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①,具官欧阳修②,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至 于太清③,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 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此自古 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 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其轩昂磊落,突 兀峥嵘④,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 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 磷飞萤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而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 嘤⑥。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与鼯鼪⑦?此自 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 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 觉临风而陨涕者⑧,有愧夫太上之忘情。尚飨⑨!
【注释】①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即1067年。维,发语词。治平,北宋英宗赵 曙的年号。②具官:官衔的省称。唐宋时,在公文函牍和其他应用文中,常把应写 明的官职品级简写为“具官”,抄正时再详细写上。③太清:地名,在今河南商丘 东南,这里指石曼卿的墓地。④峥(zhēng)嵘(róng):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指石 曼卿的才气、品格出众。⑤走磷:指磷火飘散。人的骨骼中含有磷,骨骸中的磷在 空气中氧化,会发出微弱的淡绿色的光,俗称鬼火。⑥踯(zhí)躅(zhú):徘徊不 前。咿(yī)嘤(yīng):本是小儿学语的声音,这里是形容鸟类悲鸣。⑦鼯 (wú): 鼯鼠,形似松鼠,俗称飞鼠。鼪(shēng):黄鼠狼,俗称黄鼬。⑧陨(yǔn)涕:落 泪。⑨尚飨:祭文的套语,即请死者、鬼神享用祭品。尚,表示劝勉、希望的语气 词。飨,同“享”。
【鉴赏】石曼卿(994—1041),名延年,先世为幽州人,后迁居宋州宋 城(今河南商丘)。宋真宗时,官至大理寺丞,仁宗时,迁太子中允。为人 倜傥,任气节,通大略,善于写诗,工于书法,《宋史》本传说:“为文劲健, 于诗最工而善书。”但一生境遇不佳,才干未能施展,不得志,因而愤世嫉 俗,蔑视礼法。欧阳修对他极为推崇和赞许,两人交往甚密。石曼卿死时 年仅四十七岁,二十六年后,欧阳修为他撰写墓志铭,对他遭遇冷落,怀才 不遇,深表同情。文章没有对死者的生平作介绍,也没有追忆两人交往的 旧事,而是直接在墓地抒发对亡友深切的悼念之情,不落一般祭文的 俗套。
文章声力沉痛,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亡友的深切悼念之情。以简练的 笔墨,渲染浓重的抒情气氛,三呼曼卿,感慨一层比一层深,用笔之处,感 情如洪水一般涌出,搁笔之处,感念往昔,感情如溪流缓缓前行。
一呼曼卿,赞扬他“生为英杰,死为英杰”,虽然形体已经消失,但是名 声千古流传。作者自慰“自古圣贤,莫不皆然”,实则是一种低回的凄咽。 二呼曼卿,赞扬他气度不凡,为人光明磊落,死后本应该化成金玉中的精 华,长成千尺的青松,或长成九茎的灵芝,但如今墓前却满目凄怆,杂草丛 生,更难以想象千百年以后,墓地是否会成为狐貉与鼯鼪的洞穴。至此, 作者的心情已是沉痛至深,但作者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笔力一转,说“自 古圣贤亦皆然”,与前文一样,凄然自慰。三呼曼卿,说自己本明白世间盛 衰的道理,但终不能忘情,感念往昔,更无法抑制悲痛之情。本不应该悲 伤,却止不住地悲伤,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 卷十评论道:“篇中三提曼卿:一叹其声名卓然不朽,一悲其坟墓满目凄 凉,一叙己交情伤感不置。文亦轩昂磊落、突兀峥嵘之甚。”
这是欧阳修享有盛誉的一篇文章,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感情深切,笔 力沉痛,如同与友人谈心一样,感人肺腑;二是形式新颖,用散文的句法写 韵文,骈散兼施,句式灵活,富于变化,在古代散文中为数不多。
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286-2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