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蓝田

2023-02-05 可可诗词网-中外小说 https://www.kekeshici.com

        

〔南朝·宋〕刘义庆


        王蓝田性急①。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②,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 仍下地以屐齿蹍之③, 又不得, ��甚④,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⑤:“使安期有此性⑥,犹当无一豪可论⑦,况蓝田邪?”

        
        【注释】 ① 王蓝田: 王述,字怀祖,官至散骑常侍、尚书令,袭爵蓝田县侯,人称王蓝田。《晋书》卷75有传。② 筯(zhu住):筷子,同“箸”。③仍: 再。屐(ji鸡)齿: 木制的鞋子,底部有齿防滑。蹍(zhan展):踩。④ ��(chen臣阴平):发怒时睁大眼睛。 ⑤ 王右军: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⑥安期: 王述之父王承,字安期,曾为东海内史,为人谦和,为官有美誉。⑦犹当句:尚且不足称道。豪:同“毫”
        
        【赏析】 该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一部关于汉末至两晋士族阶层遗闻轶事的小说。它生动地展示了这个阶层的精神风采和生活方式。这里所选的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段,为《世说》论者所频频征引,可谓脍炙人口。
        该篇最引人注意的是对王蓝田性急的细节描写。作者抓住了吃鸡蛋这一极富特征的细节,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就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王蓝田火暴急躁的性格。王蓝田食蛋,不是搛,而是“刺”,这一行为就包含了急于求成的意味。搛蛋貌似爽快,其实更得费一份耐心。欲速则不达。欲速是急的一个表现,不达则刺激出了更大的急躁。“刺之不得,便大怒”,性急的一个特征性表现就是易怒。小挫即大怒在又一层意义上表现了性急。“举以掷地”,是怒的具体作为。“举 ”和“掷”,一上一下动作,幅度大,力度强,写出了恼怒的程度。如果此时鸡蛋落地而碎,作者写怒也随止于此,也可谓勾勒出了一个急躁易怒的形象。但是,这样的急性作为在生活中并不陌生。王蓝田的性急有着更为乖戾的因素,作者之笔触也有着更为精尖之处。鸡蛋被掷于地而偏偏不毁,且溜溜滚行不止,这似乎是对王蓝田急性和怒气的嘲讽和撩拨。瞧他,一发而不可收拾,蹍之,瞪之,啮吐之,直至解恨而后已。按照心理学的理论,性急就是指情绪的容易激动,而处于激情状态的人常常表现对某一认知或体验的高度专注,从而发出许多非同寻常的行为。王蓝田就是这样,本来的目的是吃蛋,一旦刺蛋不中,遂把情绪专注于鸡蛋的冥顽不从,而忘却了原初的目的,导致了一连串追惩鸡蛋的举动。这些举动因为异常的暴猛、恶狠、乖戾而予人以漫画式的幽默之感。虽然,刘义庆的描写不可能有现代心理学的自觉,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对人的日常行为细节的观察和性格把握方面有着独到的精明,否则不可能有如此生动而又幽默的描写。善于通过一两个典型细节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之栩栩如生,是《世说新语》作为小说的主要艺术特点,于王蓝田食蛋这一细节的描写可见一斑。在该篇中,不仅写王蓝田如此,就是附带写及的王羲之,也可从那“大笑” 和不无讥诮的评谈中想见其爽朗、豪迈、傲慢、机俏的性格和风度。
        我们知道,《世说新语》的出现与汉末以来品评人物的清谈风尚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决定了《世说新语》的内容贯注着人物品评的态度,这种性格品评的态度又落实在具体的轶事叙录上。在这篇小说中,起笔第一句“王蓝田性急”,就是一种性格鉴定的句式和语气。这种判断在先的方式在《世说新语》中最为常见,它赋予了具体的细节描写以明确的品鉴目的。如果说开篇一句只是客观的鉴定,那么经过一段叙述例证之后引出的王羲之的评论则是褒贬鲜明的评价。王羲之的评论是直接针对“性”的。这一“性”与“性急”之“性”有着语脉上的呼应,这种呼应强化了这一段记叙文字的品评意味。我们正是从王右军这段话中,感觉到了作者本人对王蓝田急性的否定评价。事实上,作者是把王蓝田的这一故事编在《世说》中的《忿狷篇》的。史料记载,王羲之与王述“志尚不同”,多有不协,尤其是“王右军素轻蓝田”,从这里王右军的“闻而大笑”,把王蓝田父子作比以讥其子不如父,都可以看出他对王蓝田的蔑视和嘲讽。虽然其中不无挟私之嫌,但王羲之的观点也确实代表了当时的性格品评标准。人们崇尚的是一种贵族气派和风度,表现为性分和气质则是磊落大度,从容优雅,而不是急忿褊狭,俭啬顽刻。刘义庆也是从这一人格标准出发把王述的性急列入“忿狷”而加以否定的。
        对人物性分的重视是魏晋时期 “人的觉醒”这一美学主题的一个具体内容,对人们日常行为细节的性格把握和细致描写则是这一美学主题的一个艺术表现形态。如果能明了这一点,就可望在更深刻的层次上理解《王蓝田》这一类小说中人物轶闻和琐事的艺术价值。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