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常侍集
诗文别集。十卷。唐高适撰。
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生于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卒于唐永泰元年(765年)。渤海蓨(今河北景县南)人。少孤贫,与李白、杜甫共游梁、宋间,落拓失意。天宝中,举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尉。参河西节度幕府,官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史乱起,拜侍御史,迁谏议大夫,出为淮南节度使,历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官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
是书卷一至卷八为其诗,卷九为杂著,卷十为表。高适以诗名,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体可分为三类:(一)边塞诗。高适是盛唐边塞诗派一个最负盛名的诗人。代表作有《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全部四十多首边塞诗,以强烈的报国思想和立功愿望为主调,一方面鼓励人们“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另一方面又向往“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的和平生活。最受人称诵的《燕歌行》,慷慨激昂中不乏缠绵婉转,各种复杂的感情错综交织、变化起伏,把闪光的思想和多变的韵律纳入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二)刺世嫉邪之作。如《自淇河途中作》、《东平路中遇大水》、《行路难二首》、《古歌行》、《酬裴员外以诗代书》等,或对广大农民遭受赋税、徭役和自然灾害的重压表示了同情,或对统治者的
骄奢淫逸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进行了批判。(三)感怀咏史之作。此类诗数量最多,且思想内容较复杂。大都是咏叹历史遗迹,或在赠别送友的诗里表述个人的理想,慨叹遭遇蹭蹬。但这类诗仍写得慷慨豪放。感情深挚,意气骏爽,语言端直,笔力浑厚,是高适诗的基本特点。以诗体而论,古体胜近体,尤以七古为擅。近体以七言为优。
唐人编的高适作品集已佚。《高常侍集》有明汲古阁影宋抄本、明刻本、明铜活字本等。《高常侍集》收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四部丛刊·集部》。今人刘开扬有《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版),孙钦善有《高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版)。
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生于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卒于唐永泰元年(765年)。渤海蓨(今河北景县南)人。少孤贫,与李白、杜甫共游梁、宋间,落拓失意。天宝中,举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尉。参河西节度幕府,官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史乱起,拜侍御史,迁谏议大夫,出为淮南节度使,历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官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
是书卷一至卷八为其诗,卷九为杂著,卷十为表。高适以诗名,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体可分为三类:(一)边塞诗。高适是盛唐边塞诗派一个最负盛名的诗人。代表作有《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全部四十多首边塞诗,以强烈的报国思想和立功愿望为主调,一方面鼓励人们“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另一方面又向往“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的和平生活。最受人称诵的《燕歌行》,慷慨激昂中不乏缠绵婉转,各种复杂的感情错综交织、变化起伏,把闪光的思想和多变的韵律纳入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二)刺世嫉邪之作。如《自淇河途中作》、《东平路中遇大水》、《行路难二首》、《古歌行》、《酬裴员外以诗代书》等,或对广大农民遭受赋税、徭役和自然灾害的重压表示了同情,或对统治者的
骄奢淫逸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进行了批判。(三)感怀咏史之作。此类诗数量最多,且思想内容较复杂。大都是咏叹历史遗迹,或在赠别送友的诗里表述个人的理想,慨叹遭遇蹭蹬。但这类诗仍写得慷慨豪放。感情深挚,意气骏爽,语言端直,笔力浑厚,是高适诗的基本特点。以诗体而论,古体胜近体,尤以七古为擅。近体以七言为优。
唐人编的高适作品集已佚。《高常侍集》有明汲古阁影宋抄本、明刻本、明铜活字本等。《高常侍集》收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四部丛刊·集部》。今人刘开扬有《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版),孙钦善有《高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