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谱类别

2024-03-25 可可诗词网-澳门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汤类:米粉虾汤——这是在中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米粉和虾汤製成。
        海鲜类:鹹虾酱,主教蟹,番木瓜蟹和酿蟹盖。这是四种海鲜食品。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鹹虾酱。它有两种书写形式:balichao或balachao。这是用磨碎的小虾加盐製成的一种酱汁,然后在阳光下晒乾。在大口瓶中可保存很长时间,常常做调料使用。看来这是一种马来亚的调味法,但在澳门,每家在製作细节上都有所不同。许久以前,华人就学会了这种调料的做法并开始销售。但澳门年迈妇女特製的鹹虾酱之质量最为上乘。澳门妇女讲,用桂叶製作的最香气扑鼻,所以称这种调料为“鹹虾叶”。
        禽类:鸭红(鸭血)、油鷄和黄姜粉鷄为澳门妇女最拿手的三道菜。第一道菜把伊比利亚半岛製作禽血菜的技术用到了中餐中受青睐的鸭子身上;后两道为十分明显的中式菜餚,黄姜粉鷄为一主菜,由鷄蛋和姜做成(黄姜可以驱风)。澳门妇女分娩后,保姆或她们的中方亲戚给她们準备的第一顿饭就有这道菜。这与葡萄牙北部在产妇分娩后三十天内给她们喝的鷄汤米粥一样。
        蔬菜类:蔬菜类中有前面已讲过的萝蔔糕。此外还有用猪肉馅製成的酿苦瓜(苦瓜的学名为Momordica charantia L.),用同一蔬菜製的印度菜,甜鹹酱及杂锦素菜。菜中有各种蔬菜,如蕹菜(其学名为Ipomoea aquatica Forsk)、中国肇菜、青番木瓜、芥菜(其学名为Brasaica juncea Coss)叶、加入鹹虾酱及番木瓜花后,用酱汁在火上慢慢炖。酱(misso cristao中的misso)为一日文词源的词。
        鱼类:除了用藏红花调料的去骨肉或鱼糜做馅,用单独的模子中烤製的麪包外,还有酸辣鱼。这是一道印度菜,主要原料有洋葱、藏红花及椰肉丝,味浓辣。尤以当地市场出售的一种名叫鲮鱼的鱼(语词为葡萄牙语caboz的变体)製作的菜最为鲜美。如今,在澳门仍製作酸辣马介休鱼。还有佛兰西斯科汁鱼和吉列鱼块。看来这是两道十分美味的古老菜餚。也许吉列鱼块同日本的乾炸鱼虾有联繫。
        肉类:澳门菜以肉类见长。值得一提的有:鹹虾酸子猪肉和免治(肉碎)。这道菜可能起源于英国菜。其名Minchi为minced beef或minced meat的讹音。这道菜何时源于澳门,不得而知。但似乎这是一道具有中西餐结合特点的菜。一八四○年,大批澳门人移居香港,将其带到了那裏。而后又繁衍出了许多不同的做法。焖烤猪肉也是一道不可遗漏的澳门菜。这可能是道正宗的澳门地方菜,用猪肉或牛肉製作均可。以其使用的调料来看(胡椒、藏红花、桂叶及蒜末),可能是一道古老的葡萄牙菜的翻版。澳门这一做法的独到之处在于:先将肉炖熟,然后再在猪油中炸至焦黄。“浇头肉”为另外一道颇具特色、深受欢迎的当地菜餚。这道菜用粉葛(其学名为Pachyrhisuserosus L.)、蘑菇、乌贼及猪肉丝炖成。用酱油做的豉油猪肉看来是道中国菜。然而,所谓的“浇头肉”却是一道历史悠久的澳门菜,它用带皮猪肉製作。有的地方用乱刀剁烂,有的地方切成丝状。此菜名源于菜上的浇头:有一用肥肉片製成的浇头,上面再撒些麪包屑。杂烩,亦称杂烩肉为一道当地菜,可称其为“澳门杂烩肉”。这道菜的原料有:鷄、中式香肠、熏肉、炸发的猪皮、火腿、猪蹄、鹹肉、两种青菜、蘑菇和萝蔔。先用猪油将各种肉煸一下,然后一齐炖。值得一提的是chau-chau在澳门口语中意即混合,而不是指翻炒这一动作,其相应的中文才具有翻炒的意思。“克里亚,克里亚”为一道用各式冷肉都可以做的菜:将肉剁碎,然后掺入煮熟的中式香肠、米粉,撒上芝士粉再加入蛋黄,最后将上述混合物做成圈状,放入猪油中煎炸。“福禄寿”也是一道用冷肉做的菜,它用生姜、辣椒、酱油、芥末和薄荷来调味。如果从名字上看,它可能在许久以前是道日本菜的话,薄荷的使用却是地道的葡萄牙餐的做法。“大杂烩”也许是澳门菜中最闻名遐迩最美味可口者。实际上是利用至今仍在传统的澳门盛宴琼筵剩下的各种肉菜做成的。以其实质上来讲,是用西红柿和洋葱爆锅,然后加进各种肉,配上芥末,盐和胡椒这些佐料。如果要浓辣一些的话,可放几枚小辣椒。
        这种辣味的“大杂烩”称之为“辣椒大杂烩” ,人们认为这是一道地道的澳门菜。实际上,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杂烩汁为一种在英国人中十分流行的浓重调味汁。在对澳门菜餚中不同来源的菜做一简介后,还要一提的菜有“卡巴牛肉” 。其名字本身就说明已是一种阿拉伯菜。
        米饭类:鹹虾酸子饭这道菜,以前在野餐中是作为冷菜食用的。一般以为它不易消化,但在澳门很受欢迎。每磅大米用二至三盎司猪油搅拌后,在食用时浇上鹹虾酸子汁。杂锦饭是一道大菜。它以蕃茄汁味的米饭为主,配以大香肠片、中式火腿、鷄肉、葡萄乾、煮熟的鷄蛋、土豆和炸麪包片。腊味饭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米饭。因是热菜,一般在冬天食用。製作原料有:糯米、腊肉、猪肉肠、肝肠、五花肉和乌贼鱼,蒸製。
        甜品类:澳门的甜品大部份为使用当地配料按葡萄牙一些传统的配方製作的,这些甜品中鷄蛋的用量很大。但也有一些其它地方甜品的改良品种,有些则是澳门的特产。值得一提的有那些用来装饰“花式台糕”或“花式蛋糕”的糖果,这在每个重大的场合是必不可缺的。中国阴曆年前夕,常製作这种糕点作为对圣诞节期间从华人朋友那裏收到的礼物的回赠。这些甜食中最具特色的有: “小吻糖”(这是一种用鷄蛋做的块糖)、糖果、蜜饯橘子。它的外皮饰有用特殊金属工具刻出的纹饰或螺纹饰。除此以外,还有那些十七世纪葡萄牙十分有名的糖果。
        澳门特有的甜品还有如下这些:前面已讲过的“牛油糕” ,用糯米、椰肉末、糖和牛奶製成的“巴基糕” ;用番薯、椰肉末及鷄蛋製成的薯仔饼;吉时布甸,听到这个名字人们马上会想到果阿甜食中那种特有的片或层状的同类食品,但澳门这一食品仅有其名而无其实。它是一种用椰子水製成的蛋奶甜品,凝固后,在其上加一铁盖,铁盖上加少许红炭,将其表面烤焦后食用。蛋散实际上是一种炸的饼乾。先将至少一掌长的细麪条拧两至三圈,然后再拉长。其名由此形状而来。老婆饼,这种食品在澳门很受欢迎,其历史十分悠久。这一糕点,连同“千层酥”、“蝴蝶酥”及“基纽糕” ,实际上是葡萄牙一些糕饼店仍严守製作秘密的同类糕点的翻版。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卡斯蒂利亚糕或“卡斯特拉糕” ,这是一种鬆糕。“马穆内糕” ,为一种葡萄乾做的糕点,起源于英国。Mamune(马穆内)是否同Mammon(财神)有关?人们最喜爱,也许是澳门糕点的象徵食品为“童饼” ,人们认为这是澳门的特产。“塞里卡里奥”是一种小点心,其原料为十二个蛋黄四个蛋白,鲜牛奶加熔化的冰糖混合后装在密封的模子裏隔水蒸,然后在模盖上放炭将其面烤焦。这是澳门历史最悠久的糕点之一。喳咋为一种甜羹,由椰子、绿豆、西谷米和芋头製成。蜜梨糕是用糖水梨製成的。米通是用糯米、红糖粉、炒花生及蜜饯椰条製成的,将上述原料混合后置于一盘中,然后将其切成菱形。蜜蚕豆亦为一种小点心,其製作方法不详。豆麪团子为一种蒸糕,其原料为炒糯米粉、红糖、炒松仁末、椰肉末、白芸豆粉及胡椒粉,切成四方块后,撒上筛过的豆粉。看来“马尔卡佐德”为一种历史十分悠久的葡萄牙糕点,其原料为鷄蛋、糖和麪粉,用小模子烤製。豆捞(糯米糍)为一种小点心,就其名称来看,是种日本食品;这是用糯米粉和炒熟的豆粉做的,其馅由磨碎的红糖、椰肉末、豆和姜製成,先在开水中将其煮熟,待其冷却后填入馅。汤圆(糖不甩)与豆捞(糯米糍)相似,但製作较简单。黄鬆糕为另一种历史悠久的澳门特产糕点,唐娜·玛里亚·玛尔加丽达·戈麦斯叙述了一个诗一般优美的有关其起源的传说,但它不过是一种用十六个鷄蛋为原料蒸製的鬆糕而已。
        其他:花饰蒟酱叶——以前在澳门,每遇招待会总是向来宾赠送用刻工精美的薄纸包着的蒟酱叶和槟榔。辣椒酱与华人的辣椒酱相同,与前面叙述过的酱的情况相似。无花果叶糖桨是用冰糖和无花果叶配製的。(无花果树在澳门十分稀少,原因是不易生长),这是铁丝蕨糖桨的仿造品,具有清凉的作用。本来,澳门食谱总是根据当地有的原料将外来的製法加以改造的,这是一个例外。据说,在澳门,人称葡式鬆糕为家製麪包。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