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二、2000年中考益阳题《北风乍起时》
[题目]
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答题
注: 短文同七一、安徽题《北风乍起时》,略。
1.对本文的整体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主要事件是: 他打了一个电话,又接了一个电话。
B.“他”在文中的身份是:“儿子”的父亲,“母亲”的儿子。
C.本文用到的语言表达方式有: 记叙、描写、议论。
D.结尾没有揭示主题,文章结构不完整。
2.“他”“有点发懵”的原因是:
A. 为什么天下父母总是深深地牵挂自己的儿女?
B. 为什么普天下总是父母牵挂儿女多,而儿女牵挂父母少呢?
C.父母真情关心儿女而多说几句,为什么儿女总是不理解、嫌唠叨?
D. 为什么寒潮来临时,我只记得自己的儿子,而未想到自己的母亲?
3.加引号的“劣迹”在文中的含意是:
A.恶劣的事迹 B.“不听话”的事实
C. 不良行为 D.坏习惯
[题解]
第1题。考查对选文整体理解辨误。
答案: C
第2题。考查对文句的理解。
答案: B。
第3题。考查对有特殊含义的词语的理解。
答案: B。
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答题
注: 短文同七一、安徽题《北风乍起时》,略。
1.对本文的整体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主要事件是: 他打了一个电话,又接了一个电话。
B.“他”在文中的身份是:“儿子”的父亲,“母亲”的儿子。
C.本文用到的语言表达方式有: 记叙、描写、议论。
D.结尾没有揭示主题,文章结构不完整。
2.“他”“有点发懵”的原因是:
A. 为什么天下父母总是深深地牵挂自己的儿女?
B. 为什么普天下总是父母牵挂儿女多,而儿女牵挂父母少呢?
C.父母真情关心儿女而多说几句,为什么儿女总是不理解、嫌唠叨?
D. 为什么寒潮来临时,我只记得自己的儿子,而未想到自己的母亲?
3.加引号的“劣迹”在文中的含意是:
A.恶劣的事迹 B.“不听话”的事实
C. 不良行为 D.坏习惯
[题解]
第1题。考查对选文整体理解辨误。
答案: C
第2题。考查对文句的理解。
答案: B。
第3题。考查对有特殊含义的词语的理解。
答案: B。
今日更新
-
五○、2000年中考济南题《谁赶走了鸟类》
[2019-12-21]
-
五一、2000年中考荆州题《大鱼和小鱼》
[2019-12-21]
-
五二、2000年中考常德题《悠悠寸草心》
[2019-12-21]
-
五三、2000年中考广西题《伞》
[2019-12-21]
-
五四、2000年中考重庆题《剥豆》
[2019-12-2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