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的长篇小说。写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呼啸山庄老主人恩萧收养,跟恩萧的女儿嘉瑟琳和儿子辛德雷一起生活。希斯克利夫和嘉瑟琳从小友爱,长大后逐渐发展成为爱情。老恩萧死后,辛德雷阻止他俩接触,并把希斯克利夫降为仆人。希斯克利夫对辛德雷产生了刻骨仇恨。一次希斯克利夫和嘉瑟琳秘密出游,误入画眉山庄,结识了林顿少爷。嘉瑟琳心灵上开始受到金钱、门第观念的影响。后来林顿向她求婚。她既担心与希斯克利夫结婚后只能贫贱度日;又幼稚地认为嫁给林顿后,可用丈夫的钱财来帮助前者摆脱辛德雷的折磨。希斯克利夫知悉后愤然出走。嘉瑟琳痛苦万分,大病一场;痊愈后嫁给林顿,成了画眉山庄的主妇。三年后,希斯克利夫发财归来,决心复仇。辛德雷见钱眼开,邀他在呼啸山庄住下。希斯克利夫按复仇计划先取得了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的欢心,同她结婚;马上又竭力虐待她,以发泄对林顿家的仇恨。不久,嘉瑟琳临产,希斯克利夫趁林顿不在家时,突然来到嘉瑟琳床前。一对旧情人在万分痛苦和激动中相互哀诉和求饶。濒临精神崩溃的嘉瑟琳当晚分娩后死去。希斯克利夫继续复仇行动,他引诱辛德雷赌博、挥霍,夺走其全部财产,并促成其暴死;然后残酷折磨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十几年后,他又强迫林顿的女儿凯蒂和自己的儿子成婚。几天后林顿病死,希斯克利夫成了两个山庄的主人。他在复仇完全成功之后,内心无限空虚和愁闷,终于在对嘉瑟琳的痛苦追思中去世。
作品通过希斯克利夫和嘉瑟琳痛苦而复杂的爱情经历,鞭笞了庸俗的社会偏见对自由爱情的摧残,表达了爱情和复仇的主题。但作者在赞美纯洁爱情的同时,却走向极端,把爱情抽象化和神秘化。希斯克利夫性格倔强,感情强烈,社会的虐待激起了他顽强反抗、无情报复的心理。他的复仇过程,也是他从一个被压迫者变成一个压迫者的过程。他在行动上胜利了,在道义上却失败了。所以,当他的目的全部实现后,精神上便崩溃了,他采取慢性自杀方式追随嘉瑟琳而去。从本质上看,希斯克利夫的仇恨心理是阶级压迫酿成的;但由于作者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沉溺于幻想,在她的笔下,希斯克利夫的爱与恨却变成了一种超阶级、超社会的人性的表现。嘉瑟琳美丽、活泼,充满活力和激情,是资产阶级文明社会的“野姑娘”。她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有着明显的叛逆色彩,但幼稚和软弱使她铸成终身大错。她的爱情和痛苦都极其强烈、深刻,终因承受不了精神的重压而夭折。嘉瑟琳的形象具有巨大的悲剧意义。
小说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人物和事件带有传奇性,情节安排复杂曲折,常常出入意外。书中充满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幻想,抒情色彩很浓;尤其是着力渲染了阴森恐怖的气氛:偏僻的山庄、黑暗的空屋、荒野里哭泣哀号的孤魂等等。作品还大量描写了梦境与幻觉,给故事增加了神秘色彩。其次,小说巧妙地运用了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如书中的大自然描写,常常是情节发展的暗示或人物心理的象征。写希斯克利夫的出走,天空“阴云密布”、“暴风雨气势汹汹地在山顶上隆隆作响”,既象征了希斯克利夫的心情,也预示了复仇风暴将要降临和它的残酷性与彻底性。第三,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多层次叙述结构,独具一格。作者匠心独运,为能充分展示复杂的情节,安排了两个主要叙述者来讲述故事。一个来访投宿的客人,一个山庄老管家,两人交替叙述,勾勒出山庄的变迁始末、人事沧桑。在他们的叙述中,又常常穿插一些书中其他人物的叙述,以补充有关事实。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第一人称叙述结构,不仅全面展示了中心人物的性格,把情节铺展到极为广阔的画面上,生动地再现事件发展的细枝末节,同时还令读者感到亲切可信。此书的艺术成就对西方现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