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中考上海题《沙尘暴敲响了警钟》
[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1—7题
①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保护环境,抑制环境恶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地球环境已有声有色、实实在在地威胁着人类。因此,今年世界环保日的主题定为“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② 今年入春以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连续发生了12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在气象学中,沙尘天气可分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三级。风力较大,将地面沙尘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公里之间,称为“扬沙”;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称为“沙尘暴”。
③ 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东亚冬季风势力强。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北方一些地区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放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了土地沙化不断扩展。我国50—60年代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90年代每年扩展则已达2460平方公里。
④ 据国家环保部门的分析,沙尘暴骤起的主因之一,在于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内蒙古某地区草场放羊的密度,50年代为60万只羊单位,90年代初发展到246.5万只羊单位,超过草场极限载畜量26.5万只羊单位。50年代那水草丰美,牧歌声声,成片羊群如悠悠白云游动于草原的富有诗意的兴旺美景已不复存在。如今,一眼望去,是被啃光牧草、土地沙化的6万平方公里的荒漠。草场成为扬起沙尘暴的沙源。再看看另外一个旗,由于产羊绒获利大,牧民靠多养山羊增牧,养羊125万余只,其中山羊达90万只。而一只山羊对草场的破坏力相当于20只绵羊对草场的危害。春天牧草刚返青,饥饿的山羊大军就将牧草一扫而光。这个旗虽年产15万公斤羊绒,但由于过度放牧,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而急剧沙化。羊绒业是发展了,但生态环境却恶化了。
⑤ “羊绒业是生态环境的绞刑架。”这句话确有警示感,但它还未道出问题的实质。八年前联合国举行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针对沙漠化等全球七大环境危机所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有一个基本精神: 富裕和繁荣的新概念是,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达到较高水准的生活,生活方式改变指的是更少地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的承载能力达到协调。它深刻地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导致了环境恶化。换言之,将人类赖以生息的生态环境套上绞刑架的,正是当代盛行的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而包括羊绒业在内的任何产业,只要与大自然休养生息协调,就决不会充当环境的绞刑架。
⑥ 朱镕基总理最近在河北、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加快防沙治沙,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如果只图眼前经济高速增长,不顾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以jie泽而渔的方式,超负载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那么不要说经济增长能持续几年,恐怕要避免经济衰退都很艰难。
今年的沙尘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进入2000年之后,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如何在追求经济繁荣和生活富裕的同时,注意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jie)______泽而渔
2.根据第②段的文字,把“扬沙”与“沙尘暴”的区别填入下表。
3.从文中看,今年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的原因在于:
(1)______(2)______
4.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这两种说明方法。第④段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______
5. 文中的第④段不能与第③段互换位置的理由是:
(1)______(2)______6.从全文看,第⑥段划线句“今年的沙尘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句中加点词“警钟”指的是____________
7.从文中看,防沙治沙根本而且有效的途径是____________。根据这个途径,结合发生沙尘暴的原因,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措施。例如: 以圈养为主,轮流放牧,来提高草地生产力。____________
8.对本文的重点有几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本文主要说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有的认为,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理由。
答______________
[题解]
第1题。考查字的音、形。
答案: 竭
第2题。考查对第②自然段内容的理解。第②段说明沙尘天气的分类。分类的依据一是风力大小,二是空气混浊程度及水平能见度大小。
答案:
第3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理解。第③段:“……直接原因是……但更重要的原因是……”。
答案:
(1)气候异常,东亚冬季风势力强。
(2)土地沙化不断扩展 或: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土地沙化不断扩展。
第4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和说明对象的把握。第③段划线句是90年代与50—60年代就沙化土地面积作比较,用什么比较,用数字。第④段首句提出说明主旨,然后加以说明。
答案:
作比较、列数字
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
第5题。考查对说明顺序和结构的理解。宜以第④段为中心,说明与第③、⑤段的关系。第③段总说“直接原因”、“更重要的原因”,第④段承此着重说明其中的“主因之一”,从“沙化”说到“沙漠化”,逻辑性强。第⑤段首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与第④段末句“羊绒业……”紧密衔扣。
答案:
(1)第③段总写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的多种原因,
第④段具体剖析其中的一个主因;
(2)第⑤段的第一句承上启下,总结了第④段,与
第④段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6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理解。“警钟”已在前一句说明,可以摘取前句文字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答案:
土地沙化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或: 超负载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那么不要说经济增长能持续几年,恐怕要避免经济衰退都很艰难。
第7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理解及迁移。防沙治沙的根本途径在第⑤⑥段说明、文中有三处均可以作为答案: 一是《21世纪议程》中提出的“生活方式改变”,二是朱总理强调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三是文末提倡的。
答案:
更少地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的承载能力达到协调。
或: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或: 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本题还要求考生提出一条防沙治沙的具体措施,这是考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尝试。命题组“评分说明”中指出:“可以针对沙尘暴产生的原因——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放牧等,来提出具体措施,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追究目前能否实现。”
第8题。考查质疑能力。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对选文说明重点整体质疑。《沙尘暴敲响了警钟》是一篇融说明和议论于一体的文章,说明在前,议论在后,既有说明文的特点,又带有议论文的风格。据此,设计了这一全新的质疑题,要求考生独立思考,辨析文章的重点,这对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造思维是会有促进作用的。
命题组《答案要点与评分说明》中列举了以下三类答案。
A类答案: 本文主要说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因为文中大部分内容在介绍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
B类答案: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文中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说起,更有力地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C类答案: 本文前半部分重在说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后半部分重在论述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本文是说明与议论相结合的文章。
阅读下文,完成1—7题
沙尘暴敲响了警钟
①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保护环境,抑制环境恶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地球环境已有声有色、实实在在地威胁着人类。因此,今年世界环保日的主题定为“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② 今年入春以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连续发生了12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在气象学中,沙尘天气可分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三级。风力较大,将地面沙尘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公里之间,称为“扬沙”;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称为“沙尘暴”。
③ 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东亚冬季风势力强。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北方一些地区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放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了土地沙化不断扩展。我国50—60年代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90年代每年扩展则已达2460平方公里。
④ 据国家环保部门的分析,沙尘暴骤起的主因之一,在于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内蒙古某地区草场放羊的密度,50年代为60万只羊单位,90年代初发展到246.5万只羊单位,超过草场极限载畜量26.5万只羊单位。50年代那水草丰美,牧歌声声,成片羊群如悠悠白云游动于草原的富有诗意的兴旺美景已不复存在。如今,一眼望去,是被啃光牧草、土地沙化的6万平方公里的荒漠。草场成为扬起沙尘暴的沙源。再看看另外一个旗,由于产羊绒获利大,牧民靠多养山羊增牧,养羊125万余只,其中山羊达90万只。而一只山羊对草场的破坏力相当于20只绵羊对草场的危害。春天牧草刚返青,饥饿的山羊大军就将牧草一扫而光。这个旗虽年产15万公斤羊绒,但由于过度放牧,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而急剧沙化。羊绒业是发展了,但生态环境却恶化了。
⑤ “羊绒业是生态环境的绞刑架。”这句话确有警示感,但它还未道出问题的实质。八年前联合国举行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针对沙漠化等全球七大环境危机所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有一个基本精神: 富裕和繁荣的新概念是,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达到较高水准的生活,生活方式改变指的是更少地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的承载能力达到协调。它深刻地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导致了环境恶化。换言之,将人类赖以生息的生态环境套上绞刑架的,正是当代盛行的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而包括羊绒业在内的任何产业,只要与大自然休养生息协调,就决不会充当环境的绞刑架。
⑥ 朱镕基总理最近在河北、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加快防沙治沙,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如果只图眼前经济高速增长,不顾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以jie泽而渔的方式,超负载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那么不要说经济增长能持续几年,恐怕要避免经济衰退都很艰难。
今年的沙尘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进入2000年之后,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如何在追求经济繁荣和生活富裕的同时,注意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jie)______泽而渔
2.根据第②段的文字,把“扬沙”与“沙尘暴”的区别填入下表。
区别点 | 扬 沙 | 沙尘暴 |
区别1 | ||
区别2 |
3.从文中看,今年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的原因在于:
(1)______(2)______
4.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这两种说明方法。第④段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______
5. 文中的第④段不能与第③段互换位置的理由是:
(1)______(2)______6.从全文看,第⑥段划线句“今年的沙尘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句中加点词“警钟”指的是____________
7.从文中看,防沙治沙根本而且有效的途径是____________。根据这个途径,结合发生沙尘暴的原因,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措施。例如: 以圈养为主,轮流放牧,来提高草地生产力。____________
8.对本文的重点有几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本文主要说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有的认为,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理由。
答______________
[题解]
第1题。考查字的音、形。
答案: 竭
第2题。考查对第②自然段内容的理解。第②段说明沙尘天气的分类。分类的依据一是风力大小,二是空气混浊程度及水平能见度大小。
答案:
区别点 | 扬 尘 | 沙尘暴 |
区别1 | 风力较大 | 风势强(强风、风力强) |
区别2 | 空气相当混浊
(水平能见度1— 10公里) | 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
度低于1公里) |
第3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理解。第③段:“……直接原因是……但更重要的原因是……”。
答案:
(1)气候异常,东亚冬季风势力强。
(2)土地沙化不断扩展 或: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土地沙化不断扩展。
第4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和说明对象的把握。第③段划线句是90年代与50—60年代就沙化土地面积作比较,用什么比较,用数字。第④段首句提出说明主旨,然后加以说明。
答案:
作比较、列数字
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
第5题。考查对说明顺序和结构的理解。宜以第④段为中心,说明与第③、⑤段的关系。第③段总说“直接原因”、“更重要的原因”,第④段承此着重说明其中的“主因之一”,从“沙化”说到“沙漠化”,逻辑性强。第⑤段首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与第④段末句“羊绒业……”紧密衔扣。
答案:
(1)第③段总写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的多种原因,
第④段具体剖析其中的一个主因;
(2)第⑤段的第一句承上启下,总结了第④段,与
第④段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6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理解。“警钟”已在前一句说明,可以摘取前句文字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答案:
土地沙化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或: 超负载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那么不要说经济增长能持续几年,恐怕要避免经济衰退都很艰难。
第7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理解及迁移。防沙治沙的根本途径在第⑤⑥段说明、文中有三处均可以作为答案: 一是《21世纪议程》中提出的“生活方式改变”,二是朱总理强调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三是文末提倡的。
答案:
更少地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的承载能力达到协调。
或: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或: 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本题还要求考生提出一条防沙治沙的具体措施,这是考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尝试。命题组“评分说明”中指出:“可以针对沙尘暴产生的原因——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放牧等,来提出具体措施,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追究目前能否实现。”
第8题。考查质疑能力。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对选文说明重点整体质疑。《沙尘暴敲响了警钟》是一篇融说明和议论于一体的文章,说明在前,议论在后,既有说明文的特点,又带有议论文的风格。据此,设计了这一全新的质疑题,要求考生独立思考,辨析文章的重点,这对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造思维是会有促进作用的。
命题组《答案要点与评分说明》中列举了以下三类答案。
A类答案: 本文主要说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因为文中大部分内容在介绍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
B类答案: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文中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说起,更有力地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C类答案: 本文前半部分重在说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后半部分重在论述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本文是说明与议论相结合的文章。
今日更新
-
五○、2000年中考济南题《谁赶走了鸟类》
[2019-12-21]
-
五一、2000年中考荆州题《大鱼和小鱼》
[2019-12-21]
-
五二、2000年中考常德题《悠悠寸草心》
[2019-12-21]
-
五三、2000年中考广西题《伞》
[2019-12-21]
-
五四、2000年中考重庆题《剥豆》
[2019-12-2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