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言二拍》

2019-05-14 可可诗词网-文学词典 https://www.kekeshici.com

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明冯梦龙所编《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与明凌濛初所撰《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每种各收白话短篇小说四十篇。明代中后期,读者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很大变化,通俗文学成为畅销书。出身江南书香门第的冯梦龙得风气之先,继嘉靖年间洪楩刊印《清平山堂话本》后,陆续推出“三言”。“三言”不是冯梦龙一人的创作,其中所收有宋元话本,也有根据前代笔记、传奇、历史故事敷演成篇的“拟话本”。哪些作品出自冯梦龙手笔,哪些经过冯梦龙的文字润色,等等,直到今天也是一个谜。但,“三言”问世后,受到读者热烈欢迎。坊间书商觉得有利可图,便约请风流文人凌濛初也来编一部这样的畅销书。但前人作品之精彩者,已经被“三言”“搜括殆尽”,凌濛初只好“取古今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这种“故事新编”的结果就是《拍案惊奇》。“三言二拍”不是“凭空虚构”,都有其故事的蓝本。现代学者谭正璧编有《“三言二拍”资料》一书,考证其本事来源,可供好奇者参阅。“三言”和“二拍”的题材非常广泛,古今中外,世态人情,无所不包;其思想也极为混乱,既有非常正统的说教,也有非常开放的观念,如以“喻世”、“警世”、“醒世”作为书名,好像挺道貌岸然的,但一看内容,却大谬不然。现在出版社刊行的“三言二拍”都是经过删节的“洁本”,其原本文字的“色情”程度绝不亚于《金瓶梅》。这与明代中期后,人们的道德观念变得非常开放有关,过去人们讳莫如深的性爱,成为通俗小说和戏曲中的热门话题。编者和作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好玩”,给读者提供娱乐,而不是道德教育。这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价值观念使然。他们在书名或序言中表现出的“正经”,是假正经,并非“庐山真面目”。“三言二拍”的审美情趣可以用一个“俗”字来概括,与正统诗文的“雅”适成鲜明对比。这种审美情趣却非常投合一般读者的口味,故能不径而走。但“三言二拍”卷帙浩繁,过去一般读者不易购置,明末有一位化名“抱瓮老人”的选家特从中选出四十篇,编成《今古奇观》。此书一出,立刻风行天下,甚至抢了“三言二拍”的好戏,使“三言二拍”从清初以后便湮没不彰,最后竟在中国本土失传。二十年代,鲁迅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时,还未能见到“三言二拍”的真本。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后来从日本拍照回来的“孤本”。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