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六、2000年中考宁夏题《刻意求新》

2019-12-21 可可诗词网-初中阅读 https://www.kekeshici.com

        [题目]
        

刻 意求新


        “吃别人嚼过的馍馍没有味道”,这是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同学们在作文时牢记这条谚语是很有益的。为什么不少同学作文取材雷同,写法千篇一律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求新”的精神。
        凡是真正懂得作文是创造性劳动的人,他在作文时总是刻意求新的。譬如写松树,孔子是这样赞颂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强调的是: 到了寒冷的冬天,万木都凋零了,这才显出松柏的不畏严寒、坚贞不屈。陈毅元帅1960年也写了青松,但他就不重复古人的见解,而从另一个角度开掘了:“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里的“大雪”是指当时我们所遇到的险恶的国际形势和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青松”则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诗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陶铸同志也写了松树,在《松树的风格》里,借松树讴歌了“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的共产主义风格——那又是一个崭新的写作角度。由此可见,即使是针对同一事物,只要追求新意,不吃别人嚼过的馍馍,也是完全可以写出各具特点的好作品的。

        1.从论证方法看,这段文字采用的是________,文中三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吃别人嚼过的馍馍没有味道”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
        3.这段文字的论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4.“雪花”在人们眼中一般是纯洁的象征,请你也以“雪花”为话题写一句话,赋予“雪花”一种新的含义。
        [题解]
        第1题。考查论证方法和论据的运用。
        答案:
        例证法 层层深入
        第2题。考查对谚语的理解。
        答案: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所创新,一味效仿别人是没有出路的。
        第3题。考查对选段论点的概括。
        答案:
        作文是创造性的劳动,不能抄袭重复别人的观点和做法。
        第4题。考查论据的创新。
        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