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山集
一名《刘越石集》。诗文别集。一卷。晋刘琨撰。初刊于明崇祯间。
刘琨,字越石。生于晋太始四年(271年),卒于晋建武二年(318年)。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早年生活浮华,偏好老庄,曾参与“二十四友”之游。西晋末年,亲历了“国破家亡,亲友凋残“的痛苦,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永嘉初年,出任并州刺史,后又任大将军等职,在北方辗转抗敌。因军事失利,投奔幽州刺史段匹䃅,商定共扶晋室,后被段杀害。诗、文均有一定成就,原有集十卷、别集十二卷,已佚。是集为明末人张溥所辑。
《刘中山集》,一卷,存诗十一首,表、笺、书、诔等散文杂著近三十篇。诗歌中,《答卢谌》八首、《重赠卢谌》、《扶风歌》都是“永嘉之乱”后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扶风歌》是永嘉元年(307年)他赴任并州时所作,叙述他在“胡寇塞路”的情况下,“以少击众、冒险而进”的艰难经历,表达了忧危忠愤的心情。《重赠卢谌》是刘琨被段匹䃅囚禁时写给友人的,诗的前半以典述志,表明自己匡复晋室的怀抱,表示如果段能继续为晋室出力,私人嫌怨可以不计较,同时激励卢谌为国立功并援救自己。后半则慨叹自己遭遇不幸、功业未建而身陷缧绁,前途莫测、壮志难酬。“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两句,将英雄失路的悲凉意绪表达的十分真切。刘琨的诗,清拔悲壮,《诗品》云其“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文心雕龙》云其“雅壮而多风”。这种诗风的形成,与诗人身逢乱世,英雄失路的经历直接有关。
刘琨的文,影响不及其诗,其中《答卢谌书》、《为并州刺史到壶关上表》两篇,内容与其爱国诗基本相同,写得情辞恳切,文清意畅,是其散文中的代表作。
《隋书·经籍志》著录《刘琨集》十卷,《别集》十二卷,均佚。今传本有明崇祯间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明叶绍泰辑《增定汉魏六朝别解》本。
刘琨,字越石。生于晋太始四年(271年),卒于晋建武二年(318年)。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早年生活浮华,偏好老庄,曾参与“二十四友”之游。西晋末年,亲历了“国破家亡,亲友凋残“的痛苦,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永嘉初年,出任并州刺史,后又任大将军等职,在北方辗转抗敌。因军事失利,投奔幽州刺史段匹䃅,商定共扶晋室,后被段杀害。诗、文均有一定成就,原有集十卷、别集十二卷,已佚。是集为明末人张溥所辑。
《刘中山集》,一卷,存诗十一首,表、笺、书、诔等散文杂著近三十篇。诗歌中,《答卢谌》八首、《重赠卢谌》、《扶风歌》都是“永嘉之乱”后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扶风歌》是永嘉元年(307年)他赴任并州时所作,叙述他在“胡寇塞路”的情况下,“以少击众、冒险而进”的艰难经历,表达了忧危忠愤的心情。《重赠卢谌》是刘琨被段匹䃅囚禁时写给友人的,诗的前半以典述志,表明自己匡复晋室的怀抱,表示如果段能继续为晋室出力,私人嫌怨可以不计较,同时激励卢谌为国立功并援救自己。后半则慨叹自己遭遇不幸、功业未建而身陷缧绁,前途莫测、壮志难酬。“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两句,将英雄失路的悲凉意绪表达的十分真切。刘琨的诗,清拔悲壮,《诗品》云其“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文心雕龙》云其“雅壮而多风”。这种诗风的形成,与诗人身逢乱世,英雄失路的经历直接有关。
刘琨的文,影响不及其诗,其中《答卢谌书》、《为并州刺史到壶关上表》两篇,内容与其爱国诗基本相同,写得情辞恳切,文清意畅,是其散文中的代表作。
《隋书·经籍志》著录《刘琨集》十卷,《别集》十二卷,均佚。今传本有明崇祯间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明叶绍泰辑《增定汉魏六朝别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