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类表

2022-10-24 可可诗词网-古籍名著 https://www.kekeshici.com

        《声类表》是中国古代音韵学著作。清戴震 (见“孟子字义疏证”)撰。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版本有渭南严氏 《音韵学丛书》本。
        《声类表》是戴震晚年的作品,此书作成20天后,戴氏即过世。全书共10卷,书首为1卷,载有段玉裁于嘉庆十四年(1809)写的序,叙说戴氏的古音学说和《声类表》的产生经过;又载戴氏与段玉裁讨论古音分部的一封长信《答段若膺论韵》,从中可以看出戴氏关于古音分部的主张。正文9卷,依戴氏古音九类二十五部之说分每类为1卷,这九类二十五部是:


        一、1. 阿(歌) 2. 乌(鱼) 3. 垩(铎)
        二、4. 膺(蒸) 5. 噫(之) 6. 亿(职)
        三、 7. 翁(东) 8. 讴(侯) 9. 屋(屋)
        四、10. 央(阳) 11. 夭(宵) 12. 约(药)
        五、13. 婴(耕) 14. 娃(支) 15. 戹(锡)
        六、16. 殷(真) 17. 衣(脂) 18. 乙(质)
        七、19. 安(元) 20. 霭(祭) 21. 遏(月)
        八、22. 音(侵) 23. 邑(缉)
        九、 24. 腌(谈) 25. ��(叶)

这里“阿、乌、垩……”是戴氏自己定的上古韵部名称,“歌、鱼、铎……”是一般通用的上古韵部名称。
        此书的宗旨是参照表现中古音系的韵图如《通志·七音略》和《切韵指南》,用韵图来范围他所定的九类二十五部上古字音。其体例是以每一韵部为一个大单位,一个韵部之中再分为开口、合口,开口之中又分为内转、外转、重声、轻声。具体列图方法是:每图最右一竖行注明“开口内转重声”或“合口外转轻声”等字样,最上一横行注明“歌、哿、个”等中古韵书的韵目,每个韵目都占两竖行,一行列清声母字,另一行列浊声母字。又分五大横栏,分列不同声母的字,第1栏见系字,第2栏端系字,第3栏照系或知系字,第4栏精系或疑母字,第5栏帮系或非系字。戴氏所谓的内转是指中古一二等韵的字,外转是指中古三四等韵的字;重声是指古韵本韵部的字(正例之字),轻声是指古韵本韵部之外的字(变例之字),约相当于黄侃的古本音和古变音。同时,此书以古韵分部来安排字音,因此一些中古不同韵部而上古同一韵部的字也安排在一起,并注明“古音”字样。例如中古尤韵“牛、丘、裘”等字上古属之部,书中把它们列于之韵之后,并注明“古音”。
        此书的贡献在于:1. 从语音的系统性出发,创阴(阴声韵)、阳(阳声韵)、入(入声韵)三分的体系,而将入声作为阴阳对转的枢纽,从而形成了清代古音研究中的重要派别——审音派,而与考古派相对立。2.九类二十五部名称全用零声母字,表明其用意在于拟测古音的具体读音,为汉语音韵学史上构拟古音音值之滥觞。3.把去声祭、泰、夬、废4韵跟入声月、曷、末、黠、鎋、屑6韵分开,独立为阴声韵祭部。此书的缺点是: 1. 把歌部作为阳声韵,与阴声韵鱼部、入声韵铎部相对,不妥;2. 不肯接受其弟子段玉裁关于幽侯分部和真文分部的意见,不妥;3.把照二和照三声母、喻三和喻四声母、疑母和精系声母分别列于同一横栏中,在音理上和上古的声母体系上都说不通。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