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部分 礼俗宗法

2022-12-19 可可诗词网-初中语文知识 https://www.kekeshici.com

        

B


        1.八卦 《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和“--”符号组成;以“—”为阳,以“--”为阴。图形名称分别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易经》作者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并认为“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
        2.百姓 原为古代贵族的总称。“百姓”,百官族姓也。战国以后用为平民的通称。《孟子·梁惠王下》:“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3.崩 古代称皇帝死为崩。诸葛亮《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避讳 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种特有的历史现象。帝王、圣人、长官以及所尊者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设法避开或改写,这就叫避讳。避讳有“国讳”、“家讳”、“圣人讳”三种。避讳的方法有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等。封建时代,避讳是一般臣民不可不懂的一门学问,一旦犯讳,严重的将会招致杀身大祸。清朝乾隆年间,江西举人王锡侯作《字贯》一书,犯了康熙、雍正的庙讳和乾隆的圣讳,结果大祸临头,家破人亡。
        5.别号 人名和字以外另起的称号。古代文人往往有自己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唐寅,字伯虎,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别号有的多达几十个,跟现代作家的笔名相似。有的人因别号为后人熟知,本名反而鲜为人知,如郑板桥、章太炎。别号中常见的“山人”、“居士”是表示鄙视权贵或自命清高,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就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上本人一老翁,共六个“一”而取号。
        6.别子 古代指天子、诸侯的嫡长子以外的儿子。《公族议》:“天子之适子继世以为天子,其别子皆为诸侯,诸侯之适子继世以为诸侯,其别子各为其国之卿大夫。”适,同“嫡”。
        7.冰人 古代称媒人为“冰人”。《晋书·索传》:“孝廉令狐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曰:‘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在冰上与冰下人语,为阳语阴,媒介事也。君当为人做媒,冰泮而婚成。’”
        8.伯仲叔季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古代贵族女子及笄待嫁时才有字,女子的全称是字的前面加姓,姓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母或女字表示女性,如仲姑义母、季姬牙母。
        9.布衣 平民。古代衣料有布帛之分,帛是丝织品的总称,贫贱者-般穿不起丝织品,只能穿粗布衣服,因此“布衣”成为平民的代称。后来也用以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C


        1.长揖 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明史·海瑞传》:“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
        2.臣 ①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②古人常用于表示谦卑的自称。司马迁《鸿门宴》:“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3.谶纬 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一种神秘预言,被认为发自上帝,符合天意,故又叫“符”或“符命”;因常附有图,故也称为“图谶”。“纬”对“经”而言,是方士化的儒生用神学观点附会儒家经典的著作。“谶纬”把自然界某些偶然现象神秘化,看作社会安危的决定原因,为封建统治说教。王莽和光武帝就分别利用“图谶”、“符命”作为“改制”和“中兴”的合法根据。这种神学至东汉成为重要的社会思潮。
        4.从子 从祖兄弟或从父兄弟的儿子。“从祖(或从父)”是一种亲疏关系,表示同一曾祖(或同一祖父),“子”指小自己一辈。
        

D


        1.大宗小宗 西周宗法制度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天下的大宗,掌握国家军政大权。天子的儿子分封为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职位亦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儿子,分封为卿大夫,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职位亦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大宗小宗的关系与上同。
        2.嫡子 旧指正妻所生的儿子。《仪礼正义》:“嫡对庶言,嫡妻所生为嫡子,“嫡子”有时专指嫡长子。《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公仪仲子嫡子死而立其弟。”
        3.顿首 古时一种跪拜礼。头碰地即起,跪而头叩地也。通用作下对上以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拜谒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F


        1.封禅 古代帝王祭天地最隆重的仪式称“封禅”。封禅仪式通常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举行,登泰山筑坛祭天曰“封”,在梁父山上辟基祭地曰“禅”。秦始皇、汉武帝等许多帝王举行过这种大典,南宋后封禅则与郊祀合并。
        2.扶乩(jī) 古代的一种迷信活动。“扶”即扶架子,“乩”指卜以问疑。扶乩者依法请神后,“神”应请“降临”,在沙上面写字,叫作“降乩”。“扶乩”,俗语叫“扶鸾”。传说因神仙驾凤乘鸾,故名。曹雪芹《红楼梦》:“老爷只说善能扶鸾请仙,堂上设了乩坛……”
        3.浮屠 佛教名词,梵文的旧译,也有译为“浮图”的。由于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因此常称佛教徒为浮屠氏,佛经为浮屠经。,故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说法古时音译往往不够准确,误将佛塔“窣堵波”译作“浮屠”。
        

G


        1.藁葬 草草埋葬。贫苦百姓死后,无法购置棺木,往往只能用草席裹着尸体埋葬。《聊斋志异·促织》:“日将暮,取儿藁葬。”
        2.冠礼 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起一个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正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又将二十岁左右之男子称作“弱冠”。
        3.鬼魂崇拜 原始社会灵魂观念进一步发展后出现的一种对死者灵魂加以崇拜的宗教行为。丧葬是鬼魂崇拜的主要形式,葬礼的仪式有招魂、报丧、殡尸、哭灵、奠祭、礼葬、丧忌、守灵等,丧葬规模、礼仪日趋浩繁,力图为鬼魂创造一个更为舒适的享乐环境。祭祖是鬼魂崇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只有那些对氏族或部落作出过重要贡献的祖先的灵魂,才在祭祀之列。典礼常由部落首领、族主、巫师等主持,祭祖的目的是希望祖先的灵魂福佑、部族兴旺、战事顺利、五谷丰登、六畜平安等。傩(nuó)除也是古代常见的鬼魂崇拜的表现,对象主要是恶鬼厉魂。古代除邪驱傩的方式有:佩玉、含珠、击鼓、弃旧、书符、贴画、饮酒、爆竹等。
        4.跪 两膝着地,直身,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5.拱 两手合抱致敬,古代的一种相见礼。《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
        6.椁(guǒ) “棺”指棺材,装敛死人的木质器具。“椁”系外棺,主要用来保护内棺。古代贵族墓中大都有椁,有的多达三四重之多。椁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备的,孔子的儿子孔鲤死后就“有棺而无椁”。
        

H


        1.合卺(jǐn) 古代结婚仪式之一。《礼记·昏义》:“合卺而酳。”孔颖达疏:“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酳,故云合卺而酳。”酳,用酒漱口。故古代称结婚为“合卺”。后演变成新婚夫妇在婚礼中互换酒杯饮酒。《麈史·风俗》:“古者婚礼合卺,今也以双杯彩丝连足,夫妇传饮,谓之交杯。”
        2.合葬 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合葬的墓葬方式。有男子合葬在一起的,有女子合葬在一起的,也有母子合葬的。夫妻合葬春秋战国时有记载。孔子就曾将其父母合葬于防。战国墓中,均有一椁两棺的结构。西汉以后,夫妻合葬普遍流行。《孔雀东南飞》诗:“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
        3.薨(hōng) 周代称诸侯死为薨。《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唐代称二品以上官员之死为薨。《新唐书·百官志一》:“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
        4.婚姻 ①男女结合成为夫妻,嫁娶。《诗经·我行其野》:“婚姻之故,言就尔居。”②妇之父母与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妇之父为婚,婿之父为姻。
        5.火葬 又名“火化”,葬法之一。在中国有悠久历史,特别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更为盛行。
        

J


        1.姬 ①妾。《新唐书·卢杞传》:“郭子仪病甚,百官造省,不屏姬侍。”②汉代宫中女官。《汉官仪》:“姬,内官也,秩比二千石,位次婕妤下,在八子上。”③古代妇人的美称,也用为美女之称。《京师废宅》诗:“艳姬骄马知何处,独有庭花春自荣。”
        2.箕踞 一说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箕;一说屈膝张足而坐。均为傲视对方的轻慢态度。《史记·刺客列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3.笄(jī)礼 古代女子满十五岁即行笄礼,以示成年。笄礼,即结发插笄之仪式。《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
        4.跽 跪而耸身挺腰,又称“长跪”。司马迁《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5.祭品 古代祭祀用品严格按等级身份制定不同规格。周代祭品,天子用“会”,等于三个“太牢(指牛、羊、猪并用的一组祭馔)”;诸侯用“太牢”;卿用“特牛(只用一头牛)”;大夫用“少牢(羊、猪并用)”;士用猪;庶人用鱼。至清代,三品以上一羊一猪,四品至七品一猪,八品以下用猪肩,庶人只用饼饵二盘、肉食菜蔬各二、羹二、饭二。
        6.嫁娶 古代嫁娶均为男女双方家族的事,并非男女双方本人的意愿。古代只称“嫁女”、“嫁妹”,不称“嫁夫”,嫁的权力掌握在父兄男子手中,而“娶妻”也只能说娶于某家,不称妻子的名。《孔雀东南飞》诗:“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六礼”进行中,除“亲迎”有新郎出面,其他五礼全由双方父母进行。即使“亲迎”,新郎也是“承父之命”。
        7.结发 古代女子行笄礼后,即可结婚。女子一旦许配人家,就用“缨”(丝绳)束发,以示有了婆家。成婚时,才由新郎亲手从头发上解下。后来“结发”由婚前系缨、婚后脱缨,演变成新婚男女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作为爱情的信物。《子夜歌》:“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
        8.九拜 中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九拜”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9.九宾 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九个傧相依次传呼接引上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10.君 ①原指古代各级据有土地的统治者,后指君主制国家的元首。君引申为主宰的意思。《左传·殽之战》:“彼实构吾二君。”②对人的敬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③常用于妻称夫。《孔雀东南飞》诗:“十七为君妇。”
        11.君子 周朝之前是贵族的通称,后成为“有德者”(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的称谓。《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K


        1.考妣 父母死后的称谓。《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尚书·舜典》:“百姓如丧考妣。”
        2.空首 古时一种跪拜礼。“空首”,头不至地,拜头至手,所谓拜手也。空首是位尊者对于位卑者稽首拜的答拜礼。
        

L


        1.立嫡 统治阶级为稳定本阶级统治的一种承袭制度。古代嫡庶之分十分严格,嫡妻之子为嫡子,妾媵之子为庶子。《公羊传·隐公元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可见,嫡妻所生的嫡长子才有承袭的资格,妾媵所生之子即使年长,如遇嫡妻有子,仍不得承袭。
        2.黎民 即众民。《诗经·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郑玄笺:“黎,众也。”一说因黑发得名。《孟子·梁惠王上》:“黎民不饥不寒。”朱熹注:“黎,黑也。黎民,黑发之人,犹秦言黔首。”
        3.六礼 中国古代婚姻礼仪的六个步骤,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在具体实施时,或五礼四礼,或三礼二礼,往往视社会阶层高低、社会安定与否、社会风气动荡与否而有所增减,战乱中也有简单到仅以拜堂了事的。
        

M


        1.庙号 皇帝死后,都要根据他在皇族中的世系,奉入祖庙祭祀,并追尊为某祖某宗,以显扬其在皇室宗亲中的地位。这种跟封建宗法祭祀相联系的称号,就是庙号。历代帝王均有庙号,如李渊创唐称高祖,其后有太宗、高宗、中宗等。一般来说,开国以及治平天下功勋卓著的皇帝称祖,其余承袭其位的称宗。清朝称祖的皇帝最多,努尔哈赤因“开国”称太祖,顺治因“入关定鼎”称世祖,康熙因“削平三藩”称圣祖。
        2.名字 名与字的合称。古人生而有名。“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说明“字”是古代男女成年后才加取的。“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与“名”相表里,故又称“表字”。字与名往往含义相近或相辅,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孔明”相近;岳飞,字鹏举,“飞”与“鹏举”相近。现代人大都有名无字,说到名字,通常指的仅仅是人名。
        

N


        1.年号 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起于汉代。无论是正统王朝,还是农民起义政权,只要有了国号,便会有年号,一个皇帝有多少年号并没有定制,武则天当皇帝十五年,就用了十三个年号,基本上年年改号。宋以前一帝多年号较为普遍,到明清时,基本上是一帝一年号。如清圣祖玄烨在位六十一年,用的年号是“康熙”,清高宗弘历在位六十年,用的年号是“乾隆”。我们今天称呼古代皇帝,元以前多称其谥号或庙号,如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明以后则多称其年号,如洪武帝、嘉靖帝、道光帝等。
        2.奴隶 奴隶社会的主要生产者。被奴隶主当作“会说话的工具”和私有财产,可任意买卖和屠杀,奴隶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奴隶的地位和贵族的地位一样,都是世袭的,奴隶所生的子女世代为奴。
        

Q


        1.七出 封建时代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即不顺父母、无子、淫佚、妒忌、恶疾、多言、盗窃。丈夫可以用其中的任何一条为借口,命妻子离去。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七出”充分体现了封建时代是男权的时代,妇女的地位极其低下。
        2.稽首 古代一种跪拜礼。“稽”,稽留,头至地多时的意思。“九拜”之中,“稽首”为“拜中最重”,臣拜君,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诏,拜愿,拜墓等,都必须用这跪拜礼中最重的礼节。
        3.谦称 古人在人际交往中凡提到自己时的称呼,常用的有鄙人、臣、仆、不才、不佞、不肖等。年轻者在年长者面前称“晚生”、“学生”、“后学”,老百姓在官吏面前称“小人”、“小民”,女子在别人面前称“妾”、“奴”、“奴家”等。清代满族官员对皇帝皇后自称“奴才”。古代即使地位显赫的帝王、诸侯也有谦称,称“孤”、“寡”,这本有小、少、单独的含义。后来,“孤家寡人”渐渐成为帝王的专用称呼,一般人反而不好用了。
        4.黔首 战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谓。贾谊《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5.妾 ①旧社会中的小妻、侧房、偏房。妾大都是买来的,不行婚姻之礼。所以妾以夫为男君,为家长,称老爷;以妻为女君,不得有任何侵侮的行为。②古代妇女自称的谦词。《孔雀东南飞》诗:“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依。”
        6.亲戚 ①古指父母亲兄弟姐妹等。《史记·五帝本纪》:“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张守节正义:“亲戚,谓父瞽叟、后母、弟象、妹颗手等也。”②指内外亲属。《礼记·曲礼上》:“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孔颖达注:“亲指族内,戚言族外。”后“亲戚”多专指族外姻戚。
        7.青庐 青布搭成的棚,古代举行婚礼时用。《酉阳杂俎·礼异》:“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孔雀东南飞》诗:“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S


        1.三从四德 古代歧视妇女和压迫妇女的封建礼教。“三从”指的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的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总之是要求妇女屈从男权,谨守所谓品德、辞令、仪态和手艺的“闺范”。
        2.三纲五常 “三纲”指的是封建社会中三种主要的道德关系,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是提网的总绳,纲举目张,为纲是居于主要或支配地位的意思。“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一》:“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三纲五常”是儒家用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
        3.三礼 ①古代指祭天、祭地、祭宗庙的礼节。《隋书·礼仪志一》:“唐虞之时,祭天之属为天礼,祭地之属为地礼,祭宗庙之属为人礼,故《书》云命伯夷典朕三礼。”②古代讲政治制度和礼仪制度的三部儒家经典,即《周礼》、《仪礼》、《礼记》。
        4.十二生肖 又称属相,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俗现象。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祸福,往往牵扯起来,特别是在婚配中男女属相很有讲究,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等说法。
        5.士 ①古代最低级的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国语·晋语四》:“大夫食邑,士食田。”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②古代四民之一。《汉书·食货志上》:“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
        6.谥号 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按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另起谥号,是为死后避讳其名。赐谥权掌握在王朝手中,赐谥对象为帝王、后妃、文武百官及其他重要人物,皇帝多得美谥,亡国废杀之君才可能被加以恶谥。皇帝谥号,唐以前大多一二字,如周文王、周武王,“文”、“武”即为谥号。唐以后谥号加长,清高宗(乾隆)的谥号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谥号虽长,重要的却往往是最后一个字,所以清高宗又简称“纯皇帝”。历朝给谥居多的是文武百官,三品以上才有得谥资格,大臣谥号往往形成定规,进士出身谥“文”,武臣有功谥“武”。古代还有民间私谥的现象,这是宗亲门生为表示对死者的崇敬和怀念而给予死者的谥号,往往缀以“先生”、“居士”等字样,寄托人们对死者的哀思。
        7.世子 周代天子、诸侯的嫡长子称“世子”。《白虎通·爵》:“所以名之为世子何?言欲其世世不绝也。”后世称继承王爷、诸侯爵位者的正式封号。
        8.庶人 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国君常以庶人赏赐臣下,他们的地位在士以下,工商皂隶之上。《国语·晋语四》:“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秦汉以后泛指没有官爵的平民。
        9.庶子 旧指非嫡妻所生的儿子。
        10.水葬 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丧葬形式,是将死者投入江河,任其沉浮漂流。这些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深谷大河之畔,以水为生,以鱼为食,视江河为生命的源泉与归宿。《南史·扶南国传》:“死者有四葬:水葬则投之江流;火葬则焚为灰烬;土葬则瘗埋之;鸟葬则弃之中野。”
        11.嗣子 ①古代诸侯之子居丧时的自称。后称嫡长子当嗣者为“嗣子”。《汉书·高后纪》:“嗣子,各袭其功位。”②旧时无子者以近支兄弟或他人之子为嗣,也称“嗣子”。
        

T


        1.天葬 又叫“鸟葬”。是中国南方以及西藏、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亲属将死者置于高山深谷,听凭鸟兽啄食。如尸体被食尽,则为善人,将得福升天;反之则为恶人,罪孽深重,要举行宗教仪式超度。
        2.图腾崇拜 原始氏族时期,各氏族往往将和自己氏族的生产和生活有特别密切关系的某种动植物或者生物,当做自己的祖先和神灵去崇拜,看作是本氏族的保护神。这种图腾既是崇拜对象,又被当作该氏族的标志和象征。中国图腾形象有一个衍化过程:最早是图腾的自身形象,如蛇、鸟、熊、虎;以后是半人半兽的图腾形象,如传说中的炎帝是人首牛身,女娲是人首蛇身;最后进一步神圣化,形成龙、凤等具有多种动物特征的综合性图腾形象,反映了华夏民族不断融合的过程。
        3.土葬 中国古代对死者的主要安葬方式。最先以土坑竖穴墓为主要墓葬形式,地表上没有明显的坟丘。以后为防潮,出现了坟丘式墓葬。战国时,在新的等级制度确定的同时,墓葬也有了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地下墓室中椁棺的数量和随葬品的多寡。同时,统治者对坟墓的外观也予以等级区分,帝王的坟墓专称“陵”,达官贵人以至一般庶民各按其地位和财势,构筑相当的坟墓。此外,墓上的附属建筑,除供墓祭用的享堂、祠堂外,有的还有华表、墓碑、石人、石兽等。
        

W


        1.挽歌 哀悼死者的歌。古代送葬的礼仪规定白衣执绋,绋是拉柩车的绳子,执绋者要唱挽歌。古乐府相和曲中的《蒿里》、《薤露》是常用的挽歌。《古今注·音乐》:“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二章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亦呼为挽歌。”
        2.万福 唐宋时妇女相见行礼,多口称“万福”,后亦以称妇女所行的敬礼。吴敬梓《儒林外史》:“沈琼枝看见两人气概不同,连忙接着,拜了万福。”
        3.巫术 幻想通过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人们实施影响与控制的法术。中国古代巫术相当发达,巫的权力很大,主要职司是奉祀天帝鬼神及为人祈福消灾,并兼事占卜、星历之术。其后职权逐渐缩小,演变成以装神弄鬼替入祈祷为职业的巫师。常能熟练演出巫术的固定程式,似各种夸张的动作,模拟种种必需的声音,伴以专门咒语,令人们上当受骗。
        4.“五服” 古代丧服共分为五个等级,俗称“五服”。即斩衰(cuī)、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以粗麻布为衣,麻布不缝边,表示不修饰,服丧期为三年,臣为君,子为父,妻妾为夫,都要服斩衰。齐衰由粗麻布制作,可缝边,服丧期有三年的,如父已卒子为母,母为长子;有一年的,如孙为祖父母,夫为妻;有五月的,如为曾祖父母;有三月的,如为高祖父母。大功用细麻做成,服丧期为九个月,如为堂兄弟,已婚的姑、姐妹等。小功丧服较为精细,服丧期为五个月,如为外祖父母、再从兄弟、堂姐妹等。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丧服更为精细,服丧期为三个月,凡疏远亲属、亲戚都服缌麻。
        5.五礼 古代指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礼制。吉礼为五礼之首,是有关祭祀的典礼,包括对天神、日月星辰、宗庙社稷、山林川泽以及四方百物的祀典等。凶礼是丧葬之礼仪以及对天灾人祸的哀吊。军礼有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大封等,包括军制、赋税、劳役、封疆经界等礼仪。宾礼是诸侯朝见天子的礼节,共有八种:朝、宗、觐、遇、会、同、问、视。嘉礼有饮食、昏冠、宾射、飨燕,脤(shèn)膰(tán)、贺庆等礼。礼仪之丰,举世闻名,故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X


        1.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席次 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如下:
        


        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3.相地术 俗称“看风水”。古时人们在选择宅基、坟地时,十分重视选地的风向山水,总认为合者有福禄,违者遭祸殃。“看风水”在中国古代影响极大,流行甚广,专营此道的职业者称“风水先生”。
        4.相术 推测人的气数、命运的法术。相法是根据人的面貌、五官、骨骼、气色、体态、手纹等可以推算吉凶、祸福、贫富、贵贱、寿命等。其中以面貌为主,又叫“相面”。
        5.小人 原指被统治的劳动人民,后成为“无德者”的称谓。《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6.姓氏 姓与氏的合称。“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由同一个老祖母传下来。“姓”字从女从生,表明出生的血缘关系,同姓不可通婚。“氏”为姓衍生的分支,男子称氏,“氏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男子的专称。春秋战国时,姓氏逐渐混同。到两汉,姓已基本确立,与现今通用的姓大致相仿。现代重大活动常有“按姓氏笔画为序”的提法,这里的“姓氏”指的就只是“姓”。中国姓氏最多时超过五千,到现代仍存在三千多个姓。
        7.悬棺葬 又叫“船棺葬”,古代南方民族的一种埋葬尸体的特殊方式。死者被装在船形棺内,置于悬崖峭壁之上,也有放置在高山洞穴之中,往往一半露于穴外,意在“人、兽不能侵犯”。有的尸体经天然风干,遂成木乃伊式的干尸。《游仙岩》诗:“岩有千年骨,梯悬万仞船。夜闻仙乐动,缥缈五云边。”
        8.殉葬 古代用活人或器物从葬。商代后期人殉的规模发展到惊人的地步,往往一次多达几十人乃至一百多人,殉葬者并不都是奴仆,也有死者的亲信,甚至有公主、公子殉葬的。以后人殉趋于低落,而以人俑、畜俑和实物模型等随葬的习俗大大发展起来,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坑,是这种葬俗的最早的登峰造极的典型例证。
        

Y


        1.亚父 谓仅次于父,表示极其尊敬的称呼。司马迁《鸿门宴》:“亚父南坐,亚父者,范增也。”范增为项羽主要谋士,功绩卓著,故被尊为“亚父”。
        2.养子 收养为己子的他人之子。《后汉书·顺帝纪》:“四年春二月丙子,初听中官得以养子为后,世袭封爵。”
        3.揖 拱手行礼,古时宾主相见的礼节。“揖”,推手。古揖礼根据对象的不同,推手有高、平、下之别。
        4.仪仗 古代帝王及官吏往往用煊赫、威严的仪仗来显示其权势及地位。皇帝出行,从朝廷官员到侍从护卫、鼓乐旗盖、车骑扇辇、清道杂役……往往超出数千人。仪仗的规格按各自品级的高低,自古以来均有严格的区别。清代品官仪仗中等级最高的是总督仪仗,用伞、扇、旗、枪、兵拳、雁翎刀、兽剑、鐄棍、铜棍、皮槊、回避牌、肃静牌等十七对。府、州、县官则只有一伞、一扇、二铜棍、二皮槊、二肃静牌。当仪仗队经过时,一般百姓甚至低级官员都必须回避、躲让,否则就要受到处罚。因此,古代仪仗制度实际上起到了维护统治者尊严和权势的作用,成为古代专制主义政治与等级制社会的象征。
        5.媵(yìng) 古代指随嫁,也指随嫁的人。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妻(嫡夫人),女方则以侄(兄弟之女)、娣(妹妹)随嫁,称为“媵”。嫡夫人是正妻,媵是非正妻,地位较“妾”要高。
        

Z


        1.再拜 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2.斋戒 古代遇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以使心地纯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主要是为思想集中、纯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之食物,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把斋戒同素食联系起来是佛教盛行之后的事,大约在东汉之后。《史记·滑稽列传》:“洗沐之,为治新缯绮縠衣,闲居斋戒。”
        3.占卜 古代人用来预测吉凶、推断命运的迷信手法。占卜依据天地万物的表征来确定吉凶。“占”是观察兆象,“卜”是用火灼龟壳取兆。历史较长、影响较大的占卜术有龟卜、蓍占、梦占、星占、丛辰、建除、骨相、六壬、算命等。由于对自然的依赖和对专制的屈从,古代人们特别迷信星相占卜。每一种意识形态产品,都同占卜有着深刻联系,如天文学同星占,医学、美术、文学同相术,哲学、数学同阴阳五行,数术、心理学同梦占等。
        4.昭穆 古代宗法制度。始祖以下的同族男子逐代先后相承地分为“昭”、“穆”两辈,隔代的字辈相同。《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这种昭、穆的区别,体现在宗庙、墓冢和祭祀上:始祖居中,昭的位次一律在左,穆的位次一律在右。《礼记·祭统》:“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
        5.自然崇拜 古代人们在不能征服和认识自然(如日月星辰、山川木石、鸟兽鱼虫、风雨雷电等)的时候,只能把它们当做有生命力的神灵加以顶礼膜拜,这种原始宗教信仰与活动,叫做自然崇拜。古代人们崇拜的自然神很多,大体分为三类:天体神、自然力神和灵物神。天体神主要有日神、月神,自然力神主要有雨师、风伯、雷公、云神等,灵物神有海神、江神、河神、山神、木神、石神、土神、火神、井神、鸟神、兽神等。
        6.宗法制 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以嫡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逐渐完备。政权、神权、族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
        7.宗庙 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祭祀祖宗的场所。宗庙在古代被视作国家的象征,因此宗庙祭祀特别受到重视。帝正宗庙数字不等,有五庙、六庙、七庙,也有建九庙的。贾谊《过秦论》:“一夫作乱而七庙隳。”宗庙祭祀有“月祭”、“四时之祭”和“殷祭”等。“月祭”在每月初一举行,叫“朝庙”。“四时之祭”在春夏秋冬分别举行,“春曰礿,夏曰禘(dì),秋曰尝,冬曰烝”。“殷祭”是规模盛大的宗庙祭祀,包括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宗庙大祭(祖祭)和每五年举行一次的诸祖神主的大合祭(袷祭)。
        8.宗子 世袭的嫡长子,称为“宗子”。他们掌握本族财产,负责本族的祭祀,管理本族成员,同时代表统治阶级统治和剥削人民。长期以来,地主阶级利用这种宗法制度以巩固政权、神权、族权、夫权。
        9.族 宗族、家族,表示亲属关系,是宗法制中的重要内容。为稳定阶级统治,古代亲属关系时间拉得远,范围扩大得大。《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己、子、孙、曾孙、玄孙,这是同姓之族。母族、妻族,是异姓之族。宗族之间,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族长用所谓宗规、族规、家规,包括残酷的肉刑甚至死刑,对其族人特别是贫苦农民和妇女,实行剥削压迫。
        10.尊称 古人在相互交往中称对方时,往往用尊称表示敬意。最早的尊称是“父”,人们尊称孔子叫仲尼父,通常说的“父老兄弟”中的“父”,也是对年长男子的尊称。范增曾被楚霸王项羽尊为“亚父”。古代常用的尊称有“公”、“子”、“长者”、“足下”、“君”等。古代君尊称臣为“卿”、“爱卿”,臣尊称君为“陛下”。古代尊称今天仍广泛使用的只有“先生”这一个,这是用以对师长、长者、有德行者的尊称。
        11.坐 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表示对人尊重,坐席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对人不敬。
        12.座次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时“左迁”,即表示贬官。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皇帝座位必是坐北向南。因此,古代常把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司马迁《鸿门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