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

2019-04-21 可可诗词网-古文名篇 https://www.kekeshici.com

姚鼐

泰山之阳(1),汶水西流(2); 其阴,济水东流(3)。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4)。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5)。最高日观峰(6),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7),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8),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9)。是月丁未(10),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11)。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12),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13)。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14)。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15),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16)。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17),而半山居雾若带然(18)

戊申晦(19),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20),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21)。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22),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23),下有红光,动摇承之(24)。或曰,此东海也(25)。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26),或否,绛皓驳色(27),而皆若偻(28)

亭西有岱祠(29),又有碧霞元君祠(30)。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31)。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32),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33),皆平顶。冰雪,无瀑水(34),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注释〕(1)泰山: 古称东岳,又称岱山、岱宗,主峰在今山东泰安城北。阳: 山南曰阳。(2)汶水: 即大汶河。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向西南经流泰安,至汶上县入运河。(3)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的王屋山,本来东流入山东与黄河并行入海。现在故道一部分已经淤塞,一部分为黄河所占。(4)阳谷: 指山南谷中水道。(5)古长城:指战国时齐国所筑的长城,从山东肥城县西北一直伸到黄海。(6)日观峰:泰山绝顶诸峰之一。(7)乾隆: 清高宗年号(1736—1795)。乾隆三十九年即公元1774年。(8)齐河、长清: 皆山东省县名。(9)泰安:清代山东府治,辛亥革命后改为县,登泰山者大抵从泰安上去。(10)丁未: 指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1)朱孝纯子颍: 朱孝纯,字子颍,山东历城人,乾隆进士,当时任泰安知府。(12)磴(deng): 山上的石级。(13)郦道元: 北魏人,著有《水经注》四十卷。环水: 总名中溪,又名梳洗河。(14)巅: 山顶。(15)限: 门限。当道: 当路,横在路上。(16)烛: 照。(17)徂徕(cu lai): 山名,在泰安东南。(18)居: 住,引申为停留。(19)晦: 夏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戊申晦: 戊申这天(正值)晦日。(20)日观亭: 日观峰上观日出的亭子。(21)漫:布满。(22)樗蒱(chupu): 古代赌具,共五子,又名五木,木头制成,有上黑下白、全黑、全白等。(23)正赤: 纯红。丹: 朱砂。(24)承: 托。(25)东海:泛指东方的大海。(26)得日: 太阳照射。(27)绛(jiang): 大红色。皓(hao):白色。驳: 杂。(28)偻(lu): 弯腰曲背。(29)岱祠: 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庙。(30)碧霞元君: 女神,传说为东岳大帝的女儿。(31)行宫: 皇帝出行时居住的地方。(32)显庆:唐高宗年号(656—660)。(33)罅(xia):裂缝。(34)瀑水: 瀑布。

〔鉴赏〕《登泰山记》全文不足五百字,却写得情景如画,文笔洗练、优美,因此为人们所传诵。

开头一段是这样描写的: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这是作者正式登山前的一段叙述性笔墨,交代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这在游记一类的散文中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作者的行文颇有特色。他在描写时,扣住泰山最重要的地理特征,把山和水联系起来,达到山川相映的目的。“最高日观峰” 一句,虽然概括,但笔锋已隐隐地通入下文。经过这样的概述,读者对泰山已有所了解。在这个基础上,作者就正式写“登泰山”了: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这节文字点明了时间,气候特点。诚然,游记散文必须这样写,但是,作者写的是冬季登山,“乘”、“历”、“穿”、“越”,几个动词,用得恰到好处,完全吻合他所要描写的对象。这一点,我们在后面将要谈到。这一小节,行文既很准确,用墨又极传神。在简捷的句式结构中,四个动词蝉联而下,如珠走玉盘,仿佛看到作者那种冲风冒雪赶来登山的神态。

接下来,“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蹬,其级七千有余。”这里是写开始正式登山了。再往下,简练地描述自己的登山路线: 泰山正南面有三座山谷,中间山谷的水绕过泰安城下,这就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里所提到的“环水”。作者开始是沿着这中谷进山的,走了一小半,越过了中岭,再沿着西边的山谷前行,就到了山巅。古时候登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这东边山谷的水,古时候管它叫“天门溪水”。作者不是走的这条路线。他们所经过的是中岭,沿此到了山顶上。凡是有高高的山崖横在路上的地方,大家都称为“天门”。这段文字,用语明确。所走路线,叙说得异常分明。至于攀登的情景,到达山巅后的所见,因为与作者在本段的叙述中心无关,就不多费笔墨; 而是腾出篇幅,另作描绘。果然,下面一节这样写道: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道路上云雾迷漫,冰滑难行,石阶几乎不能攀登。迷雾,是就所见而言;冰滑,是就所行而言。没有过多的修饰文墨,但是人们完全可以想见出登山的艰难了。这里,风雪登泰山的特点就开始明朗化了。“及既上”,就是等到上了山顶,一幅泰山夕照图,便在作者的粗疏勾画下,显现在我们眼前了。“苍山负雪”的“负”字,用得很富神韵。作者不说雪盖青山,而是说青山背雪,把被动者说成是主动者,用语新颖脱俗。一“负”字,赋予了苍山以生命。如果说,“苍山负雪”,是出奇地描绘了积雪的情景,写出了雪的厚度,那么,“明烛天南”,就是出色地表现了积雪的光度,白雪明亮地照耀着南方的天空。作者纵目远眺,傍晚的阳光照耀着城墙、汶水、徂徕山,就象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象条带子一样。这段描写,富于生气和情趣。群山的青色,积雪的白色,夕阳的五彩,交相辉映,融汇一体,显示出雪天晚晴的时候,山川城池所特有的景象。“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一句,设喻极为新奇。如果不亲临其境,不充分进行艺术的比附和想象,是写不出这么出奇的句子的。

当然,登泰山的目的,不是进行科学考察,而是为着观日出,欣赏壮观的自然美。因而,下面一段有关日出的文字也就成了这篇散文的中心所在,是全文的最精彩部分。“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段文字,用简洁的笔墨写出了细致的景物,依据景物本身的特点,很有层次地描绘了壮丽的泰山日出图。

第一个层次,“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风雪交加,云雾弥漫,先创造了日出前的环境和气势。这是近景,交代一下很有必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和友人,仍然端坐不动,静待日出,这就把上文“坐日观亭,待日出”的“坐”字和“待”字落实了,具体化了。当然,作者写近景不是真正的目的,他是在远望,而且是登高远望,于是,第二个层次出现了: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由近景拉成远景,这是登高远望所看到的。拔地参天的山峰,竟然小得象樗蒱,这个比喻,反衬出作者站得是何等高了。第三个层次,集中写日出的情态,景致。“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上文写云雾中的山峰,是静景图; 这里,就是一幅动态图了,以静衬动,分外显出动态美。作者观察细微,敏锐地捕捉了天地相接的地方云层的一抹色彩,展开了富于感染力的描写。先是“一线异色”,再是“五采”斑斓,然后是红日高升,最后是红光摇衬,笔墨十分细腻传神。先写日上的过程,再写日下的海浪,就起到相互烘托的作用。这样的日出图,既生动形象,又很有气势,形成了壮美的特色。如果作者就在这个地方收笔,本来也是可以的,因为作者写日出情景的任务已经完成。但是,作者却把笔触从东方抽出来,伸到西峰上去,形成了日出描写的第四个层次: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作者回头看看两边山峰,有的得到了阳光的照射,呈绛色,也就是红色; 有的没有得到照射,呈皓色,也就是白色。这两种颜色相互掺杂。而所有的山峰都是弯腰曲背的样子。这一笔,看似闲笔,其实,不可缺少,它表现阳光的效果,日出的影响。这是日出景象的继续发展,是艺术境界的进一步开拓和深化,从而丰富了画面的色调和情态。这样,东西两地,山峦各方,都包括进去了,当然就更加壮美了。同时,联系前一段的泰山夕照图,就可以看出,作者是用夕照来映衬日出,使日出图分外动人。

接着的两段文字,前一段,写观日出后的游览。后一段,写泰山上的石头、树木的特点。最后一句,“桐城姚鼐记”,交代了作者,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格式。

这篇游记散文是写实,但经过了作者精心的艺术处理和加工。文章的艺术特色,很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作者紧紧围绕着“寒冬”来描绘,并且贯穿始终。开始时,自京都乘风雪,点出了“风雪”二字,接着便步步深化。登山时“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到达山顶时“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观日出时“大风扬积雪击面”; 游览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雪与人膝齐”。这些文字直接描写风雪,用来显示时令的特征,从艺术处理的角度看,这并不困难。精妙的是,作者借助于描写对象来显示寒冬的景象。例如日出前,山峰“白若樗蒱”,山本来是青色的,现在却白如樗蒱,当然是积雪覆盖所致,于是,严冬的特征被点染出来了。“绛皓驳色”,山峰蒙雪,当然是白的了,这样,时令的特征又被点染出来了。在文章中,不仅有时令特征,而且有地点特征。作者所写的树木、石头等,都很切合泰山的景物特征,至于泰山日出,就更有特点了,这是在别的地方所不能见到的。

其次,繁简得宜,详略得当。出京都的一路风雪,一笔带过,然后,马上深入到文章的中心。观日出,是重点,因而笔重墨多,其余的,就稍作勾勒和点染; 写泰山的树木、石头,用墨更少,两三字就交代完毕,只要说明清楚就行,没有枝蔓。作者既做到有繁有简,更做到繁中有简、详中有略。例如写日出的情景是详细的,但是,具体的每一句,又是简明的,只用几个字就描述了某一具体的形象。在繁复中求简略,又在简略中求生动,这是姚鼐散文的风格,也反映出桐城派这个文学流派的流派风格特征。

字数:4583
力文

吴功正 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1579-1584页.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