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之仁者无敌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梁惠王上》)
【鉴赏】 梁惠王一心想重振魏国昔日雄风,于是向孟子请教强国之道。孟子抓住他想急于报仇的心理,为他宣扬了仁政之法,并提出来“仁者无敌”的观点。
面对在诸侯争斗中的屡屡失败,梁惠王急切地想恢复当初的霸权,以报仇雪耻。但孟子避而不谈梁惠王心中希望的霸道,转而给他分析了仁政的种种表现以及好处,想用王道来打动他。他首先给梁惠王一颗定心丸:统一天下不在于所据土地的大小,所据土地不过百里也可以统一天下。孟子多次提到“百里而王”的观点,这一看法是他通过考察历史上的汤和文王而得出的结论,他说:“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公孙丑上》)孟子相信,只要君王用德行来施行仁政,那么小国也能统一天下。接下来,孟子概述了仁政的具体做法:减免刑罚,减轻税收,百姓深耕细作;年轻人在空闲时间培养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为人尽心、待人诚实的美德,做到在家侍奉父兄,在朝尊重上级。其中,孟子把富民放在第一位,把教民作为富民之后的必要手段。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当不少国家盲目发展军事,采取战争掠夺的方式增加财富,孟子则再次强调了农业生产对增加国民财富的重要意义,这种观点在国家治理方面无疑是正确的。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仪,孟子也十分赞同这一观点,因此他提出在闲暇之余对百姓进行孝悌忠信等道德教育,从而实现德治。百姓无财谈不上养德,有财而不养德,社会也会混乱,孟子认为只要做到了以上这些,那么就是用木棒也能抵抗秦、楚的坚甲利兵。这种并不现实的想法背后,体现了孟子对仁政的高度热情和绝对信任,从而被司马迁批评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孟子从理论上推测,我行仁政,而敌方行暴政,那么以仁政征讨暴政,胜利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他告诉梁惠王,仁政无敌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不休,各国兼并不断,统治者崇尚武力,战争成为了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孟子抛弃武力而追求仁义道德,的确有迂远而不合时势的性质,这注定其主张不可能在当时实现。但仁义、德行、孝悌、忠信以及和平,这些都属于普世价值,是人类在进步中不断争取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孟子又是一个擎着明灯的守夜人。并且,孟子能在激进的社会潮流中保持内心的清醒,坚持自己的信仰,不随波逐流,这种独立的人格和执着的勇气,也成为了后世许多志士仁人心中的楷模。孟子所秉持的仁政、民本思想也穿越了历史长河,后世那些英明的统治者们无不利用仁政调节社会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从而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政权。
-
《孟子》之专心致志
[2018-11-24]
-
《孟子》之人性善恶之辩
[2018-11-24]
-
《孟子》之德行与富贵
[2018-11-24]
-
《孟子》之权变之道
[2018-11-24]
-
《孟子》之知错速改
[201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