏,用來祈神賜福和施展巫術,抵抗種種邪惡的動機。
在葡萄牙的許多村莊,人們還習慣於往火爐裏放些馬纓丹枝,拉著小孩的手腳在上面蕩來蕩去地施行香熏療法。這同澳門的做法幾乎沒有一絲的差別。
Polo-pe一詞有時還能在澳門老太太們老式菜單或藥簿上見到,確切的含義不明。我們聽到澳門老太太們叫柚子為Polo pe M Polo pein,也許就是柚子皮(Po Iôk pei)的變音吧。Polo pe茶也同柚子皮茶一樣是用來鎮驚用的。這使我們相信Polo pe事實上就是柚子皮。
水蟑螂是澳門中國藥舖裏賣的一種黑色的小藥丸,一般情况下都裹在一些細小的竹條裏面,與蟑螂的糞粒非常相似。
據知情的中國人說,在中國北方,蟑螂習慣於藏身在直徑三至五厘米的小洞穴裏,這洞穴由
混合牛糞做成,蟑螂在這洞裏面迅速繁殖,並把糞粒排到洞外。這些糞粒有藥用價值。
不管在中國大陸還是在澳門,這種藥都被認為是醫治“受驚”的良藥。
中國的蟑螂屬Xylotrupes dichotomus L.類。
有些澳門人認為,一種治療“驚風”用的清洗藥劑“七葉茶”對“受驚”也有療效。不過,在澳門的葡萄牙太太們好像把“七葉茶”和“七星茶”弄混了。“七星茶”是專門用來治療小孩腸胃病的。
除了前面提到的強心石粉之外,在澳門也曾有些葡萄牙人用珍珠粉(把珍珠放在鉢裏研成粉)的;並且受中國人的影響,往珍珠粉裏加入一小撮印泥粉(朱砂),然後用水攪拌均勻。這種粉同豬心一起煮著吃(按順勢療法),被認為對防治驚嚇和以後的心臟病也都有顯著的療效。
通過對流傳澳門民間的幾種關於“受驚”的治療方法的分析,似乎可以得出以下幾點有趣的結論:
——對超自然的影響的種種信仰,有些可能是來源於葡萄牙,而有些則是東方思想體系的固有物。
——澳門中國居民施行的香熏療法(熏蒸療法)可能受到了葡萄牙的影響。
——澳門的香熏療法同葡萄牙農村的做法很相似。在葡萄牙,人們把小孩手腳拉開,在一個焚有香草的小火爐“蕩十字”,以防治“毒眼”“驚月”以及別的被認為是源自超自然的多種身體不適。
——最後,還有待人們給“蕩豬仔”這一形式找到一個適當方法詮釋。因為,在澳門,它是作為一種啟首式,引發伴隨著熏儀式而誦唱的各種經文或歌謠的;而“豬”這個字,同廣州話中的“鑄”、“逐”、“侏”、“珠”、“住”、“朱”、“燭”、“子”、“築”、“株”等字都近似同音。再從另一面來看,豬又是富足興旺的象徵。說“蕩豬仔”,難道是為取它的象徵義?或者僅僅是聽錯了,訛傳?
澳門,一個不同民族的會聚地,一個不同傳統的繼承者,在以往四百年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一個新的群體澳門人(歐亞葡籍人),憑著他們的這種特殊身份,澳門確實不愧為一個不同文化融匯共存的光輝典範。
(輯自安娜·瑪麗亞·阿馬羅《受驚與失魂》,《文化雜誌》,一九九二年。)
“驚嚇”的結果是:小孩不想吃東西,無緣無故地啼哭,煩躁不安,突然無故地叫喊,睡不好覺,直至上吐下瀉,脈搏減弱加快,最終死去。有人認為,有些地方,像橋、流水、井等,是藏有鬼怪的,因為那裏能聽到尖叫聲或呻吟聲;所以,這些地方自然地就被美洲土著人、中國人以及澳門人看成是一些可怕的去處了。他們以為這些地方會引起“驚風”或“失魂”。
對這種病的治療便是:“召喚”或重新找回“跌落”、“丢失”的“靈魂”,或是解放被
“囚禁”的“靈魂”。
在澳門,“召魂”儀式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拿一件病人的衣服,一邊晃蕩著,一邊叫喊著他的名字,召喚他;二是“蕩豬仔”——一種治療“小兒受驚”的熏療法。
對生活在澳門的葡萄牙人來說——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小孩,治療“受驚”最常用的方法是服用“強心石”粉,或是卡斯帕爾·安東尼奧粉——用一根勺刮些粉末然後用少量水冲服。另外,還有幾種常用的用烘乾的草藥加豬心調配而成的“服用藥劑”。除了後面提到的廣為人知的“蕩豬仔”香熏療法以外,按順勢療法服用這些藥劑,都可以避免心臟病的發作和“驚嚇”引起的各種不適。
七十年代,澳門的老太太們相信小兒受驚可能在將來引發心臟病,因此,她們就讓小孩“吃”強心石粉;或當幼兒又哭又鬧,沒有食慾,但又不發燒或是輕燒而不知因何而起時,老太太們就讓小孩的“阿媽”們或比較親近的女親戚“蕩豬仔”;她們相信小孩的這種病是由於受到動物或人或是別的東西的驚嚇而引起的,這祇要拿明礬放火上燒烤就可發現是誰。
在澳門,“蕩豬仔”被看作是一種中國式的療法。也有人叫它為“燙豬仔”,此療法伴有各種各樣的經文和歌謠。“蕩豬仔”是用香熏被認為“受驚”的小孩,而在葡萄牙這種香熏療法過去、現在都是“巫術”驅妖時常用的方法。
“蕩豬仔”的形式:把雄蕊薰香籽(薰香籽使人想起沙粒)和薰衣草籽(曬乾的薰衣草花)混在一起,放在燃燒的煤上,邊蕩邊唱著下列歌謠:
蕩豬仔
蕩豬仔
蕩豬
蕩羊
蕩大肚娘
豬驚
狗驚
(接著一連串動物的名字)
小孩不驚!
在火邊的地面上拍一下,在小孩的胸口上拍二三下,揪二下鼻子,拉二下耳朵,將手從火上過一下,然後再以小孩的臉過一下,整個過程結束。
澳門另一種形成的“蕩豬仔”是這樣:將明礬、薰香和柚子皮(剪成四瓣的乾皮)或大蕉皮(香蕉皮)放在一起焚燒,邊蕩口中邊唱道:
蕩豬仔
蕩狗仔
蕩牛仔
聽阿媽使
豬驚
狗驚
牛驚
人仔不驚
阿媽叫他返來。
這一療法必須連續做三天,三天完了之後,當明礬變成了使小孩受驚並使他當時感到身體不適的生物或物體時,就把它弄成碎片,磨細了;然後用這粉按十字形擦小孩的胸,多餘的就扔了。澳門的老太太們以為如果小孩真是“受驚”了,那麼明礬就會粘到火炭上去,否則就不會。如果是受到了某個人的驚嚇,那麼明礬祇是簡單地粘到火炭上,不會形成甚麼特別的形狀;如果驚嚇是由某一動物或東西引起的,那麼,由於燒烤的作用,這一肇事者的形象就會出現在明礬上。
澳門的中國居民同樣也相信,拿一件事先用燃燒的祭紙(金銀紙)和神香熏過的長衫,把一截柴頭包好放在小孩(或成年人)的枕頭底下,對治療“受驚”也具有顯著的療效。在熏受驚者的長衫時,要唱這樣的歌謠:
(喚得病的小孩或成年人的名字)
快點返來
不用驚
豬不驚
牛不驚
狗不驚
貓不驚
摩囉差(摩爾人)不驚
黑鬼不驚
乖乖地
聽阿爸阿媽話
十二個稱心
攞返(拿回)!
還願用的祭紙必然在病人受驚的地方被焚化,特別是在因跌倒或撞倒而受驚的情况下更須如此,所以這一儀式可能就在大馬路上舉行。歌謠唱完了之後,就用剛剛熏過的長衫或任何一件衣服把柴頭包好,交給孩子母親(當受驚者是小孩時),她必須把柴頭放在小孩就寢的床的枕頭底下。注意一點:熏衣服的人決不能是受驚小孩的母親。
當熏衣服的人把衣服交給小孩的母親或父親時,要說: “乖乖睡,不用驚,一覺睡到天明。”
值得注意的是,在歌謠中提到了摩爾人(以前澳門警察的門衛)和“黑鬼” ,是因為早些時候,這兩種人對許多中國人和生活在澳門的葡萄牙人來說,是非常可怕的;他們的這種恐懼的心理,一直保存了下來。
不過,不管歌謠怎樣地變,這都祇是一種純中國式的“召魂”儀式——儘管香熏療法具有鮮明的葡萄牙民間特徵。
另外,通過下面這段葡語譯文,我們亦可以了解到這種形式的治療“受驚”的方法:
“我們燎豬仔”是為了給他驅驚。他在路上或是人行橫道上因多種原因受驚:高聲低吟;各種自然現象;飛沙走石;鑼鼓;鞭炮;蛇;老鼠或貓;蜘蛛、蟑螂;各種看得見或看不見的的東西;突然出現或飛行而至的“四眼”(孕婦、戴眼鏡男人或女人、四眼昆蟲);遠地或遠處“四眼”;老人或青年;大人或小孩;等等。我們這樣做是為了使他有好胃口,能吃能喝,白天想著吃飯,晚上想著睡覺。
“我們把柚子、明礬和香蕉皮放在這裏是用來給小孩鎮驚的。在燎完之後,‘豬仔’將永遠身體健康,並快快長大,給父母帶來好運。”
“我們燎她的會陰,使她成為祖母;我們燎他的肛門,使他成為祖父。”
在這種療法中有一個與前幾種不同之處:提到了“四眼”或“雙眼”這一概念,它同葡萄牙的“毒眼”之說非常相近;而“毒眼”在澳門卻又有多種解釋。
不過,我們如果注意一下葡萄牙宗教法庭的辨案過程,又會發現這樣一個使人想起澳門人溶解明礬的做法的有趣現象:他們用熔化鉛的方法來給中邪者驅邪,在溶解過程中發出的爆裂聲,說是折磨著小孩或中邪者的魔鬼在掙扎,這一事實確實讓我們尋思澳門類似做法的謎一般的要源。
熏或蕩豬仔需要一個盛有火炭的中國式陶製火爐。
不過,當要熏房屋時,澳門的太太們一般都有一個銅製的、帶有精緻的、鑽有小孔的蓋子的熔爐或香爐,“香料”就放在爐裏的火炭上面。這樣,香煙裊裊升起,使房屋、衣服等都沐浴在香氣之中。
古時候,“熏香”就是燃燒些香的東西,象薰香、香錠、薰衣草籽,桉樹葉和桉樹果等,然
後它們就向四周散發香氣。以前,為了防止霉氣和“受驚”、失魂、中邪這類怪病,澳門的葡萄
牙人家庭無不焚燒安息香、薰香或薰衣草的。
然而,用香熏療法治療某些特別是象劇烈頭痛這樣的病症的民間傳統,在西方則是由人民大眾保留下來的古代醫學上的一種治療方法。古羅馬的波利尼奧就曾建議人們使用香熏療法,他說:“芳草的香煙能夠減輕頭痛。”
在中世纪和很久之後的文藝復興時期,“香煙”和香熏都被用來預防瘟疫。在今天,香熏不僅在澳門,而且在世界的各個地方都被認為是驅趕飛蛾以及別的昆蟲的有效方法,這是古時候的清凈儀式遺留下來的鮮明的痕迹。在受驚的情況下,當孩子還是懷抱中的嬰兒時,在澳門習慣上是把一個墊枕放上嬰兒的胸口上,使他“小心跳”,這樣,將來就不會得甚麼心臟病了。
最後,在中國居民中還有一種常見的做法:當小孩跌倒時,大人就在小孩跌倒的地方拍打地面以懲戒那個可能進入小孩體內驚嚇了的鬼怪。在澳門的葡萄牙人和在歐洲的葡萄牙人也習慣於這樣做,但目的不一樣:他們這樣祇是為了讓小孩平靜下來,告訴他那個使他受苦的“地方”已經受到了狠狠的懲治。顯然,這兩種做法同出一源。順便說一句,這後一種做法在葡萄牙非常盛行。
在澳門,不管是給小孩“蕩豬仔”用的還是防邪氣、霉氣、飛蛾、蒼蠅以及別的昆蟲用的香熏藥物是多種多樣的。
下面列舉幾種治療小孩“受驚”或其它不適的幾個帶有巫術性質的最有特點的藥方。
鎮驚熏藥(口傳藥方)
在澳門,經常可以看到人們象晾曬橘子皮或柚子皮似地把香蕉皮割成四瓣晾曬在竹篩上或是懸掛在門上。它們是用來替代柚子皮,在給小孩“驅驚”“蕩豬仔”時同明礬放在一起焚燒用的。
小孩香熏或熱敷藥(口傳藥方)
把“綠橄欖油”(花生油)和按樹葉放在一個陶罐或一個專用香爐裏攪拌均匀,然後把陶罐或香爐入在火炭上,讓香氣裊裊地升騰而出。
薰衣草香熏法(口傳藥方)
不用綠橄欖油和桉樹葉,而祇用熏衣草。這薰衣草可在葡萄牙藥店裏購得。
薰衣草是一種Lavanduls spica L植物,原產於波斯和南部歐洲。在葡萄牙,從南到北人們都把它點燃在一個焚香爐裏,用來祈神賜福和施展巫術,抵抗種種邪惡的動機。
在葡萄牙的許多村莊,人們還習慣於往火爐裏放些馬纓丹枝,拉著小孩的手腳在上面蕩來蕩去地施行香熏療法。這同澳門的做法幾乎沒有一絲的差別。
Polope(口傳藥方)
Polo-pe一詞有時還能在澳門老太太們老式菜單或藥簿上見到,確切的含義不明。我們聽到澳門老太太們叫柚子為Polo pe M Polo pein,也許就是柚子皮(Po Iôk pei)的變音吧。Polo pe茶也同柚子皮茶一樣是用來鎮驚用的。這使我們相信Polo pe事實上就是柚子皮。
水蟑螂
水蟑螂是澳門中國藥舖裏賣的一種黑色的小藥丸,一般情况下都裹在一些細小的竹條裏面,與蟑螂的糞粒非常相似。
據知情的中國人說,在中國北方,蟑螂習慣於藏身在直徑三至五厘米的小洞穴裏,這洞穴由
混合牛糞做成,蟑螂在這洞裏面迅速繁殖,並把糞粒排到洞外。這些糞粒有藥用價值。
不管在中國大陸還是在澳門,這種藥都被認為是醫治“受驚”的良藥。
中國的蟑螂屬Xylotrupes dichotomus L.類。
有些澳門人認為,一種治療“驚風”用的清洗藥劑“七葉茶”對“受驚”也有療效。不過,在澳門的葡萄牙太太們好像把“七葉茶”和“七星茶”弄混了。“七星茶”是專門用來治療小孩腸胃病的。
除了前面提到的強心石粉之外,在澳門也曾有些葡萄牙人用珍珠粉(把珍珠放在鉢裏研成粉)的;並且受中國人的影響,往珍珠粉裏加入一小撮印泥粉(朱砂),然後用水攪拌均勻。這種粉同豬心一起煮著吃(按順勢療法),被認為對防治驚嚇和以後的心臟病也都有顯著的療效。
結 論
通過對流傳澳門民間的幾種關於“受驚”的治療方法的分析,似乎可以得出以下幾點有趣的結論:
——對超自然的影響的種種信仰,有些可能是來源於葡萄牙,而有些則是東方思想體系的固有物。
——澳門中國居民施行的香熏療法(熏蒸療法)可能受到了葡萄牙的影響。
——澳門的香熏療法同葡萄牙農村的做法很相似。在葡萄牙,人們把小孩手腳拉開,在一個焚有香草的小火爐“蕩十字”,以防治“毒眼”“驚月”以及別的被認為是源自超自然的多種身體不適。
——最後,還有待人們給“蕩豬仔”這一形式找到一個適當方法詮釋。因為,在澳門,它是作為一種啟首式,引發伴隨著熏儀式而誦唱的各種經文或歌謠的;而“豬”這個字,同廣州話中的“鑄”、“逐”、“侏”、“珠”、“住”、“朱”、“燭”、“子”、“築”、“株”等字都近似同音。再從另一面來看,豬又是富足興旺的象徵。說“蕩豬仔”,難道是為取它的象徵義?或者僅僅是聽錯了,訛傳?
澳門,一個不同民族的會聚地,一個不同傳統的繼承者,在以往四百年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一個新的群體澳門人(歐亞葡籍人),憑著他們的這種特殊身份,澳門確實不愧為一個不同文化融匯共存的光輝典範。
(輯自安娜·瑪麗亞·阿馬羅《受驚與失魂》,《文化雜誌》,一九九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