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文选》序》

2019-05-12 可可诗词网-骈文名篇 https://www.kekeshici.com

式观元始,眇觌玄风〔1〕。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2〕,世质民淳,斯文未作〔3〕。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4〕,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治〔5〕,由是文籍生焉。《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6〕。”文之时义远矣哉〔7〕!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8〕,大辂宁有椎轮之质〔9〕;增冰为积水所成〔10〕,积水曾微增冰之凛〔11〕。何哉?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12〕。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

尝试论之曰:《诗序》云〔13〕:“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至于今之作者,异乎古昔。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14〕。荀、宋表之于前〔15〕,贾,马继之于末〔16〕。自兹以降,源流实繁〔17〕。述邑居则有“凭虚”、“亡是”之作〔18〕,戒畋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19〕。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洁〔20〕,君非从流,臣进逆耳〔21〕,深思远虚,遂放湘南〔22〕。耿介之意既伤,壹郁之怀靡诉〔23〕。临渊有怀沙之志〔24〕,吟泽有憔悴之容〔25〕。骚人之文,自兹而作。

诗者,盖志之所之也〔26〕,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关雎》、《麟趾》〔27〕,正始之道著;桑间,濮上〔28〕,亡国之音表。故风雅之道,粲然可观。自炎汉中叶〔29〕,厥途渐异。退傅有《在寝》之作〔30〕;降将著“河梁”之篇〔31〕,四言五言,区以别矣〔32〕。又少则三字,多则九言〔33〕,各体互兴,分镳并驱〔34〕。颂者〔35〕,所以游扬德业,褒赞成功。吉甫有“穆若”之谈〔36〕,季子有“至矣”之叹〔37〕。舒布为诗,即言如彼〔38〕;总成为颂,又亦若此〔39〕。次则箴兴于补阙,戒出于弼匡〔40〕,论则析理精微,铭则序事清润〔41〕,美终则诔发,图像则赞兴〔42〕。又诏诰教令之流,表奏记之列〔43〕,书誓符檄之品,吊祭悲哀之作〔44〕,答客指事之制,三言八字之文〔45〕,篇辞引序、碑碣志状〔46〕,众制锋起,源流间出。譬陶匏异器〔47〕,并为入耳之娱;黼黻不同〔48〕,俱为悦目之玩。作者之致,盖云备矣〔49〕

余监抚余闲〔50〕,居多暇日,历观文囿,泛览辞林,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51〕。自姬汉以来,眇焉悠邈〔52〕,时更七代,数逾千祀〔53〕。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54〕;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55〕。自非略其芜秽,集其清英〔56〕,盖欲兼功,大半难矣〔57〕。若夫姬公之籍〔58〕,孔父之书〔59〕,与日月具悬,鬼神争奥,教敬之准式,人伦之师友,岂可重以芟夷〔60〕,加以剪裁?老庄之作〔61〕,管孟之流〔62〕,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今之所撰〔63〕,又以略诸。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谋夫之话,辨士之端〔64〕,冰释泉涌,金相玉振〔65〕。所谓坐狙丘,议稷下〔66〕,仲连之却秦军〔67〕,食其之下齐国〔68〕,留侯之发八难〔69〕,曲逆之吐六奇〔70〕,盖乃事美一时,语流千载,概见坟籍〔71〕,旁出子史〔72〕。若斯之流,又亦繁博,虽传之简牍〔73〕,而事异篇章,今之所集,亦所不取。至于记事之史,系年之书〔74〕,所以褒贬是非,纪别异同〔75〕,方之篇翰,亦已不同。若其赞论之综辑辞采〔76〕,序述之错比文华〔77〕,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78〕,故与夫篇什,杂而集之。远自周室,迄于圣代〔79〕,都为三十卷,名曰《文选》云尔。

凡次文之体,各以汇聚。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分,类分之中,各以时代相次。

【注 释】

〔1〕式:发语辞。元始:即原始,指远古时代。 眇:通渺,谓远。 觌:看。 玄风:远古的风俗。

〔2〕冬穴夏巢:冬天掘洞而居,夏天搭棚而住。 茹毛饮血:生吃鸟兽之肉并饮其血。

〔3〕质:质朴。 文:文章。

〔4〕逮:到。 伏羲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八卦:《周易》中八种基本图形,名为乾、坤、坎、离、艮、震、兑、巽。分别代表八种自然现象。

〔5〕书契:指文字。 结绳之政:传说在没有文字的上古时期,曾用结绳的方法纪事,大结记大事,小结记小事。

〔6〕天文:指日、月、星辰。 时变:四季的变化。 人文:指文化典章等。

〔7〕时义:对于时代的意义。

〔8〕椎轮:最简陋的小车。 辂:车。

〔9〕宁有:犹言何有。

〔10〕增:通层。 增冰:厚冰。

〔11〕曾微:犹言曾无。 凛:寒。

〔12〕踵:因、继。 华:文饰。 变本:改革原貌。 厉:甚。

〔13〕《诗序》:指《毛诗序》。

〔14〕古诗二句: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这两句言:赋本是古诗的一种,现在则被称为赋了。

〔15〕荀:即荀子,著有《赋篇》。 宋:宋玉。著有《风赋》、《高唐赋》等。

〔16〕贾、马:指贾谊和司马相如。同为汉赋作家。贾谊有《鸟》、《吊屈原》等赋。司马相如有《上林》、《子虚》、《大人》等赋。

〔17〕以降:以下。

〔18〕述邑居:描述都市风物。 凭虚:即凭虚公子,为张衡《西京赋》中的假托人物。 亡是:即亡是公,为司马相如《上林赋》中的假托人物。

〔19〕畋:打猎。《长杨》、《羽猎》二赋为扬雄所作。 制:即作的意思。

〔20〕屈原:名平,别号灵均。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诗人。 含忠履洁:满腔忠城,行为高洁。

〔21〕匪:非。 从流:从善如流,喻勇于求善。 臣进:谓臣下所进之言。

〔22〕放:放逐。 湘南:湘水之南。

〔23〕耿介:刚直。 壹郁:忧愤不平。 靡:无。 愬:倾诉。

〔24〕“临渊”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乃作《怀沙》之赋。”

〔25〕“吟泽”句:《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26〕所之:意为所适。所往。

〔27〕《关雎》:为《诗经·周南》的首篇。《麟趾》:即《麟之趾》,为《诗经·周南》的末篇。

〔28〕桑间:地名,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南。 濮上:濮水之上。《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

〔29〕炎汉:古人讲阴阳五行,汉被认为属于火德,故称炎汉。

〔30〕退傅:退位之傅,指韦孟。韦孟曾做过楚元王及其儿、孙的傅、退位后居邹,作《在邹》诗。此诗今存,为四言句式。

〔31〕降将:指李陵。李陵在汉武帝时被拜为骑都尉,率兵出击匈奴,战败投降。旧说为李陵所作的与《与苏武》诗有“携手上河梁”之句。

〔32〕四言五言:指诗歌的句式。

〔33〕三字:指三言诗,如汉《安世房中歌》等。九言:指九言诗,据说最早的作者为魏高贵乡公曹髦。

〔34〕分镳并驱:原指骑乘各异而并驰。比喻各种诗体并兴与发展。

〔35〕颂者:《毛诗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36〕吉甫:即尹吉甫,周代卿士,据说《诗经·大雅·民》为他所作。诗中有“穆如清风”之句。

〔37〕季子: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他聘问鲁国观乐时,听到歌《颂》,便赞美道:“至矣哉。”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38〕舒布:展示敷陈。言。助词。

〔39〕总成:总括而成。

〔40〕箴:一种寄寓规戒的文体。 补阙:弥补缺点。 戒:一种君主、长辈劝戒臣属、晚辈的文体。 弼匡:帮助匡正。

〔41〕论:一种分析事理的文体。 铭:一种记赞题刻事、物的文体。《文心雕龙·铭箴》:“铭者,名也。观器必也正名,审用贵乎盛德。”

〔42〕美终:赞美有功业而终者。 赞:一种赞颂人物德行功业的文体。此句吕延济注:“若有德者,后世图画其形,为文以赞美也。”(六臣注《文选》)

〔43〕诏诰教令:为四种文体,属于古代帝王或朝廷所发的不同种类的公文。 表秦:古代臣下对其主进言陈事的两种文体。笺记:亦为二种文体。《文心雕龙·书记》:“记之言志,进己之志也。笺者,表也,表识其情也。”

〔44〕书誓符檄、吊祭悲哀:为古代的八种文体。

〔45〕答客:亦为文体之一种,如《答客难》、《答宾戏》之类。

〔46〕篇辞引序、碑碣志状:并为文体名。

〔47〕陶:指埙,古代吹奏乐器,用土制成。匏(páo):葫芦的一种。在此指用匏做成的乐器。

〔48〕黼黻(fǔ fú):古代礼服上绣饰的花纹。

〔49〕备:完备。

〔50〕监:监国,谓皇帝外出,由太子代摄国政。 抚:抚军,谓从天子外出巡行。

〔51〕文囿:文坛,文苑。 晷(guǐ):日影。

〔52〕姬:指周代,周为姬姓。 眇焉悠邈:谓年代久远。

〔53〕更:更替。 七代:指周、秦、汉、魏、晋、宋、齐。 祀:年。

〔54〕缥囊:盛书的淡青色布袋。

〔55〕缃帙:用浅黄色织物做成的书套。

〔56〕芜秽:糟粕。 清英:精华。

〔57〕大半难:非常困难。

〔58〕姬公:指周公。为周武王之弟。武王死曾辅政多年。

〔59〕孔父:指孔子。

〔60〕芟夷:原指除草,此谓删节文章。

〔61〕老庄:指老子、庄子。二人为先秦道家学派代表。其著作为《庄子》、《老子》。

〔62〕管孟:指管子与孟子。其著作为《管子》与《孟子》。

〔63〕撰:编选。

〔64〕端:舌端:《韩诗外传》:“避辩士之舌端。”

〔65〕金相玉振:金质玉声。谓内容丰富,文采斐然。

〔66〕狙丘、稷下:并为齐国地名。《文选·与杨德祖书》李善注引《鲁连子》:“齐之辩者,曰田巴,辩于狙丘而议于稷下。”

〔67〕仲连:即鲁仲连。《战国策·赵策三》载:赵孝成王时,秦围邯郸,魏王使者辛垣衍劝赵尊秦为帝。鲁仲连时在赵,严斥辛坦衍,秦将闻此事,退军五十里。

〔68〕食其(yì jī):即郦食其。楚汉战争时,他说服齐王田广归汉,下齐七十余城。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69〕留侯:张良的封号。《史记·留侯世家》载:汉高祖刘邦听郦食其之言,欲复封六国之后,张良用八事难之,遂使高祖转意。

〔70〕曲逆:陈平的封号。《史记·陈丞相世家》载:陈平辅佐刘邦,曾六出奇计。

〔71〕坟籍:在此泛指书籍。

〔72〕子史:指诸子之作与史家之书。

〔73〕简牍:古代无纸,书于竹上曰简,书于版上曰牍。

〔74〕系年之书:谓史书。

〔75〕纪别异同:记述远近异同之事。

〔76〕综辑:联缀。

〔77〕错比:巧妙地组织安排。

〔78〕翰藻:文华辞藻。

〔79〕圣代:指梁。

【赏 析】

萧统此序在说明编纂《文选》的目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文学见解。在作者看来,文学作品不同于经、史、诸子之作,文学有自己的独立地位。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是“辞彩”、“文华”,而且必须要“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萧统认为,文学作品由于具有上述特征,因此便能够给人们一定的审美愉悦。

如果仅就此序所论及的方面而言,萧统对文学审美特征的理解主要侧重于形式方面,这种理解代表了南朝士人审美意识的一般倾向,它既有消极的方面,又有积极的方面。就前者而论,它基本忽视了文学作品的内容,因此很难在理论上达到完备性。就后者来看,它又将文学的形式美提到了一个较高的地位,从而为后来的综合提出了可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