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品
词话。六卷,拾遗一卷。明杨慎(生平见《升庵诗话》条)撰。《词品》成书于嘉靖三十年(1551),是宋至明规模最大的一部词话。
《词品》卷一论词之起源及考订部分词调缘起;卷二记闺阁、方外词人及花间词人故实,并有词之名物考证;卷三、卷四分别记北宋、南宋词人故实;卷五、卷六及拾遗杂记各代词人及明代词人故实。全书以记事为主,采录词作颇广,为前此词论著作所罕见。不少佚篇残句赖此以存,如宋江《念奴娇》(天南地北)一词,《词品拾遗》据《瓮天脞语》引录,未见他书。品评词作雅好渊博,可资参考。唯书成于谪戍之时,得书不易,多凭记忆,故误引误考之处不免有之。
《词品》对若干词学重要问题提出了看法。关于词的起源问题,杨慎认为“诗词同工而异曲,共源而分派”(《自序》),这大致是符合实际的。杨慎还认识到六朝文人乐府诗对词的侧艳体性的影响:“大率六朝人诗风华情致,若作长短句,即是词也……予论填词必溯六朝,亦昔人穷探黄河源之意也。”(卷一)但他认为六朝“若陶弘景之《寒夜怨》、梁武帝之《江南弄》、陆琼之《饮酒乐》、隋炀帝之《望江南》,填词之体已具矣”(卷一),则并不科学,因为梁武帝《江南弄》系据西曲改制,属清商曲辞;隋炀帝《望江南》八阕见于唐人笔记,恐难征信;而且所举诸作,其体制也未合词的声律规则。他对词的抒情功能也有明确的认识,重视其长于言情的特性,如在论韩琦、范仲淹两位名公的绮情之作时,引伸发挥说:“大抵人自情中生,焉能无情?但不过甚而已。宋儒有云:禅家有为‘绝欲’之说者,欲之所以益炽也。道家有为‘忘情’之说者,情之所以益荡也。圣贤但云寡欲养心,约情合中而已。”(卷三)他肯定人的情感需要是一种自然本性,对理学禁欲主义提出了大胆挑战,从而为词之委曲言情找到了合理依据。此外,杨慎在论及词之声韵句度时,也注意到了其灵活应变的一面:“填词平仄及断句,皆有定数,而词人语意所到,时有参差……又如二句分作三句,三句合作二句者尤多。然句法虽不同,而字数不多出,妙在歌者上下纵横取协耳。”验诸宋人词作,合于此种情形者甚多。但杨慎又往往昧于词之体制,造成词曲不分,如所记元刘秉忠《干荷叶》,是曲而不是词。
明嘉靖本为六卷,世鲜传本。清乾隆间,李调元刻《函海》收《词品》,作五卷,两本次序大异,且互有讹脱。今本较善者有《词话丛编》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校点本(与陈霆《渚山堂词话》合刊)。
-
什么是《古文辞类纂》
[2019-05-14]
-
什么是《骈体文钞》
[2019-05-14]
-
什么是《元曲选》
[2019-05-14]
-
什么是《六十种曲》
[2019-05-14]
-
什么是《三言二拍》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