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之推不言禄
题解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文公重耳在流亡十九年后回国即位,并赏赐流亡时一直追随着他、为他出谋划策的人。其间,别人都居功邀赏,唯介之推“不言禄”,晋文公也就没有想到他。因此,介之推曾一度产生了情绪上的波动,后通过与其母的交谈,坚定了自己的思想,最终隐居山林,直至生命终结。晋文公为弥补自己的过错,并抚慰心地善良的人,特封绵上为介之推的祭田。
原文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译文
晋文公赏赐曾跟从他逃亡的人,介之推没提爵禄的事,爵禄也就没有给他。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是谁?这实在是上天安排哪,而那几个随从他逃亡的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骗人吗?盗窃别人的财物,还叫他做小偷,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下面的人赞美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励他们的欺诈,上下相互欺骗,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
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爵禄?就这样死了,怨谁?”介之推回答说:“明知是错误而效法它,罪过更要加重了。而且我发出过怨言,决不吃国君的俸禄。”他的母亲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言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为了显露自己了。”他的母亲说:“能够像你说的这样去做吗?我和你一块隐居。”于是母子俩隐居到死为止。
晋文公寻找介之推没有找到,就把绵上作为他的封地,说:“以此铭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心地善良的人。”
赏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文公返晋,众臣争相请赏,正是反映了这种追求名利的世俗思想;而介之推“不言禄”,超脱了纷争之外,可见其境界是高人一筹的。然而,当众人论功封赏、文公考虑欠周,把介之推漏赏时,实际上也发表了一番议论,即反映了其对争功邀赏者的鄙视,也表达了他自己的愤慨不平。其母见微知著,针对儿子心理三番设问,意在考验儿子是否坚决。人物的思想心理便在其三问中逐步展现出来。先是语气激烈,有埋怨情绪;接着语气缓和,有为难情绪;最后态度明朗,不言禄求显,决意归隐。文章不足二百字,却把人物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人物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笔法新奇,值得称道。需要指出的是:介之推的归隐是儒家型的归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形象具有一定代表性,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正直和清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文公重耳在流亡十九年后回国即位,并赏赐流亡时一直追随着他、为他出谋划策的人。其间,别人都居功邀赏,唯介之推“不言禄”,晋文公也就没有想到他。因此,介之推曾一度产生了情绪上的波动,后通过与其母的交谈,坚定了自己的思想,最终隐居山林,直至生命终结。晋文公为弥补自己的过错,并抚慰心地善良的人,特封绵上为介之推的祭田。
原文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译文
晋文公赏赐曾跟从他逃亡的人,介之推没提爵禄的事,爵禄也就没有给他。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是谁?这实在是上天安排哪,而那几个随从他逃亡的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骗人吗?盗窃别人的财物,还叫他做小偷,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下面的人赞美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励他们的欺诈,上下相互欺骗,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
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爵禄?就这样死了,怨谁?”介之推回答说:“明知是错误而效法它,罪过更要加重了。而且我发出过怨言,决不吃国君的俸禄。”他的母亲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言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为了显露自己了。”他的母亲说:“能够像你说的这样去做吗?我和你一块隐居。”于是母子俩隐居到死为止。
晋文公寻找介之推没有找到,就把绵上作为他的封地,说:“以此铭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心地善良的人。”
赏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文公返晋,众臣争相请赏,正是反映了这种追求名利的世俗思想;而介之推“不言禄”,超脱了纷争之外,可见其境界是高人一筹的。然而,当众人论功封赏、文公考虑欠周,把介之推漏赏时,实际上也发表了一番议论,即反映了其对争功邀赏者的鄙视,也表达了他自己的愤慨不平。其母见微知著,针对儿子心理三番设问,意在考验儿子是否坚决。人物的思想心理便在其三问中逐步展现出来。先是语气激烈,有埋怨情绪;接着语气缓和,有为难情绪;最后态度明朗,不言禄求显,决意归隐。文章不足二百字,却把人物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人物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笔法新奇,值得称道。需要指出的是:介之推的归隐是儒家型的归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形象具有一定代表性,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正直和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