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严书
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2]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3]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4]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5]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6]
(《诸葛亮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三国志》、《诸葛孔明全集》)
校注
[1]本文大约写于建兴四年(226),当时李严劝诸葛亮受九锡,并且称王,诸葛亮写信拒绝了这一建议,充分反映了诸葛亮淡泊名利,严于律己的高贵品德。
[2]可不复相解:却不能够进一步地相互理解。复,又,再。解,明白,知道。
[3]诲以光国:教导后主刘禅以完成光复汉朝的大业。《三国志·蜀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云:“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诲,教导,训诲。《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论语·述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光国,光复蜀汉。戒之以勿拘之道:这里指不要太放肆。勿拘,不拘束。是以未得默已:这里是诸葛亮对李严妄言称王之事的婉言批评。是以未得默已,《诸葛孔明全集》作“是以未得默己”。
[4]下士:下愚之人。《老子》:“下士闻道,大笑之。”人臣:臣子。《荀子·王霸》:“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5]方宠齐、晋:享受国家中最高的荣耀。坐贵自大:自高自大。
[6]帝还故居:指光复东汉的首都洛阳。十命:这里是相对九锡来说的。九:指九锡。传说古代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九种器物。《汉书·武帝纪》元朔元年诏,有“乃加九锡”语,为九锡见于书面的最早出处。九锡名目大同小异,排列前后次序也不一样。汉末献帝赐曹操九锡,采用《礼纬》说,历代相袭沿用。前汉王莽阴谋建立新王朝前,先加九锡,后来魏晋南北朝掌政大臣夺取政权、建立新王朝前,都加九锡,成为例行公事。
(《诸葛亮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三国志》、《诸葛孔明全集》)
校注
[1]本文大约写于建兴四年(226),当时李严劝诸葛亮受九锡,并且称王,诸葛亮写信拒绝了这一建议,充分反映了诸葛亮淡泊名利,严于律己的高贵品德。
[2]可不复相解:却不能够进一步地相互理解。复,又,再。解,明白,知道。
[3]诲以光国:教导后主刘禅以完成光复汉朝的大业。《三国志·蜀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云:“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诲,教导,训诲。《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论语·述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光国,光复蜀汉。戒之以勿拘之道:这里指不要太放肆。勿拘,不拘束。是以未得默已:这里是诸葛亮对李严妄言称王之事的婉言批评。是以未得默已,《诸葛孔明全集》作“是以未得默己”。
[4]下士:下愚之人。《老子》:“下士闻道,大笑之。”人臣:臣子。《荀子·王霸》:“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5]方宠齐、晋:享受国家中最高的荣耀。坐贵自大:自高自大。
[6]帝还故居:指光复东汉的首都洛阳。十命:这里是相对九锡来说的。九:指九锡。传说古代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九种器物。《汉书·武帝纪》元朔元年诏,有“乃加九锡”语,为九锡见于书面的最早出处。九锡名目大同小异,排列前后次序也不一样。汉末献帝赐曹操九锡,采用《礼纬》说,历代相袭沿用。前汉王莽阴谋建立新王朝前,先加九锡,后来魏晋南北朝掌政大臣夺取政权、建立新王朝前,都加九锡,成为例行公事。