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
【题 解】
本则寓言选自《韩非子·喻老》,题目是后人加的。《喻老》是韩非运用历史故事、历史资料解释和论证《老子》思想的哲学著作。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医生,他是中医传统诊断法“望(看气色)、闻(听气息)、问(询症状)、切(摸脉象)”四诊的奠基人。当时人们认为他的医术可同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的良医扁鹊相比,故称他为“扁鹊”。蔡桓公,蔡国的国君,名封人,春秋时人,文中又称作“桓侯”。据《史记》记载,秦越人生活于公元前四五世纪,比蔡桓公晚百年以上。韩非在《喻老》中引用这个故事是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可能属于假托,时代问题无须细究。
为了论证“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要做好困难的事情,应当从细小的容易的事情做起)这一论点,韩非写了《扁鹊见蔡桓公》这一故事。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蔡桓公讳疾忌医,不听名医扁鹊的劝告,以致使极易治愈的小病发展为大病,最终不治身亡。它启示人们,要想避免祸患,就应该在发现祸患的初期就及时防止。如果任其发展,势必酿成大祸,无法挽救。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这则故事叙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致使病情由轻而重,最后一命呜呼的过程,说明了对祸患要敢于正视,要防微杜渐,否则后果会不堪设想。
事实上,这则故事并非一篇独立的文章,而是韩非在他长篇哲学论著中的一个小论据,用以说明“制物于细,未兆易谋”这一观点。基于为说理服务的目的,本文文字质朴,没有多余的铺排雕饰,却准确洗练,如写桓侯的病情变化、外在形象以及扁鹊的医术高明,都用粗线条,并未作细致的描绘。但作者思维缜密,有浓缩文字的功力,加上遣词造句的准确,使人读来粗中见细。如写桓侯对扁鹊反应的前后不同,就是沿着桓侯病情的发展而表现的。病潜而未发时,出言不逊,态度傲慢;病入骨髓,浑身疼痛时,才“使人索扁鹊”,前后表现判若两人。这样不仅对比鲜明,突现了顽固害己、愚昧引祸的社会现象,而且揭示了祸患起于幽微的道理,从反面论证了“制物于细,未兆易谋”的观点。
在记述事件时,作者详略适度,颇具匠心。其中详写了扁鹊的诊断和桓侯的反应,略写了事件发展的过程。这样就使矛盾的双方始终处于针锋相对的状态,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而对扁鹊与桓侯四次见面的叙写,则对第一次、第四次作详写,对第二次、第三次作略写。因为第一次是故事的开端,必须将起因交代清楚,而第四次是故事的高潮,所以应详写。
文章还用结构相同的句式,多次反复地叙述情节,每次叙述固然简略,但前后联系起来,又收到了详尽的效果。如扁鹊对桓侯病情的四次诊断:“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这四句话的句式大致相同,合起来便揭示了病情逐步变化、加深的过程。
作为一篇寓言故事,本文寓意的深刻远远超出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它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具有普遍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人有错即如有病,患者应闻过则喜,主动求“医”,以求把病治好;如果讳疾忌医,甚至以怨报德,拒人于千里之外,那无疑就是自戕。
-
塞翁失马
[2019-05-12]
-
惠子相梁》 - 《庄子》故事两则
[2019-05-12]
-
梦溪笔谈》二则
[2019-05-12]
-
《论语》(共十八则)
[2019-05-12]
-
乐府诗集(宋)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