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辋川图记》
是图①,唐、宋、金源诸画谱皆有②,评识者谓惟李伯时山庄可以比 之③,盖维平生得意画也。癸酉之春,予得观之。唐史暨维集之所谓 “竹馆”“柳浪”等皆可考④,其一人与之对谈或泛舟者,疑裴迪也⑤。江 山雄胜,草木润秀,使人徘徊抚卷而忘倦,浩然有结庐终焉之想,而不 知秦之非吾土也。物之移人观者如是。而彼方以是自嬉者,固宜疲精 极思而不知其劳也⑥。
呜呼! 古人之于艺也,适意玩情而已矣⑦。若画,则非如书计乐舞 之可为修己治人之资⑧,则又所不暇而不屑为者。魏晋以来,虽或为 之,然而如阎立本者⑨,已知所以自耻矣。维以清才位通显,而天下复 以高人目之,彼方偃然以前身画师自居,其人品已不足道。然使其移 绘一水一石一草一木之精致,而思所以文其身,则亦不至于陷贼而不 死,苟免而不耻。其紊乱错逆如是之甚也。岂其自负者固止于此,而 不知世有大节,将处己于名臣乎?斯亦不足议者。
予特以当时朝廷之所以享盛名,而豪贵之所以虚左而迎⑩,亲王之 所以师友而待者,则能诗能画、背主事贼之维辈也。如颜太师之守孤 城,倡大义,忠诚盖一世,遗烈振万古,则不知其作何状。其时事可知 矣! 后世论者,喜言文章以气为主,又喜言境因人胜,故朱子谓维诗虽 清雅,亦萎弱少气骨;程子谓绿野堂宜为后人所存,若王维庄,虽取而 有之可也。呜呼! 人之大节一亏,百事涂地,凡可以为百世之甘棠者, 而人皆得以刍狗之(11)。彼将以文艺高逸自名者,亦当以此自反也。
予以他日之经行,或有可以按之,以考夫俯仰间已有古今之异者,欲 如韩文公《画记》,以谱其次第之大概而未暇,姑书此于后。庶几士大夫 不以此自负,而亦不复重此,而向之所谓豪贵王公,或亦有所感而知所趋 向焉。
三月望日记。
【注释】①是图:此图,指王维《辋川图》。②金源:指金国。画谱:记述评论 绘画艺术的书。③李伯时:名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宋代著名画家,曾作《山 庄图》。④唐史:指新旧两《唐书》。维集:王维诗文集《王右丞集》。竹馆、柳浪: 皆为蓝田辋川的风景点。⑤裴迪:唐代诗人,王维好友。⑥疲精极思:使自己的精 神、兴趣达到最高程度。⑦适意玩情:使心情舒畅愉悦。⑧书计:书法与筹算。⑨ 阎立本:唐代著名画家。一次,唐太宗与侍臣学士春苑泛舟,召阎立本作画,时阎 氏已为主爵郎中,俯伏池畔作画,奔走流汗,甚为羞愧。回家后对儿子说,作画是 仆役所干之事,勿习此种小技。⑩虚左:空出左边位置,让出上座,表示尊敬。(11) 刍狗:草和狗。指轻贱无用的东西。
【鉴赏】本文是为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的画作《辋川图》而写的画 记。作者并不是纯粹地评价绘画,而是通过记画,进一步阐明画艺和人品 的关系,鲜明地提出文人士大夫要重视人品道德修养,要洁身自好、正气 凛然,否则“大节一亏,百事涂地”这一发人深省的结论。语言精练简洁, 行文转折摇曳,叙议结合,议论层层深入,论点深刻鲜明,并善用语气助 词,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开头写《辋川图》在画谱中被提及、被有识者推崇、王维自己得意,说 明此作的知名,再简略概述了图画的内容,重点突出画作的神韵和艺术魅 力。作者赏画,有徘徊忘倦、忘怀世事、归隐画中胜地的感受,这就烘托出 《辋川图》精妙绝伦的艺术,引出绘画可以使人移情的结论。
接着作者借题发挥,就画艺和人品大节的关系立论,指出名臣高士 不能以技艺自负,忽视了品德与大节正气的培植。拿阎立本以画艺自 耻作为例证,说明画艺使人心情舒畅,而不足以修养品德。王维才华出 众,官位显要,却以画师自负,说明他忽视大节,其人品不足以让人称 道。王维背主事贼、大节有亏却“享盛名”,而颜真卿“倡大义”,精忠爱 国、正气凛然却鲜为人知,这种鲜明的对比,暗示出唐代社会的不公和 世风的不振。作者不由地喟然长叹。
继而,作者又以唐、宋不同时代人们对王维的不同评价进行对比。唐 朝时,豪贵虚左而迎,亲王以师友而待王维。到了宋朝则不然。理学家程 颐和朱熹都对王维在安史叛乱的失节行径有所批评,对其诗品和人品表 现出轻视的态度。通过对比,作者得出“大节一亏,百事涂地”的结论,令 人警醒。
本文打破画记只侧重评介绘画本身的惯常格局,而是由记画引发,纵 论画艺与人品的关系,引出一个文士必须讲究品节的普遍性结论。虽然 作者对于技艺有所贬低,对于王维评价有所偏失,但是他提出的重视品德 修养的观点,至今都具有启发意义。
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358-3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