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与三色堇
牧羊人,倘若欢乐之神/降临你纯朴的心怀; /向他
奉献你永久的祈祷, /祈求他携带一位谦恭的宾客。
即使美神带着令人销魂的笑靥, /撩拨情怀的神态,还有欢快的面庞, /即使这些欺瞒了你迷离的双眼, /无声息掠走你不加提防的心。
如果在美好的心底, /高尚的美德不曾驻足, /不久这颗心将涨满忧伤, /迷途的双眼会充盈哀怨。
夏日的一天,远离他的蜂巢, /一只年轻幼稚的小蜜蜂, /轻轻扇动柔嫩的双翼, /飞舞着去探寻花的世界。
白日里,他一直醉心于戏耍。 /而当夜的帷幕慢慢拉开, /无人送来丰美的晚餐时, /一阵晕眩传遍他小小的身躯。
由本能推动着, 由本能牵引着, /他飞向花丛寻蜜。/在淙淙溪流的环抱中有一片多苔的草地, /草地上缀满了紫罗兰。
在缤纷的花丛中还开着一朵三色堇, /与紫罗兰虽属同宗,凋零时却更艳丽。 /它从慷慨的天空租借来/天鹅绒般的光洁和紫红的色泽。
它那耀眼的光彩, /天鹅绒般的光洁和紫红的色泽,/尽收入小蜜蜂——这外来客的惊异眼帘, /于是他便向着三色堇富饶的心底探去。
在依旧生机盎然的花丛中, /他雀跃着,但绝不只是用纤细的双足。 /这小爱人并未因夜色降临/就更温存更急切地要去会他的恋人。
他在那光洁的胸脯吮吸着香露时, /他的双眸并不比/初次品尝甘美的花粉时, /闪烁着更动人的光彩。
唉! 可怜他初涉人世的青春, /可怜他被美神奇妙的 咒符裹绕的心! /只有在高尚美德驻足的心底,/激情才会在心中荡漾。
在那儿他徒劳地苦苦地寻求美神,/却不曾感受到摄人心魄的魅力;/在那儿采撷不到蜜酒般的芬芳, /感觉到的只不过是对生命的无端消磨。
一只年迈体衰的蜂,一生中采撷了/几多明媚的春色,酿造了几多金色的蜜酒。/他无力的双翼、低垂的头颅, /看了让人怜爱、令人心伤。
“飞吧,多情的探险家, /带着聪敏的心儿, /去寻觅令你的双眸流光溢彩的美吧! /谁能微笑着赢取这颗本无提防的心, /谁就能微笑地看到心的搏动。
这朵朴素的紫罗兰,没有三色堇的娇艳, /没有可以炫耀的妍丽; /身上披着一袭未加装饰的/犹如天空般蔚蓝的衣裳;
身躯却洋溢着造物主赋予的芳馨,/它或许能使你疲惫的躯体复原。”/待老蜂话毕;这小小漫游者便摇摇晃晃地/朝着紫罗兰那芳香四溢的胸间飞去。
这是一篇反映生活哲理的诗体寓言。作者通过一只小蜜蜂在花的世界的探寻,通过对紫罗兰和三色堇的特性的描述,形象地阐述了“美的实质不在于表象妍丽”这个道理,从而引导人们去追求真正的美。
这篇诗体寓言,区别于伊索寓言的叙述简洁、精炼,而辞采华美,气氛浓郁,颇有特色。在写作上,它并不注重事件本身的情节,而是大量穿插主观评述的笔墨。从结构上看,大体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节)可以看作是“起兴”。它调动起你心中美好的企望,把你引入一个迷艨的情绪氛围之中。并且指出: 即使你受到美神的盼顾,如果“在美好的心底高尚的美德不曾驻足”,那么留下的仍然是忧伤和哀怨。——这就是本段的主旨,也是本则寓言所要表述的主题,并为下面的叙事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部分(4~16节)笔调陡然明朗起来,把读者从无端的情绪氛围中引出,领向“夏日的一天”,把你的视线牵向布满河岸的紫罗兰和缤纷的三色堇,让你也伴着年轻幼稚的小蜜蜂去戏耍、去寻觅。作者不惜笔墨地描写小蜜蜂醉心玩乐,以及他发现艳丽的三色堇后的惊异、雀跃和吮吸。然而,尽管三色堇斑斓绚丽,尽管它有着“天鹅绒般的光洁和紫红的色泽”,但它没有芳香,没有蜜,小蜜蜂对它的追求,终究落得个“生命的无端消磨”。这一大段颇象电影镜头的推拉转切,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小蜜蜂由兴奋、欢愉、渴望到疲惫、迷惘,从而充分表现了小蜜蜂之初涉人世的稚嫩。然后,及时地切入一只年迈老蜜蜂的镜头。这只老蜂有丰富的采撷、酿造生涯,对三色堇与紫罗兰的特性有深刻的把握,它知道那布满河岸的紫罗兰,虽没有可以炫耀的外表,却有芳馨宜人的品质。老蜜蜂热情地鼓励小蜜蜂去探索——去把握生活的真谛。终于,小蜜蜂听从了教诲,拖着疲惫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向着那紫罗兰飘溢香气的胸间飞去。
这篇寓言诗富有情韵,对比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也很有特色。三色堇与紫罗兰分别象征两种不同的美:一个是外表美而缺乏芬芳,即缺乏美德;一个是外表朴素而充满芬芳,即具有精神美。小蜜蜂与老蜜蜂分别象征涉世未深的少年和经验丰富的老人。作者通过两组形象对比,象老蜜蜂一样诱导人们去追寻飘溢香气的真正的美。
即使美神带着令人销魂的笑靥, /撩拨情怀的神态,还有欢快的面庞, /即使这些欺瞒了你迷离的双眼, /无声息掠走你不加提防的心。
如果在美好的心底, /高尚的美德不曾驻足, /不久这颗心将涨满忧伤, /迷途的双眼会充盈哀怨。
夏日的一天,远离他的蜂巢, /一只年轻幼稚的小蜜蜂, /轻轻扇动柔嫩的双翼, /飞舞着去探寻花的世界。
白日里,他一直醉心于戏耍。 /而当夜的帷幕慢慢拉开, /无人送来丰美的晚餐时, /一阵晕眩传遍他小小的身躯。
由本能推动着, 由本能牵引着, /他飞向花丛寻蜜。/在淙淙溪流的环抱中有一片多苔的草地, /草地上缀满了紫罗兰。
在缤纷的花丛中还开着一朵三色堇, /与紫罗兰虽属同宗,凋零时却更艳丽。 /它从慷慨的天空租借来/天鹅绒般的光洁和紫红的色泽。
它那耀眼的光彩, /天鹅绒般的光洁和紫红的色泽,/尽收入小蜜蜂——这外来客的惊异眼帘, /于是他便向着三色堇富饶的心底探去。
在依旧生机盎然的花丛中, /他雀跃着,但绝不只是用纤细的双足。 /这小爱人并未因夜色降临/就更温存更急切地要去会他的恋人。
他在那光洁的胸脯吮吸着香露时, /他的双眸并不比/初次品尝甘美的花粉时, /闪烁着更动人的光彩。
唉! 可怜他初涉人世的青春, /可怜他被美神奇妙的 咒符裹绕的心! /只有在高尚美德驻足的心底,/激情才会在心中荡漾。
在那儿他徒劳地苦苦地寻求美神,/却不曾感受到摄人心魄的魅力;/在那儿采撷不到蜜酒般的芬芳, /感觉到的只不过是对生命的无端消磨。
一只年迈体衰的蜂,一生中采撷了/几多明媚的春色,酿造了几多金色的蜜酒。/他无力的双翼、低垂的头颅, /看了让人怜爱、令人心伤。
“飞吧,多情的探险家, /带着聪敏的心儿, /去寻觅令你的双眸流光溢彩的美吧! /谁能微笑着赢取这颗本无提防的心, /谁就能微笑地看到心的搏动。
这朵朴素的紫罗兰,没有三色堇的娇艳, /没有可以炫耀的妍丽; /身上披着一袭未加装饰的/犹如天空般蔚蓝的衣裳;
身躯却洋溢着造物主赋予的芳馨,/它或许能使你疲惫的躯体复原。”/待老蜂话毕;这小小漫游者便摇摇晃晃地/朝着紫罗兰那芳香四溢的胸间飞去。
——约翰·朗霍恩寓言(艾琳译自慕尼黑威廉·芬克出 版社1978年版《寓言集》)
这是一篇反映生活哲理的诗体寓言。作者通过一只小蜜蜂在花的世界的探寻,通过对紫罗兰和三色堇的特性的描述,形象地阐述了“美的实质不在于表象妍丽”这个道理,从而引导人们去追求真正的美。
这篇诗体寓言,区别于伊索寓言的叙述简洁、精炼,而辞采华美,气氛浓郁,颇有特色。在写作上,它并不注重事件本身的情节,而是大量穿插主观评述的笔墨。从结构上看,大体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节)可以看作是“起兴”。它调动起你心中美好的企望,把你引入一个迷艨的情绪氛围之中。并且指出: 即使你受到美神的盼顾,如果“在美好的心底高尚的美德不曾驻足”,那么留下的仍然是忧伤和哀怨。——这就是本段的主旨,也是本则寓言所要表述的主题,并为下面的叙事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部分(4~16节)笔调陡然明朗起来,把读者从无端的情绪氛围中引出,领向“夏日的一天”,把你的视线牵向布满河岸的紫罗兰和缤纷的三色堇,让你也伴着年轻幼稚的小蜜蜂去戏耍、去寻觅。作者不惜笔墨地描写小蜜蜂醉心玩乐,以及他发现艳丽的三色堇后的惊异、雀跃和吮吸。然而,尽管三色堇斑斓绚丽,尽管它有着“天鹅绒般的光洁和紫红的色泽”,但它没有芳香,没有蜜,小蜜蜂对它的追求,终究落得个“生命的无端消磨”。这一大段颇象电影镜头的推拉转切,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小蜜蜂由兴奋、欢愉、渴望到疲惫、迷惘,从而充分表现了小蜜蜂之初涉人世的稚嫩。然后,及时地切入一只年迈老蜜蜂的镜头。这只老蜂有丰富的采撷、酿造生涯,对三色堇与紫罗兰的特性有深刻的把握,它知道那布满河岸的紫罗兰,虽没有可以炫耀的外表,却有芳馨宜人的品质。老蜜蜂热情地鼓励小蜜蜂去探索——去把握生活的真谛。终于,小蜜蜂听从了教诲,拖着疲惫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向着那紫罗兰飘溢香气的胸间飞去。
这篇寓言诗富有情韵,对比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也很有特色。三色堇与紫罗兰分别象征两种不同的美:一个是外表美而缺乏芬芳,即缺乏美德;一个是外表朴素而充满芬芳,即具有精神美。小蜜蜂与老蜜蜂分别象征涉世未深的少年和经验丰富的老人。作者通过两组形象对比,象老蜜蜂一样诱导人们去追寻飘溢香气的真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