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天涯思君不可忘

2022-09-09 可可诗词网-金庸武侠小说 https://www.kekeshici.com

        [点评]
        
        从《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再到此一部大书,底气相通,一脉相承。
        春游浩荡,梨花时节。开篇便是往事追忆般怀旧的伤感,紧密地承接《神雕》中情思迷惘的神韵。为此书的主题定位,是青春的幻灭和人生的无助,是英雄慷慨悲歌中的失落和淡淡的哀愁,是对这个世界无能为力的意冷心灰,是命运的无奈,是心灵的困惑,是激情冲刺中最纯粹最本质的放弃和逃避。
        一剑一驴,只身漫游的郭襄最先出场,她只是点题和过渡的人物,她只是此书中的“警幻仙姑”。青春将逝,美好的浪漫情怀和回肠荡气的往事全部变成命运不可捉摸的回忆和愁思。
        那些高尚的情感,壮怀激烈的人生旅痕,不再有震颤和激动人心的效果,时间已改变了一切,一切都潜移地变质变味。“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个人的创伤和归宿,突破了神话的华美壮丽,让人触目惊心。
        天姿灵秀,意气高洁,郭襄的这一仙女般遥远出尘的形象,也是只有何足道可与之相配。何足道出场,与郭襄共同强化了此书的立意:高士和英雄其实是最寂寞和失落的,绝顶高处的境界,没有回音,没有掌声。他们不能见容和适应这庸俗的世界,他们的才能便是他们宿命的痛苦和悲剧。
        此回重点的场面,便是郭襄和何足道邂逅之际,两位高士和天才惺惺相惜碰撞出心灵的火花。何足道是一介狂士,有真本领,有真见识,他和所有的天才一样,都给人一种古怪孤僻缺乏平易和亲切的感觉;他琴、棋、剑三方面都有过人的造诣和修为,所以他自负而自称“三圣”。他的正常的聪明和见识又让他知道不能这样太夸张,所以又在“三圣贤”之后加了“何足道”之名,使他的名号听起来有些矛盾和不协调。他是中国知识分子自负而又自谦的矛盾心态的典型表现。
        这个张狂而又克制的古怪高人,其实是纯朴和易于把握的,是内心善良和信守之人。仅仅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传一句莫明其妙的话,他千里迢迢来到少林寺,他的这份古道热肠,实在朴素得很,没有世俗之人的半点机心。郭襄对他有好感,是最正常不过。郭襄有“小东邪”之称,性情与黄药师相近,遇上何足道,又是物以类聚,声气相求。何足道一曲“百鸟朝凤”,让郭襄听得不甘寂寞,也回奏一曲《考磐》,歌咏隐士,让何足道搔到痒处,听得痴了。
        郭襄在此书出现,虽是失意愁闷,但她的好处在于不是一味沉溺而不能自拔,到少林寺去访无色禅师,遇到觉远因丢失经书而被罚带锁担水,郭襄当年那种生气勃勃的干预精神便又恢复了,要为觉远打抱不平。
        张君宝在此回露面,写有许多含蓄之处。这个后来在本书中极重要的大师级人物,此时还是不更事的少年,见了郭襄便脸红,感觉非常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