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武穆遗文
[原文] (节选)
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历二百余战,虽未能远入荒夷,洗荡巢穴,亦且快国仇之万一。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鼓败虏,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
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嗣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北逾沙漠,喋血虏廷,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元虞,主上莫枕: 余之愿也。
军务倥偬,未遑修候。恭惟台履康吉,伏冀为国自珍!
近得谍报,知逆豫既废,虏仓卒未能镇备,河洛之民,纷纷扰扰。若乘此兴吊伐之师,则克复中原,指日可期。真千载一期也!乃庙议迄无定算,倘迟数月,事势将不可知矣! 窃惟阁下素切不共之愤,熟筹恢复之才,乞于上前力赞俞旨,则他日廓清华夏,当推首庸矣。
轻渎清严,不胜惶汗! 飞再顿首。
契勘金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闻之谍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
[鉴赏]
《岳武穆遗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南宋岳飞著。今有清乾隆间黄邦宁校刊本,8卷。包括奏疏、书启、诗词等,又附年谱、遗事等1卷。
岳飞(公元1103年—公元1142年),南宋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家贫力学,好《春秋左氏传》及孙武、吴起兵书。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人再度南侵,岳飞任少保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大败敌兵,进军朱仙镇(在今开封市南)。秦桧恐飞阻梗和议,一日内降十二道金字牌召还。次年以“莫须有”之罪杀害。岳飞一生征战,善于领兵治军。他重视选将,爱护士卒,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著称。金军叹服“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无专门军事著作遗留,其军事思想,治军方略,散见于书启、奏疏、诗词等。
一、《五岳祠盟记》是作者转战途中,题写在宜兴五岳祠墙壁上的誓词。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金兵再次进攻常州(今江苏常州市),岳飞率部迎敌,六战六捷。金兵统帅兀术逃回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岳飞在牛头山设埋伏,出奇兵大破金军。兀术逃窜淮西,岳飞乘胜收复了建康城(《宋史》本体)。观文中“建康之城,一鼓败虏”诸句,可知是这次胜仗之后所作。此文披肝沥胆,豪迈雄健,充满强烈的感发力量。
“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文章在对从军以来战斗经历的回忆中落笔,气势极壮。“中原板荡,夷狄交侵”写出当年中原地区异族侵扰,社会动乱的局面。《板》、《荡》原是《诗经·大雅》反映周代动乱的二篇古诗,后世就用“板荡”二字形容社会的动乱。作者正是激于民族义愤,投身抗金救国的事业。“发愤河朔,起自相台”,说自己从河朔相州的家乡奋起参军。河朔,指黄河以北的地区。相州而称作相台,是因为后汉时曹操在此地建筑了铜雀台的缘故。古代男子年至二十要束发加冠,表示成年。岳飞从军在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刚好是加冠的年纪。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己经身历二百多次战斗。虽未能尽如人愿,也可以稍慰我心了。笔触所至,洋溢着一个爱国将士的自豪之情。
接下来,以“今又”二字提起,转进一层,简括地写出收复建康一战。“一旅孤军”言军队数量很少。《宋史·岳飞传》谓“(建炎)四年,兀术攻常州,宜兴令迎飞移屯焉。”可见这次战斗是从宜兴起兵的,所以这里说“振起宜兴”。在上面一段中,一面回顾战绩,写“发愤河朔”,写“振起宜兴”,一面又时时以尚未实现的远大目标自勉,恨“未能远入荒夷,洗荡巢穴”,“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表达出奋勇进击的强烈愿望。
第二段“故且”一转,立下哲言:首先“养兵休卒,蓄锐待敌”;随即“喋血虏廷,尽屠夷种”;最终实现“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的抱负。本文一气贯注,奔泻而下,处处表现了高昂的爱国热情,表现了消灭敌人,恢复中原的决心和信心,读来令人鼓舞,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二、《遗札》是南宋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伪大齐皇帝刘豫被金人废黜,当时在抗金前线的岳飞于军务倥偬中立即致书南宋当权者,建议乘此良机,兴师北伐,一举收复中原。言词恳切,报国激情溢于辞表。
起首是问候语。“军务倥偬,未遑修候。恭惟台履康吉,伏冀为国自珍!”大意说,无奈军务繁冗急迫,来不及致书问候,惟愿您饮食起居,一切康平,请为国家保重身体。这封信大约是写给朝廷的一位要员的。故而有“为国自珍”之语,含有推许对方“身系社稷重任”的意味,当然只为表示谦敬的态度而已。
文章层层剖析,条理明晰。“近得谍报,知逆豫既废,虏仓卒未能镇备,河洛之民,纷纷扰扰。”刘豫被废,敌伪遑遑,民心忧忧。不需再着一字,已把形势说透。刘豫,原任济南知府,后来降金,金人册为皇帝,国号大齐,都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地),僭位八年,配合金兵攻宋屡遭失利,为金人废黜而死。“若乘此兴吊伐之师,则克复中原,指日可期。真千载一期也!”提出建议。乘敌之敝,吊民伐罪,克复中原,这是非常有胆识的见解。“指日可期”,语气间充满自信。“千载一期(遇)”感叹机会难得,不可坐失。为强调抓住时机对于取胜的重要性,敦促执政早作决策,作者又反面作一假设:“乃庙议迄无定算,倘迟数月,事势将不可知矣!”真是刻不容缓。庙议,指朝廷商议决策。建议的主要内容已经写出,为了争取对方的支持以不误国事,下面又作一番鼓励。“素切不共之愤,熟筹恢复之才”,谓对方亦痛恨不共戴天的敌人(金人),而且是谋划恢复故国大计的贤才。“乞于上前力赞俞(御)旨,则他日廓清华夏,当推首庸矣。”请求对方在皇帝面前悉力支持兴师北进的主张。说如果此议为朝廷采纳,那么中原收复之日,阁下当推为首功。“力赞俞旨”,把恢复故土说成皇帝的意志,是表敬的婉辞。事实上,宋高宗赵构贪生怕死,又为佞臣迷惑,只图苟且一日便满足了,哪里有心谈什么恢复故疆?果然,此书写出后,朝廷并没有采纳岳飞的意见。而作者在信中言“迄无定算”,等等,似意识到进言之难了。结尾以谦敬之语作结。
这篇短简不过百十字,却写得言辞恳切,充满昂扬健武的气概。直截了当,屡用感叹之语,尤其是文字洗炼畅达,可称军事范文。
三、《乞止班师诏奏略》是一份珍贵的史料,它对于了解当时宋金两国的战略形势。岳飞的处境及最后被害的原因,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兵大举南侵,岳飞率军经过苦战,在郾城(今属河南省)大败金兵。金兵都元帅宗弼退驻临颍(今河南省中部),岳飞派遣杨再兴率3百骑兵突击,杀敌2千余人,战况激烈异常,杨再兴战死,身上中箭百余。后张宪率部增援,击败宗弼,追杀15里。宗弼退至颍昌,岳云率骑兵8百与之决战,步兵从左右两翼助攻,杀金兵副统帅。接着岳飞亲率大军在朱仙镇再创敌军,宗弼退守汴京。朱仙镇距开封仅45里,且敌军屡战屡败,“锐气沮丧”。形势对宋军十分有利。然而,正当这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宋高宗却下诏班师。岳飞为此而写下这篇奏略。作为一位久战沙场的杰出军事家,他向皇帝简略而具体地分析了战况,指出了宋军的有利条件:其一,敌军屡经战败,锐气己丧失殆尽。其二,情报表明,敌军已不想固守汴京,准备渡河北撤。其三,中原沦陷区义军烽起,金人统治己摇摇欲坠。其四,宋军士气极盛。因此岳飞提出了“功及垂成”的结论。这里的“功”。不仅是指克复旧京,平定中原,还包含着直捣黄龙府的决心。
但是,这篇奏略换来的却是一道又一道催促班师的严令,而一场陷害忠良的阴谋也已经酝酿成熟。岳飞被迫回到京师,遂以“莫须有”之罪名就戮于风波亭,造成了一桩震惊千古的大冤案。这一冤案的真正罪魁祸首,其实不是秦桧,而是宋高宗。他之所以要杀害岳飞,阻止北进,完全是出于一种阴暗心理。一方面,对武将的不信任,乃是其先祖赵匡胤的祖传家法。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倘如北进成功,迎还被掳去的钦宗,他的皇位又怎么办?明人文徵明吊岳飞的《满江红》词云:“但徽钦一返,此身谁属?”正是诛心之论。所以,岳飞这篇奏略对高宗来说,引起的不是欢快之情,而是恐慌之意。因此,它反而催促高宗加快了谋害岳飞的步伐。作为历史的见证,这篇奏略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遗憾。
从文章本身来说,岳飞当时作为大军统帅,身系天下,当然无暇细细考究。但它自然而然形成一种特殊的风格。全文不过78个字,却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当前的战局、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对形势变化的预见、对皇帝的恳切期待。句句从大处落笔,极其简练明快,同时显露了作者既为胜利而兴奋、又因皇帝的班师诏令深感不安的复杂心情。真所谓大将风度,烈士情怀。古人常用“掷地作金石声”称誉好文章,此足以当之。
五岳祠盟记
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历二百余战,虽未能远入荒夷,洗荡巢穴,亦且快国仇之万一。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鼓败虏,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
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嗣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北逾沙漠,喋血虏廷,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元虞,主上莫枕: 余之愿也。
遗 札
军务倥偬,未遑修候。恭惟台履康吉,伏冀为国自珍!
近得谍报,知逆豫既废,虏仓卒未能镇备,河洛之民,纷纷扰扰。若乘此兴吊伐之师,则克复中原,指日可期。真千载一期也!乃庙议迄无定算,倘迟数月,事势将不可知矣! 窃惟阁下素切不共之愤,熟筹恢复之才,乞于上前力赞俞旨,则他日廓清华夏,当推首庸矣。
轻渎清严,不胜惶汗! 飞再顿首。
乞止班师诏奏略
契勘金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闻之谍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
[鉴赏]
《岳武穆遗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南宋岳飞著。今有清乾隆间黄邦宁校刊本,8卷。包括奏疏、书启、诗词等,又附年谱、遗事等1卷。
岳飞(公元1103年—公元1142年),南宋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家贫力学,好《春秋左氏传》及孙武、吴起兵书。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人再度南侵,岳飞任少保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大败敌兵,进军朱仙镇(在今开封市南)。秦桧恐飞阻梗和议,一日内降十二道金字牌召还。次年以“莫须有”之罪杀害。岳飞一生征战,善于领兵治军。他重视选将,爱护士卒,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著称。金军叹服“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无专门军事著作遗留,其军事思想,治军方略,散见于书启、奏疏、诗词等。
一、《五岳祠盟记》是作者转战途中,题写在宜兴五岳祠墙壁上的誓词。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金兵再次进攻常州(今江苏常州市),岳飞率部迎敌,六战六捷。金兵统帅兀术逃回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岳飞在牛头山设埋伏,出奇兵大破金军。兀术逃窜淮西,岳飞乘胜收复了建康城(《宋史》本体)。观文中“建康之城,一鼓败虏”诸句,可知是这次胜仗之后所作。此文披肝沥胆,豪迈雄健,充满强烈的感发力量。
“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文章在对从军以来战斗经历的回忆中落笔,气势极壮。“中原板荡,夷狄交侵”写出当年中原地区异族侵扰,社会动乱的局面。《板》、《荡》原是《诗经·大雅》反映周代动乱的二篇古诗,后世就用“板荡”二字形容社会的动乱。作者正是激于民族义愤,投身抗金救国的事业。“发愤河朔,起自相台”,说自己从河朔相州的家乡奋起参军。河朔,指黄河以北的地区。相州而称作相台,是因为后汉时曹操在此地建筑了铜雀台的缘故。古代男子年至二十要束发加冠,表示成年。岳飞从军在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刚好是加冠的年纪。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己经身历二百多次战斗。虽未能尽如人愿,也可以稍慰我心了。笔触所至,洋溢着一个爱国将士的自豪之情。
接下来,以“今又”二字提起,转进一层,简括地写出收复建康一战。“一旅孤军”言军队数量很少。《宋史·岳飞传》谓“(建炎)四年,兀术攻常州,宜兴令迎飞移屯焉。”可见这次战斗是从宜兴起兵的,所以这里说“振起宜兴”。在上面一段中,一面回顾战绩,写“发愤河朔”,写“振起宜兴”,一面又时时以尚未实现的远大目标自勉,恨“未能远入荒夷,洗荡巢穴”,“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表达出奋勇进击的强烈愿望。
第二段“故且”一转,立下哲言:首先“养兵休卒,蓄锐待敌”;随即“喋血虏廷,尽屠夷种”;最终实现“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的抱负。本文一气贯注,奔泻而下,处处表现了高昂的爱国热情,表现了消灭敌人,恢复中原的决心和信心,读来令人鼓舞,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二、《遗札》是南宋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伪大齐皇帝刘豫被金人废黜,当时在抗金前线的岳飞于军务倥偬中立即致书南宋当权者,建议乘此良机,兴师北伐,一举收复中原。言词恳切,报国激情溢于辞表。
起首是问候语。“军务倥偬,未遑修候。恭惟台履康吉,伏冀为国自珍!”大意说,无奈军务繁冗急迫,来不及致书问候,惟愿您饮食起居,一切康平,请为国家保重身体。这封信大约是写给朝廷的一位要员的。故而有“为国自珍”之语,含有推许对方“身系社稷重任”的意味,当然只为表示谦敬的态度而已。
文章层层剖析,条理明晰。“近得谍报,知逆豫既废,虏仓卒未能镇备,河洛之民,纷纷扰扰。”刘豫被废,敌伪遑遑,民心忧忧。不需再着一字,已把形势说透。刘豫,原任济南知府,后来降金,金人册为皇帝,国号大齐,都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地),僭位八年,配合金兵攻宋屡遭失利,为金人废黜而死。“若乘此兴吊伐之师,则克复中原,指日可期。真千载一期也!”提出建议。乘敌之敝,吊民伐罪,克复中原,这是非常有胆识的见解。“指日可期”,语气间充满自信。“千载一期(遇)”感叹机会难得,不可坐失。为强调抓住时机对于取胜的重要性,敦促执政早作决策,作者又反面作一假设:“乃庙议迄无定算,倘迟数月,事势将不可知矣!”真是刻不容缓。庙议,指朝廷商议决策。建议的主要内容已经写出,为了争取对方的支持以不误国事,下面又作一番鼓励。“素切不共之愤,熟筹恢复之才”,谓对方亦痛恨不共戴天的敌人(金人),而且是谋划恢复故国大计的贤才。“乞于上前力赞俞(御)旨,则他日廓清华夏,当推首庸矣。”请求对方在皇帝面前悉力支持兴师北进的主张。说如果此议为朝廷采纳,那么中原收复之日,阁下当推为首功。“力赞俞旨”,把恢复故土说成皇帝的意志,是表敬的婉辞。事实上,宋高宗赵构贪生怕死,又为佞臣迷惑,只图苟且一日便满足了,哪里有心谈什么恢复故疆?果然,此书写出后,朝廷并没有采纳岳飞的意见。而作者在信中言“迄无定算”,等等,似意识到进言之难了。结尾以谦敬之语作结。
这篇短简不过百十字,却写得言辞恳切,充满昂扬健武的气概。直截了当,屡用感叹之语,尤其是文字洗炼畅达,可称军事范文。
三、《乞止班师诏奏略》是一份珍贵的史料,它对于了解当时宋金两国的战略形势。岳飞的处境及最后被害的原因,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兵大举南侵,岳飞率军经过苦战,在郾城(今属河南省)大败金兵。金兵都元帅宗弼退驻临颍(今河南省中部),岳飞派遣杨再兴率3百骑兵突击,杀敌2千余人,战况激烈异常,杨再兴战死,身上中箭百余。后张宪率部增援,击败宗弼,追杀15里。宗弼退至颍昌,岳云率骑兵8百与之决战,步兵从左右两翼助攻,杀金兵副统帅。接着岳飞亲率大军在朱仙镇再创敌军,宗弼退守汴京。朱仙镇距开封仅45里,且敌军屡战屡败,“锐气沮丧”。形势对宋军十分有利。然而,正当这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宋高宗却下诏班师。岳飞为此而写下这篇奏略。作为一位久战沙场的杰出军事家,他向皇帝简略而具体地分析了战况,指出了宋军的有利条件:其一,敌军屡经战败,锐气己丧失殆尽。其二,情报表明,敌军已不想固守汴京,准备渡河北撤。其三,中原沦陷区义军烽起,金人统治己摇摇欲坠。其四,宋军士气极盛。因此岳飞提出了“功及垂成”的结论。这里的“功”。不仅是指克复旧京,平定中原,还包含着直捣黄龙府的决心。
但是,这篇奏略换来的却是一道又一道催促班师的严令,而一场陷害忠良的阴谋也已经酝酿成熟。岳飞被迫回到京师,遂以“莫须有”之罪名就戮于风波亭,造成了一桩震惊千古的大冤案。这一冤案的真正罪魁祸首,其实不是秦桧,而是宋高宗。他之所以要杀害岳飞,阻止北进,完全是出于一种阴暗心理。一方面,对武将的不信任,乃是其先祖赵匡胤的祖传家法。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倘如北进成功,迎还被掳去的钦宗,他的皇位又怎么办?明人文徵明吊岳飞的《满江红》词云:“但徽钦一返,此身谁属?”正是诛心之论。所以,岳飞这篇奏略对高宗来说,引起的不是欢快之情,而是恐慌之意。因此,它反而催促高宗加快了谋害岳飞的步伐。作为历史的见证,这篇奏略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遗憾。
从文章本身来说,岳飞当时作为大军统帅,身系天下,当然无暇细细考究。但它自然而然形成一种特殊的风格。全文不过78个字,却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当前的战局、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对形势变化的预见、对皇帝的恳切期待。句句从大处落笔,极其简练明快,同时显露了作者既为胜利而兴奋、又因皇帝的班师诏令深感不安的复杂心情。真所谓大将风度,烈士情怀。古人常用“掷地作金石声”称誉好文章,此足以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