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记
南戏剧本。三卷,四十二出。元末明初高明撰。刊行于明嘉靖年间。
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约生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卒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温州瑞安人。元至正五年(1345年)进士。为人耿直。曾任福建行省都事。后隐居栎社,闭门创作。作南戏《闵子骞单衣记》,已失传。诗文集《柔克斋集》。
南戏,即“南曲戏文”,用南方语言、南方歌曲创作的民间戏曲,产生于宋代浙东温州民间,又称“温州杂剧”,是我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故事性比宋、金杂剧要强,篇幅较长,角色有生、旦、净、丑等,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到明代演变为传奇。
剧情:孝子蔡伯喈同赵五娘结婚后,感情甚笃。蔡伯喈本不想扬名,但其父执意令他应考。他遵从孝道,强赴春闱,进京考取状元。牛丞相招他入赘。蔡的家乡,正值灾荒。赵五娘百般辛劳,公婆相继饿死,她用麻裙包土埋葬。她一路弹琵琶行乞,去京寻夫。由于牛氏宽容、牛丞相认可,一夫二妻终得团圆。
剧作通过描写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社会世态人情,勾画了不同人物面貌:蔡伯喈全忠全孝,遵从父意赴试,听从高官再娶。赵五娘承担苦难,克己待人,奉养公婆,吃糠渡日。为埋葬二老,以裙包土,十指染血。为了寻夫,历经磨难,忠于爱情,心地善良。张大公(五娘邻居),信守诺言,急人所急,敢于抗争,挖苦里正。牛丞相,依势欺人,不顾他人苦难。作品讥讽丑恶,同情弱小。揭示人情世态,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结构上,两条线索交叉发展。一个在京都考中另娶,一个在家乡矢志不渝。性格发展,交错进行,生活场景,鲜明对照。以口语写心事,自然明快。明王世贞说:“则诚所以冠绝诸剧者,不唯其琢句之工、使事之美而已,其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写物态,仿佛如生;问答之际,了不见扭造,所以佳耳。”(《艺苑卮言》)
高明《琵琶记》问世后取代“宋元旧篇”《赵贞女蔡二郎》而风行全国。有人推测它讽刺某某,姚燮说:“传奇家托名寄志。其为子虚乌有者,十之七八。”(《今乐考证》)剧作有谴责意味,李卓吾说:“当时若有圣君贤相,自当着他迎养,何有许多话说?”(《李卓吾批评<琵琶记>》)剧作通过怨、骂,晓人以理。徐渭说:“《琵琶》一书,纯是写怨:蔡母怨蔡公,蔡公怨儿子,赵氏怨夫婿,牛氏怨严亲,伯喈怨试,怨婚,怨及第,殆极乎怨之致矣!”陈眉公说《琵琶记》“全传都是骂。”作品伦理思想引起人们注目。王骥德认为它是“有关世教文字”(《曲律》)。毛声山以为它“为朝廷广教化,美风俗,功莫大焉”(毛评本《琵琶记·总论》)。明太祖朱元璋说:“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 (见徐渭《南词叙录》)可见作品“全忠全孝”等观念影响不凡。此剧被誉为戏文中“绝唱”(何良俊)、“曲祖”(魏良辅)、“南曲之宗”(黄图珌)。
故事源于早期南戏《赵贞女蔡二郎》。金院本有《蔡伯喈》。南宋有鼓词《蔡中郎》。元杂剧《金钱记》、《老生儿》等都有“罗裙包土”故事。
版本有两个系统:一、保持元代本色的,有明嘉靖苏州坊刻本,清陆贻典抄本;二、李卓吾评本。明武林容与堂刻本。一九六二年中华书局《琵琶记》(钱南扬校注)。
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约生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卒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温州瑞安人。元至正五年(1345年)进士。为人耿直。曾任福建行省都事。后隐居栎社,闭门创作。作南戏《闵子骞单衣记》,已失传。诗文集《柔克斋集》。
南戏,即“南曲戏文”,用南方语言、南方歌曲创作的民间戏曲,产生于宋代浙东温州民间,又称“温州杂剧”,是我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故事性比宋、金杂剧要强,篇幅较长,角色有生、旦、净、丑等,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到明代演变为传奇。
剧情:孝子蔡伯喈同赵五娘结婚后,感情甚笃。蔡伯喈本不想扬名,但其父执意令他应考。他遵从孝道,强赴春闱,进京考取状元。牛丞相招他入赘。蔡的家乡,正值灾荒。赵五娘百般辛劳,公婆相继饿死,她用麻裙包土埋葬。她一路弹琵琶行乞,去京寻夫。由于牛氏宽容、牛丞相认可,一夫二妻终得团圆。
剧作通过描写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社会世态人情,勾画了不同人物面貌:蔡伯喈全忠全孝,遵从父意赴试,听从高官再娶。赵五娘承担苦难,克己待人,奉养公婆,吃糠渡日。为埋葬二老,以裙包土,十指染血。为了寻夫,历经磨难,忠于爱情,心地善良。张大公(五娘邻居),信守诺言,急人所急,敢于抗争,挖苦里正。牛丞相,依势欺人,不顾他人苦难。作品讥讽丑恶,同情弱小。揭示人情世态,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结构上,两条线索交叉发展。一个在京都考中另娶,一个在家乡矢志不渝。性格发展,交错进行,生活场景,鲜明对照。以口语写心事,自然明快。明王世贞说:“则诚所以冠绝诸剧者,不唯其琢句之工、使事之美而已,其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写物态,仿佛如生;问答之际,了不见扭造,所以佳耳。”(《艺苑卮言》)
高明《琵琶记》问世后取代“宋元旧篇”《赵贞女蔡二郎》而风行全国。有人推测它讽刺某某,姚燮说:“传奇家托名寄志。其为子虚乌有者,十之七八。”(《今乐考证》)剧作有谴责意味,李卓吾说:“当时若有圣君贤相,自当着他迎养,何有许多话说?”(《李卓吾批评<琵琶记>》)剧作通过怨、骂,晓人以理。徐渭说:“《琵琶》一书,纯是写怨:蔡母怨蔡公,蔡公怨儿子,赵氏怨夫婿,牛氏怨严亲,伯喈怨试,怨婚,怨及第,殆极乎怨之致矣!”陈眉公说《琵琶记》“全传都是骂。”作品伦理思想引起人们注目。王骥德认为它是“有关世教文字”(《曲律》)。毛声山以为它“为朝廷广教化,美风俗,功莫大焉”(毛评本《琵琶记·总论》)。明太祖朱元璋说:“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 (见徐渭《南词叙录》)可见作品“全忠全孝”等观念影响不凡。此剧被誉为戏文中“绝唱”(何良俊)、“曲祖”(魏良辅)、“南曲之宗”(黄图珌)。
故事源于早期南戏《赵贞女蔡二郎》。金院本有《蔡伯喈》。南宋有鼓词《蔡中郎》。元杂剧《金钱记》、《老生儿》等都有“罗裙包土”故事。
版本有两个系统:一、保持元代本色的,有明嘉靖苏州坊刻本,清陆贻典抄本;二、李卓吾评本。明武林容与堂刻本。一九六二年中华书局《琵琶记》(钱南扬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