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过渡的技法

2019-05-20 可可诗词网-初中语文知识 https://www.kekeshici.com

        正确使用过渡的技巧,可以帮助读者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抓住作者的思路。下面简介一些方法:
        (1)词语过渡法
        文中过渡,有时只需恰当选用几个(组)词语,上下文就会贯通。如蒲松龄《山市》中用“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几个词,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文末总结中国石拱桥为什么有这样辉煌的成就时用“首先”、“其次”、“再其次”几个词过渡,层次十分清晰,衔接非常自然。
        (2)句子过渡法
        即文中反复使用几个大致相同的句子作为总启,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用“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要赞美白杨树”,“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此外,还有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中,反复用“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既起到总结前文的作用,又能开启下文,很有气势和节奏,层次感非常强。
        (3)段落过渡法
        在几个段落间写上几句既能承接上文,又能引出下文的话,就可把上下文联系起来。如《孔乙己》中第9自然段,“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可是”前一句写众人“笑”孔乙己,把他作为笑料奚落,承接了上文;“可是”后则开启下文插叙孔乙己不在咸亨酒店,别人叙述他的悲惨遭遇,到达了以笑衬悲,自然过渡的效果。
        (4)回忆联想法
        在文中使用回忆联想的方式,使文章前后相关联。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美女蛇故事和雪地捕鸟的回忆叙述;《故乡》中写“我”回到故乡与母亲谈起闰土后,插入对少年闰土的几段回忆,与前面文字衔接起来,使下文得以继续进行,浑然天成。
        (5)内容提示法
        即在上一层次结束时写上一两句对下文有提示作用的话,使上下两段自然联系。如吴岗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有“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一句,前半句承上句的罗布泊消亡,后半句是启下,内容转到介绍塔里木河的情况。这个过渡句的提示就使上下文顺理成章。
        (6)转换话题法
        由一个意思转换为另一个意思,可以直接告诉读者。如莫怀戚《散步》中:“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前句承前,说天气好,暗示是散步的好机会,后句一转,因天气太冷,一些老人生命走完了。这就明确告诉读者下文内容转换了。
        (7)设问过渡法
        一层内容写完,需转换另一内容,可以设问一句,设置悬念。如鲁迅散文《藤野先生》开头写了在东京的情况后,接着用“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一句设问过渡,就转到下文写去仙台的情况。
        (8)时间推移法
        有时要把发生在不同时间的事串联起来,可用表时间的词语过渡。如朱长超的《月亮上的足迹》中用时间推移准确记载了人类登上月球的全过程。线索清晰,叙事清楚,衔接十分紧凑。
        (9)空行过渡法
        一个内容写完就空一行,如海伦·凯勒《再塑生命》中,让全篇文气在此停顿一下,给读者一个断而有续,将要出现新内容的感觉,这种笔断气连的空行,也能起到过渡作用,尤其在翻译作品、现代作品中多见。
        (10)小标题法
        文中用“一、二、三、四”或短语拟作小标题,前者如余秋雨的《信客》;后者如杨振宁的《邓稼先》中用“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民族感情?友情?”、“我不能走”、“永恒的骄傲”等,把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形成在时空上的转换和内容上的过渡。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