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澳门工业早期以神香、火柴、炮竹、渔业为主。前者式微后,现在主要以轻纺工业为主,属于重工业的发电、水泥等,全澳祇有三家。轻纺工业中又以製衣和毛纺业为主,其余还有玩具、电子、彩瓷、家具、手袋、製鞋、食品、饮料等。
炮竹和烟花都是庆祝节日和进行礼仪时不可缺少的用品,有了它可以增加不少热闹气氛。七十年代之前,炮竹业是拥有最多工人的行业,也是一个典型的外发加工行业;自从新工业兴起及受客观条件的影响,炮竹业才逐渐式微。当时数以万计的炮竹业工人,受僱于凼仔各间炮竹工场,大多数炮竹厂的工场设于离岛,办公室则设于澳门这边。本澳炮竹产品主要销往东非、印度、马来西亚、美国和其他华人聚居的地方,是本澳外贸经济主力之一。
炮竹和火柴两大行业,同是危险行业,因为在其製造过程中,偶一不慎,极容易造成巨祸,牵连甚广。本澳的炮竹和火柴业曾经发生多次爆炸惨剧,令闻者色变。炮竹业的工序很多,关于火药部份的有:配药、桩药、辘药、浆引、搓引、入药等;另一部份是炮竹外壳的:有捲纸筒、切炮、搓炮、上红皮、凿炮、摈炮、包装等。除了少部份工序是留在工厂内完成外,其余的工序都需要大量人手加工,所以这个行业的外发加工情况很具典型性。主要以切炮、搓炮、上红皮、凿炮等工序外发加工为多,其中部份工序可以由机器代劳,例如捲纸筒。
製成的炮竹烟花供人娱乐,增加节日气氛。它们发出的剎那光辉,叫人难以忘怀;但要造好一个炮仗或烟花,是要经过很多工序的配合才竟其事的。做炮竹的工序可分两方面来说:一是火药。昔日的炮竹厂佔地广袤,但建筑物不多,而且需要远离民居。炮竹厂的一角会有一间小石屋,周围摆放大水缸,缸内常注满清水,内裹祇设一个木架,摆放火药粉,这是火药房,是配药师傅工作的地方。配药师傅每天深夜才开工,因为昔日的居室没有空调之类的设备,火药房内的温度日间很高,还要不停在屋顶及墙身浇水降温。日间不适宜在内工作,主要是配製火药不能在高温的环境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据闻火药师傅配药时,无论甚么季节天气都不能穿着衣服工作,要赤身露体,祇用一条裆布遮蔽下体而已;因为火药房内积聚很多火药粉末,哪怕是一星的火花也会掀起巨祸。师傅的工作是把一定份量的火药按比例混和调好,再桩药及辘药。每一个工作动作不能急速,要保持慢动作,否则产生静电引起爆炸。火药师傅的工资最高,因为危险性最大。其工作到天亮时便下班,他们调配好的火药被拿到别的部门应用。
其中的一个部门是浆引,即是製造燃烧火药的引子。由工人将媒纸(白纱纸)搓成细绳状,再将糊状的湿火药涂在煤纸上面,拿到厂内的空地晒乾,然后按需要切成不同长短备用。另一工序是炮竹外壳的加工。厂方将先捲好的长纸筒用机械将其切成商品要求的尺寸,用竹箩盛着发给外间的家庭作坊加工,以重量计工资。这种纸筒(或称“炮壳”)出厂时,筒身鬆软,纸质粗糙,不能用来入火药,要经过搓炮(或称“搓壳”)加工处理后才合用。外发工把炮壳拿到家裏后,用一座辗炮壳的木架(行内称“颜炮架” ,颜是借音字,辗过的意思。该架是向炮竹厂借来的,分有大小两种,辗三寸或以上的大炮仗,要用大炮架,推动很费气力;三寸以内的中小型炮仗,用小号炮架,所有炮架都可以两人同时使用。其外形上半部份像一个大写H字,下面是一个四足小檯面,檯面中央有一块约八寸阔、两尺长、呈半月形向下弯的木坑,高放檯面正中;配合上架中悬的一个可以前后摇动、类似那种签文件后用来吸墨水的半月形文具,两者相吻合,中间留有少许空隙,空隙可以通过上悬木架调整高低),用钢针穿在纸筒中,顺着纸口收紧方向,放在“颜炮架”的坑面上,用上悬的半月形木刀压在炮壳上直推辗过前面,木刀辗过后,钢针连炮纸筒仍会留在木坑内,跟着拾起钢针把炮纸筒褪出,另套一个新的;对面那个伙伴也是用同样方法推过来。辗过的炮纸筒会变得硬了,原因是木架辗过时,令到纸壳不断向内捲缩,炮纸筒便可收紧变硬,相反的话,祇会越辗越鬆。辗过的炮壳还要整齐的排在竹箩之内,尽量避免凌乱。要辗完一箩炮纸筒,两人同做需要三个多小时,可得工资不足一元(五十年代的价钱,下同)。一般外发加工每次取货交货都是二至四箩,因为那时的妇女多数用挑担搁在肩上担抬,体力限制了她们的取货量;但有些用手推车的可以每次多取十箩八箩,节省时间。辗好的炮纸筒要交回炮竹厂登记,另取新货,炮竹厂的收发部会在外加工的登记簿上记下数量,同时在厂方的账簿记下。每月的初一、十五早上,外发户要把交货簿送到炮竹厂核数,然后在下午到炮竹厂领工资,其他外发的工序也是如此处理。
搓好的炮纸筒会再交到另一个部门加工,为炮纸筒贴上美丽的外衣,行内称为“上红皮”或“上皮”。炮竹厂会发给加工户辗过的炮壳若干箩,另发“红皮”(炮仗最外层印有美丽图案的那张薄纸,与炮仗的长度大小配合)若干叠。这个工序不难做,加工者用麪粉加上少许明矾,适量清水煮成糊状,便可工作了。工作可以在一块小木板上进行,把适量浆糊放在板的右边,用一枝小木条将浆糊来回拖拉平舖在板面一小角位置。用小块长方形布条蘸上清水涂在木板中央,跟着把红皮纸一小叠,有颜色部份向下,像展开钞票那样展开少许,放在湿水板位置,用小木条的尖端由上至下把红皮纸纸口拖开至一毫米左右;由于红皮纸的背面给水黏着,可以把红皮纸很整齐的拖成一道密密的梯形图案。跟着把浆糊涂匀在启开的纸口部份,上面用湿水小布条盖着,这样可以长时间不会令红皮纸上的浆糊乾涸。工作时把炮纸筒往右边的浆糊板一按,使之带有浆糊,然后对準红皮纸没有涂浆糊的一边印下去,每一个炮纸筒黏上一张红皮纸,交到左手用手掌把炮壳的红皮辗上一週,则那张红皮纸便很妥贴的黏在纸筒外层了。如果红皮纸的浆糊黏得不稳当,祇要涂上少许新的浆糊便行了。手艺好的,两个小时便可以完成一箩炮竹壳的上红皮工序,可得工资也是一元之内。工资又须视乎上红皮的尺寸大小而定,因为小炮仗工作起来较需要花时间,所以工钱相对较多。
上了红皮后的炮纸筒,也要交回大厂登记,之后进行另一道工序——切炮。
切炮(或称“切壳”)这道工序也要加工户设置一些简单的工具:一把家用的菜刀(重些的工作起来会利落一些,但容易令手部疲累)、一个围了边的四方木盘(约有两尺见方,靠近身体那边的不用围边)、边缘部份用来放置一件V字形脚的长直形扁铁(把V型铁的尖端嵌在板上,使之不摇动)、铁的左边置一小方木(高约一寸半,与V型铁相隔一寸平列,前后有小木条钉在木脚管着,使之祇能向左右移动,不能向前后移位。小木平面右端挖有一小坑,约有尾指指甲大小,用来架上纸筒的一端,木面要与V型铁平衡,否则纸筒切口会不整齐)。工作时右手执刀,左手执炮壳一端逐个放到小木的坑位置内,这是要预先调节好能把炮壳切为平均两段的位置,那时炮壳左段在木上,中间中部卡在V字铁上,右手用刀贴着直铁边将右段的炮壳切下来,左右两者长度相等的,便合规格,若有差异,祇需把小木向左右移动调节,并使之固定便行了。切好的炮壳不能乱放,所有切口方向要一致排列,当积存到一定数量时,把炮壳用细绳捆起来,每十二个炮仗排折一方向,中以切好之炮壳填实之,使之成六角形饼状,行内术语称为“埋饼”或“埋角”。这时候扎起的炮壳饼是小型的,拿回大厂后,厂方还要把三个小的合成一个大的炮饼,再经精细的捆扎,然后发出外间进行凿炮那道工序。大饼有一千零九个炮壳,小饼有八百个炮壳。
凿炮壳的工具很简单,祇用一个穿皮革用的小尖锥,一块尺余许的木方。此时凿的炮壳祇是把没有切口那一面,用尖锥将之封塞,用手上的木方打在锥子上,将炮壳边缘的纸向内塞入就行了。工序很简单易做,价钱祇有一两角钱;昔日甚多儿童放学后,都会做此兼职帮助家计。
炮壳凿好后交回大厂,由负责入火药的部门,在每个炮竹内灌入七分满的火药粉,然后在厂内进行加药引及最后封塞火药口的工序,这跟第一道凿炮工序一样,不过要万分留神小心。这部份的工序危险性颇大,所以不会外发加工,要留在厂内完成。工作间是厂内的大空地,每个工人祇用一张小木凳做工作檯,另外坐一张矮凳。工人间前后左右要相隔四五尺远距离,这是预防其中有一个炮竹失火时,工人们能第一时间推倒面前的小檯逃生。如果周围没有较大空间,势必引起连串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跟着的工序是“摈炮”(这是借音字,意思是把炮仗上的药引另用纱纸逐个串连在一起,好像给女孩子扎辫子一样),即用人手按订单上每串爆竹的头数(炮仗个数),将炮仗串在一起,分十头至千头不等。最后用半透明蜡纸包好,外加厂方的商标贴纸,便可运销各地。
一枝火柴的光芒虽然有限,但昔口本澳四大工业支柱的火柴业,在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期间,也曾发出耀眼的光辉,写下本澳工业历史辉煌的一页。
火柴厂的设备跟炮竹厂差不多,须要广阔的厂房空地。不同之处是火柴厂没有外发加工,所有工序均在厂内完成。厂内设有火药房,工作情况跟炮竹差不多。用机器切割成大小一致的火柴枝后,再用机械给火柴头黏上湿火药,跟着用人手拆柴(把火柴分类包装),以及把上了药的火柴拿到空地上晾晒(天气不好时则拿到烘药房用热力烘乾火柴头),最后以人手按火柴规格分装入盒。
盛火柴的小盒初期是用薄木片做的,后来转用厚纸,用人手贴商标,贴擦火纸。製造火柴比起造炮竹相对来说危险性较低,因为火柴失火没有炮竹那样大威力和迅猛,控制较易。但对火药房的安全和炮竹业一样,要求非常严谨。数十年前,本澳昌明火柴厂的火药房曾发生大爆炸,幸好那时的灾场临近河边,祸害对附近的民居影响不大。火药师傅给炸断了脚,火柴厂东主没有解僱他,祇让他转到别的部门,并承诺有火柴厂存在的一天,也会继续聘用他。
这是澳门最大的工业行业,从五十年代开始起步,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历史。八十年代开始打入欧美市场,至九十年代全澳已有製衣厂七百四十五家,佔全澳工厂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二·七二,産值佔全澳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四十八点九八,成为澳门一大支柱产业。
澳门毛织工业是仅次于製衣工业的第二大行业,是澳门纺织业的主体,产品包括毛衣、毛裤、手袜、外衣及其它毛质服装。澳门毛织工业于六十年代起步,以中小型为主,当时有一百多家家庭式小工场,俗称“山寨厂”,大型工厂不足二十家。后于八十年代初,政府规定设置有五台针织机以上的山寨厂,要迁入工业工厂内经营,不能在家居内设厂,政策打击了该业的发展。结果从那时起,很多山寨工场因资金不足,纷纷结业;或迁入内地,利用内地的廉价资源;把製成品运往内地加工后,再运回本澳交给大厂。该业现在年产值佔全澳工业总产值百分之二十左右。
澳门玩具製造工业从一九六○年起步。早期祇有小型玩具工场,生产非动力低价玩具;七十年代后期方有所突破,从业人员大增,进口了许多先进设备。产品除传统型外,还有新式的电动、遥控和组合玩具,销往欧美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一九八八年起产值首次超过毛织业而居澳门工业的第二位。
澳门彩瓷工业在全澳工业品出口中曾居第五位。最早的彩瓷厂于一九五○年投产,採用我国传统工艺,富有浓郁的民间色彩,深受外国人士喜爱。其工艺流派以广彩为主,还有潮彩、粉彩、贴花等。产品多销往法国、意大利和葡萄牙等。
这是澳门工业中的元老行业,已有三百年历史。(其发展情况详见“渔业风俗”一章中的“渔船修造”)
其余尚有製鞋、造纸、採石、水泥、食品、饮料等,恕不一一述说。
炮竹业
炮竹和烟花都是庆祝节日和进行礼仪时不可缺少的用品,有了它可以增加不少热闹气氛。七十年代之前,炮竹业是拥有最多工人的行业,也是一个典型的外发加工行业;自从新工业兴起及受客观条件的影响,炮竹业才逐渐式微。当时数以万计的炮竹业工人,受僱于凼仔各间炮竹工场,大多数炮竹厂的工场设于离岛,办公室则设于澳门这边。本澳炮竹产品主要销往东非、印度、马来西亚、美国和其他华人聚居的地方,是本澳外贸经济主力之一。
炮竹和火柴两大行业,同是危险行业,因为在其製造过程中,偶一不慎,极容易造成巨祸,牵连甚广。本澳的炮竹和火柴业曾经发生多次爆炸惨剧,令闻者色变。炮竹业的工序很多,关于火药部份的有:配药、桩药、辘药、浆引、搓引、入药等;另一部份是炮竹外壳的:有捲纸筒、切炮、搓炮、上红皮、凿炮、摈炮、包装等。除了少部份工序是留在工厂内完成外,其余的工序都需要大量人手加工,所以这个行业的外发加工情况很具典型性。主要以切炮、搓炮、上红皮、凿炮等工序外发加工为多,其中部份工序可以由机器代劳,例如捲纸筒。
製成的炮竹烟花供人娱乐,增加节日气氛。它们发出的剎那光辉,叫人难以忘怀;但要造好一个炮仗或烟花,是要经过很多工序的配合才竟其事的。做炮竹的工序可分两方面来说:一是火药。昔日的炮竹厂佔地广袤,但建筑物不多,而且需要远离民居。炮竹厂的一角会有一间小石屋,周围摆放大水缸,缸内常注满清水,内裹祇设一个木架,摆放火药粉,这是火药房,是配药师傅工作的地方。配药师傅每天深夜才开工,因为昔日的居室没有空调之类的设备,火药房内的温度日间很高,还要不停在屋顶及墙身浇水降温。日间不适宜在内工作,主要是配製火药不能在高温的环境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据闻火药师傅配药时,无论甚么季节天气都不能穿着衣服工作,要赤身露体,祇用一条裆布遮蔽下体而已;因为火药房内积聚很多火药粉末,哪怕是一星的火花也会掀起巨祸。师傅的工作是把一定份量的火药按比例混和调好,再桩药及辘药。每一个工作动作不能急速,要保持慢动作,否则产生静电引起爆炸。火药师傅的工资最高,因为危险性最大。其工作到天亮时便下班,他们调配好的火药被拿到别的部门应用。
其中的一个部门是浆引,即是製造燃烧火药的引子。由工人将媒纸(白纱纸)搓成细绳状,再将糊状的湿火药涂在煤纸上面,拿到厂内的空地晒乾,然后按需要切成不同长短备用。另一工序是炮竹外壳的加工。厂方将先捲好的长纸筒用机械将其切成商品要求的尺寸,用竹箩盛着发给外间的家庭作坊加工,以重量计工资。这种纸筒(或称“炮壳”)出厂时,筒身鬆软,纸质粗糙,不能用来入火药,要经过搓炮(或称“搓壳”)加工处理后才合用。外发工把炮壳拿到家裏后,用一座辗炮壳的木架(行内称“颜炮架” ,颜是借音字,辗过的意思。该架是向炮竹厂借来的,分有大小两种,辗三寸或以上的大炮仗,要用大炮架,推动很费气力;三寸以内的中小型炮仗,用小号炮架,所有炮架都可以两人同时使用。其外形上半部份像一个大写H字,下面是一个四足小檯面,檯面中央有一块约八寸阔、两尺长、呈半月形向下弯的木坑,高放檯面正中;配合上架中悬的一个可以前后摇动、类似那种签文件后用来吸墨水的半月形文具,两者相吻合,中间留有少许空隙,空隙可以通过上悬木架调整高低),用钢针穿在纸筒中,顺着纸口收紧方向,放在“颜炮架”的坑面上,用上悬的半月形木刀压在炮壳上直推辗过前面,木刀辗过后,钢针连炮纸筒仍会留在木坑内,跟着拾起钢针把炮纸筒褪出,另套一个新的;对面那个伙伴也是用同样方法推过来。辗过的炮纸筒会变得硬了,原因是木架辗过时,令到纸壳不断向内捲缩,炮纸筒便可收紧变硬,相反的话,祇会越辗越鬆。辗过的炮壳还要整齐的排在竹箩之内,尽量避免凌乱。要辗完一箩炮纸筒,两人同做需要三个多小时,可得工资不足一元(五十年代的价钱,下同)。一般外发加工每次取货交货都是二至四箩,因为那时的妇女多数用挑担搁在肩上担抬,体力限制了她们的取货量;但有些用手推车的可以每次多取十箩八箩,节省时间。辗好的炮纸筒要交回炮竹厂登记,另取新货,炮竹厂的收发部会在外加工的登记簿上记下数量,同时在厂方的账簿记下。每月的初一、十五早上,外发户要把交货簿送到炮竹厂核数,然后在下午到炮竹厂领工资,其他外发的工序也是如此处理。
搓好的炮纸筒会再交到另一个部门加工,为炮纸筒贴上美丽的外衣,行内称为“上红皮”或“上皮”。炮竹厂会发给加工户辗过的炮壳若干箩,另发“红皮”(炮仗最外层印有美丽图案的那张薄纸,与炮仗的长度大小配合)若干叠。这个工序不难做,加工者用麪粉加上少许明矾,适量清水煮成糊状,便可工作了。工作可以在一块小木板上进行,把适量浆糊放在板的右边,用一枝小木条将浆糊来回拖拉平舖在板面一小角位置。用小块长方形布条蘸上清水涂在木板中央,跟着把红皮纸一小叠,有颜色部份向下,像展开钞票那样展开少许,放在湿水板位置,用小木条的尖端由上至下把红皮纸纸口拖开至一毫米左右;由于红皮纸的背面给水黏着,可以把红皮纸很整齐的拖成一道密密的梯形图案。跟着把浆糊涂匀在启开的纸口部份,上面用湿水小布条盖着,这样可以长时间不会令红皮纸上的浆糊乾涸。工作时把炮纸筒往右边的浆糊板一按,使之带有浆糊,然后对準红皮纸没有涂浆糊的一边印下去,每一个炮纸筒黏上一张红皮纸,交到左手用手掌把炮壳的红皮辗上一週,则那张红皮纸便很妥贴的黏在纸筒外层了。如果红皮纸的浆糊黏得不稳当,祇要涂上少许新的浆糊便行了。手艺好的,两个小时便可以完成一箩炮竹壳的上红皮工序,可得工资也是一元之内。工资又须视乎上红皮的尺寸大小而定,因为小炮仗工作起来较需要花时间,所以工钱相对较多。
上了红皮后的炮纸筒,也要交回大厂登记,之后进行另一道工序——切炮。
切炮(或称“切壳”)这道工序也要加工户设置一些简单的工具:一把家用的菜刀(重些的工作起来会利落一些,但容易令手部疲累)、一个围了边的四方木盘(约有两尺见方,靠近身体那边的不用围边)、边缘部份用来放置一件V字形脚的长直形扁铁(把V型铁的尖端嵌在板上,使之不摇动)、铁的左边置一小方木(高约一寸半,与V型铁相隔一寸平列,前后有小木条钉在木脚管着,使之祇能向左右移动,不能向前后移位。小木平面右端挖有一小坑,约有尾指指甲大小,用来架上纸筒的一端,木面要与V型铁平衡,否则纸筒切口会不整齐)。工作时右手执刀,左手执炮壳一端逐个放到小木的坑位置内,这是要预先调节好能把炮壳切为平均两段的位置,那时炮壳左段在木上,中间中部卡在V字铁上,右手用刀贴着直铁边将右段的炮壳切下来,左右两者长度相等的,便合规格,若有差异,祇需把小木向左右移动调节,并使之固定便行了。切好的炮壳不能乱放,所有切口方向要一致排列,当积存到一定数量时,把炮壳用细绳捆起来,每十二个炮仗排折一方向,中以切好之炮壳填实之,使之成六角形饼状,行内术语称为“埋饼”或“埋角”。这时候扎起的炮壳饼是小型的,拿回大厂后,厂方还要把三个小的合成一个大的炮饼,再经精细的捆扎,然后发出外间进行凿炮那道工序。大饼有一千零九个炮壳,小饼有八百个炮壳。
凿炮壳的工具很简单,祇用一个穿皮革用的小尖锥,一块尺余许的木方。此时凿的炮壳祇是把没有切口那一面,用尖锥将之封塞,用手上的木方打在锥子上,将炮壳边缘的纸向内塞入就行了。工序很简单易做,价钱祇有一两角钱;昔日甚多儿童放学后,都会做此兼职帮助家计。
炮壳凿好后交回大厂,由负责入火药的部门,在每个炮竹内灌入七分满的火药粉,然后在厂内进行加药引及最后封塞火药口的工序,这跟第一道凿炮工序一样,不过要万分留神小心。这部份的工序危险性颇大,所以不会外发加工,要留在厂内完成。工作间是厂内的大空地,每个工人祇用一张小木凳做工作檯,另外坐一张矮凳。工人间前后左右要相隔四五尺远距离,这是预防其中有一个炮竹失火时,工人们能第一时间推倒面前的小檯逃生。如果周围没有较大空间,势必引起连串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跟着的工序是“摈炮”(这是借音字,意思是把炮仗上的药引另用纱纸逐个串连在一起,好像给女孩子扎辫子一样),即用人手按订单上每串爆竹的头数(炮仗个数),将炮仗串在一起,分十头至千头不等。最后用半透明蜡纸包好,外加厂方的商标贴纸,便可运销各地。
火柴业
一枝火柴的光芒虽然有限,但昔口本澳四大工业支柱的火柴业,在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期间,也曾发出耀眼的光辉,写下本澳工业历史辉煌的一页。
火柴厂的设备跟炮竹厂差不多,须要广阔的厂房空地。不同之处是火柴厂没有外发加工,所有工序均在厂内完成。厂内设有火药房,工作情况跟炮竹差不多。用机器切割成大小一致的火柴枝后,再用机械给火柴头黏上湿火药,跟着用人手拆柴(把火柴分类包装),以及把上了药的火柴拿到空地上晾晒(天气不好时则拿到烘药房用热力烘乾火柴头),最后以人手按火柴规格分装入盒。
盛火柴的小盒初期是用薄木片做的,后来转用厚纸,用人手贴商标,贴擦火纸。製造火柴比起造炮竹相对来说危险性较低,因为火柴失火没有炮竹那样大威力和迅猛,控制较易。但对火药房的安全和炮竹业一样,要求非常严谨。数十年前,本澳昌明火柴厂的火药房曾发生大爆炸,幸好那时的灾场临近河边,祸害对附近的民居影响不大。火药师傅给炸断了脚,火柴厂东主没有解僱他,祇让他转到别的部门,并承诺有火柴厂存在的一天,也会继续聘用他。
製衣业
这是澳门最大的工业行业,从五十年代开始起步,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历史。八十年代开始打入欧美市场,至九十年代全澳已有製衣厂七百四十五家,佔全澳工厂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二·七二,産值佔全澳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四十八点九八,成为澳门一大支柱产业。
毛织品针织业
澳门毛织工业是仅次于製衣工业的第二大行业,是澳门纺织业的主体,产品包括毛衣、毛裤、手袜、外衣及其它毛质服装。澳门毛织工业于六十年代起步,以中小型为主,当时有一百多家家庭式小工场,俗称“山寨厂”,大型工厂不足二十家。后于八十年代初,政府规定设置有五台针织机以上的山寨厂,要迁入工业工厂内经营,不能在家居内设厂,政策打击了该业的发展。结果从那时起,很多山寨工场因资金不足,纷纷结业;或迁入内地,利用内地的廉价资源;把製成品运往内地加工后,再运回本澳交给大厂。该业现在年产值佔全澳工业总产值百分之二十左右。
玩具业
澳门玩具製造工业从一九六○年起步。早期祇有小型玩具工场,生产非动力低价玩具;七十年代后期方有所突破,从业人员大增,进口了许多先进设备。产品除传统型外,还有新式的电动、遥控和组合玩具,销往欧美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一九八八年起产值首次超过毛织业而居澳门工业的第二位。
彩瓷工业
澳门彩瓷工业在全澳工业品出口中曾居第五位。最早的彩瓷厂于一九五○年投产,採用我国传统工艺,富有浓郁的民间色彩,深受外国人士喜爱。其工艺流派以广彩为主,还有潮彩、粉彩、贴花等。产品多销往法国、意大利和葡萄牙等。
造船工业
这是澳门工业中的元老行业,已有三百年历史。(其发展情况详见“渔业风俗”一章中的“渔船修造”)
其余尚有製鞋、造纸、採石、水泥、食品、饮料等,恕不一一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