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古代官职
中央官职 皇帝下有丞相(或称宰相)佐理朝政,统领百官。隋朝以后中央一般设六部分管政务,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为侍郎。
地方官职 大政区称郡、州或称省,长官分别称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抚。基层政权称县,县官称县令或知县。处于大政区和县之间称州(或府),长官称知州(知府)。
“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职名称。据历史记载,西周时期周王朝及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级。战国时期,不少国家沿用。上卿是当时最高的官职。
“九卿”之说始于秦、汉,指的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
具体一点来说,太常掌管宗庙祭祀与礼仪;光禄勋掌管宫廷的守卫和护从;卫尉负责宫门警卫工作;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狱、案件的审理等;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大鸿胪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负责外交及民族事务;宗正负责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务;大司农又名“治粟内史”或“大农令”,掌管谷货、租税、赋役、财政等;少府掌管山海池泽之税,以供养皇帝。到北魏时期,在正卿之下还设少卿,历代相沿,直到清末才废止。
“三公”之说也起始很早,为古代中央掌管军、政、监察的最高职官。周代即有“三公”,一说为司马、司徒、司空,亦称“三司”;一说为太师、太傅、太保。秦、西汉时则以丞相(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东汉则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唐、宋虽沿用此称,却无实际职务。明、清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仅是荣誉职衔。
六部 封建社会中央行政机构各部的合称。六部即吏部、户部(隋代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隋唐始设,六部属尚书省,历代沿置。元代六部改属中书省。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将六部直属皇帝。清末渐添新部,六部之名遂废。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都尉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如《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参(cān)军 “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丞相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刺史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史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地位渐低。司马迁曾做过太史令。
司马 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大夫(dà fū) 官名。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君王之下设有卿、大夫、士三级。商周时有大夫、乡大夫、遂大夫、朝大夫、冢大夫等;春秋时,晋有公族大夫;秦、汉两代有御史大夫、谏议大夫、光禄大夫、太中大夫等。至明、清废止此称。
大将军 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于战时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
学士 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白居易、欧阳修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大学士 官名。自唐到清,历代多设此职,但职权不一。唐天宝初,于崇玄署(管理释道的官署)置大学士一人,执掌释道,由宰相兼此职。后于集贤殿书院置大学士。五代后梁曾置金銮殿大学士。北宋时,学士中资历声望高者称大学士,多系荣衔。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以大学士代顾问之职(实际上已为宰相之职)。清代大学士官品提高,职任却不重要,设军机处后,权力为军机处所替代,唯其声望高的授大学士作为荣典。明代徐光启曾任东阁大学士。
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长史 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明清为王府属官。
锦衣卫 官署名。原为明代护卫皇宫的亲军,后演化为镇压异己的特务组织。朱元璋始设为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最高长官为指挥使,由功臣外戚充任。其所属之镇抚司分南北两部,北镇抚司专理诏狱,直接取旨行事,不加审讯,用刑尤为残酷。明中叶后与东西厂并称。
九品 古代官吏的等级。始于魏晋时,从一品至九品共九等;北魏时每品始分正、从,自四品起,正、从品又各分上、下阶,共分为30等;唐、宋文职与北魏同,武职自三品起即分上下。隋及元、明、清保留正、从品,而无上下阶之称,共18等。如清代的知县为正七品,知府是从四品。
节度使 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爵 古代王侯等级。周分五等:公、侯、伯、子、男;汉代只有王、侯二等;三国以后,历代封爵不尽相同,但同姓封王,异姓一般承周制封公、侯、伯、子、男。晋以后,爵号前加“开国”以示尊贵,不加者散爵。
军机处 官署名。清代辅佐皇帝的政策机构。雍正八年(1730年)用兵于西北,设军机房,三年后改称军机处,职无定员,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军机大臣,通称大军机。军机处职掌每日晋见皇帝,商讨处理军国要务,用面奉谕旨的名义对各部门各地方负责官员发布指示。宣统三年(1911年)内阁成立后撤销。
钦差大臣 官名。明、清时,凡由皇帝亲自派遣,出外办某专项重大事件的官员,皆以此称。
三省 隋、唐时代官名。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的合称,位在“三师”、“三公”之下。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
尚书郎 官名。东汉官制,取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协理朝政,初入台者为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为尚书郎,满三年称侍郎。魏晋以后,尚书省各曹长官通称尚书郎。
少府 官名。战国始置,秦、汉沿用,掌管山海池泽的收入和皇室工业制造,为“九卿”之一。自明以后,少府之职皆由宦官所管之机构掌握,清代归内务府,故一般以少府为内务府大臣的别称。唐代有例外,称县令为明府,县尉为令之佐,遂称为少府,沿及后代。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少府”即此。
侍从 封建王朝君王的顾问或某部长官顾问的统称。宋代称大学士至侍制为侍从官,因其伴君左右以备顾问。其后,六部尚书、侍郎、学士等皆称侍从或侍从官。
侍郎 中国官制名,创制于汉,被沿用到20世纪初。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
侍中 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中提到的郭攸之、费袆即是侍中。
侍御史 官名。秦代始置,汉沿秦制,在御史大夫下,或给事殿中,或举劾非法,或督察郡县,或奉钦命执行专项任务。晋以后又有殿中侍御史等名。历代沿用,一般可称为侍御。
经略使 为封建王朝边防的军事长官。唐贞观二年(628年)始设。后多由节度使兼任。宋称经略安抚使,兼职安抚边疆各族之务。明、清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平时不设,清代中期以后,此职废。
太守 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如《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宰相 官名。泛指封建朝廷主辅皇帝、总揽政务之臣,历代名称、权限大小各有所异。宰,主持也;相,辅佐也。秦和西汉宰相即相国或丞相;东汉司徒相当于丞相,与司空、太尉共掌政务;魏、晋以后,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以及重要的将军等官执政者为宰相,无定名也无定员;隋、唐定制,以三省长官,(即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为宰相;唐代中期以后,由君主主持选任他官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职衔,方为宰相。从此历代相沿。明代,曾以内阁大学士协理皇帝政务。清末,军机大臣成了事实上的宰相。
地方官职 大政区称郡、州或称省,长官分别称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抚。基层政权称县,县官称县令或知县。处于大政区和县之间称州(或府),长官称知州(知府)。
“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职名称。据历史记载,西周时期周王朝及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级。战国时期,不少国家沿用。上卿是当时最高的官职。
“九卿”之说始于秦、汉,指的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
具体一点来说,太常掌管宗庙祭祀与礼仪;光禄勋掌管宫廷的守卫和护从;卫尉负责宫门警卫工作;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狱、案件的审理等;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大鸿胪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负责外交及民族事务;宗正负责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务;大司农又名“治粟内史”或“大农令”,掌管谷货、租税、赋役、财政等;少府掌管山海池泽之税,以供养皇帝。到北魏时期,在正卿之下还设少卿,历代相沿,直到清末才废止。
“三公”之说也起始很早,为古代中央掌管军、政、监察的最高职官。周代即有“三公”,一说为司马、司徒、司空,亦称“三司”;一说为太师、太傅、太保。秦、西汉时则以丞相(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东汉则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唐、宋虽沿用此称,却无实际职务。明、清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仅是荣誉职衔。
六部 封建社会中央行政机构各部的合称。六部即吏部、户部(隋代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隋唐始设,六部属尚书省,历代沿置。元代六部改属中书省。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将六部直属皇帝。清末渐添新部,六部之名遂废。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都尉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如《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参(cān)军 “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丞相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刺史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史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地位渐低。司马迁曾做过太史令。
司马 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大夫(dà fū) 官名。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君王之下设有卿、大夫、士三级。商周时有大夫、乡大夫、遂大夫、朝大夫、冢大夫等;春秋时,晋有公族大夫;秦、汉两代有御史大夫、谏议大夫、光禄大夫、太中大夫等。至明、清废止此称。
大将军 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于战时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
学士 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白居易、欧阳修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大学士 官名。自唐到清,历代多设此职,但职权不一。唐天宝初,于崇玄署(管理释道的官署)置大学士一人,执掌释道,由宰相兼此职。后于集贤殿书院置大学士。五代后梁曾置金銮殿大学士。北宋时,学士中资历声望高者称大学士,多系荣衔。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以大学士代顾问之职(实际上已为宰相之职)。清代大学士官品提高,职任却不重要,设军机处后,权力为军机处所替代,唯其声望高的授大学士作为荣典。明代徐光启曾任东阁大学士。
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长史 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明清为王府属官。
锦衣卫 官署名。原为明代护卫皇宫的亲军,后演化为镇压异己的特务组织。朱元璋始设为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最高长官为指挥使,由功臣外戚充任。其所属之镇抚司分南北两部,北镇抚司专理诏狱,直接取旨行事,不加审讯,用刑尤为残酷。明中叶后与东西厂并称。
九品 古代官吏的等级。始于魏晋时,从一品至九品共九等;北魏时每品始分正、从,自四品起,正、从品又各分上、下阶,共分为30等;唐、宋文职与北魏同,武职自三品起即分上下。隋及元、明、清保留正、从品,而无上下阶之称,共18等。如清代的知县为正七品,知府是从四品。
节度使 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爵 古代王侯等级。周分五等:公、侯、伯、子、男;汉代只有王、侯二等;三国以后,历代封爵不尽相同,但同姓封王,异姓一般承周制封公、侯、伯、子、男。晋以后,爵号前加“开国”以示尊贵,不加者散爵。
军机处 官署名。清代辅佐皇帝的政策机构。雍正八年(1730年)用兵于西北,设军机房,三年后改称军机处,职无定员,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军机大臣,通称大军机。军机处职掌每日晋见皇帝,商讨处理军国要务,用面奉谕旨的名义对各部门各地方负责官员发布指示。宣统三年(1911年)内阁成立后撤销。
钦差大臣 官名。明、清时,凡由皇帝亲自派遣,出外办某专项重大事件的官员,皆以此称。
三省 隋、唐时代官名。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的合称,位在“三师”、“三公”之下。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
尚书郎 官名。东汉官制,取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协理朝政,初入台者为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为尚书郎,满三年称侍郎。魏晋以后,尚书省各曹长官通称尚书郎。
少府 官名。战国始置,秦、汉沿用,掌管山海池泽的收入和皇室工业制造,为“九卿”之一。自明以后,少府之职皆由宦官所管之机构掌握,清代归内务府,故一般以少府为内务府大臣的别称。唐代有例外,称县令为明府,县尉为令之佐,遂称为少府,沿及后代。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少府”即此。
侍从 封建王朝君王的顾问或某部长官顾问的统称。宋代称大学士至侍制为侍从官,因其伴君左右以备顾问。其后,六部尚书、侍郎、学士等皆称侍从或侍从官。
侍郎 中国官制名,创制于汉,被沿用到20世纪初。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
侍中 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中提到的郭攸之、费袆即是侍中。
侍御史 官名。秦代始置,汉沿秦制,在御史大夫下,或给事殿中,或举劾非法,或督察郡县,或奉钦命执行专项任务。晋以后又有殿中侍御史等名。历代沿用,一般可称为侍御。
经略使 为封建王朝边防的军事长官。唐贞观二年(628年)始设。后多由节度使兼任。宋称经略安抚使,兼职安抚边疆各族之务。明、清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平时不设,清代中期以后,此职废。
太守 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如《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宰相 官名。泛指封建朝廷主辅皇帝、总揽政务之臣,历代名称、权限大小各有所异。宰,主持也;相,辅佐也。秦和西汉宰相即相国或丞相;东汉司徒相当于丞相,与司空、太尉共掌政务;魏、晋以后,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以及重要的将军等官执政者为宰相,无定名也无定员;隋、唐定制,以三省长官,(即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为宰相;唐代中期以后,由君主主持选任他官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职衔,方为宰相。从此历代相沿。明代,曾以内阁大学士协理皇帝政务。清末,军机大臣成了事实上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